覺得自己很自卑?這套流程,可以讓你擺脫自卑心理,只需三步

2020-02-25     慕妤說

你認為是一個自卑的人嗎?為什麼?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每個人對於自己,都會有或多或少不恰當的認識。而自卑,就是一種對自我產生過多否定,而導致陷入負面想法的情緒體驗。

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一書中談到一個觀點,就是幾乎每個人都存在自卑感。

適當的自卑,可以促使我們持續進步,讓自己變得更好。然而過量的自卑,就會讓自己一直變得對任何事都畏縮不前,心理承受力很弱。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陷入這種自卑情緒裡面呢?



如何定義你的自卑?

自信和自卑,都是源於你對自我的根本信念。簡單來說,就是你對自己的看法,到底是基於哪種信念之上。

這些底層的核心信念,會直接影響你對自己或外界,是持有積極評價還是消極評價。前者會讓你感到自信,而後者就會讓你感到自卑。

在這個世界上,很少有極端積極或者極端消極的人。我們往往是對某些事情持有積極的態度,對另外一些事情則持有消極的態度。

而自卑的人,則是把自己消極的態度,「廣泛地」用在生活地方方面面。因為在他們的思想里,已經形成了一種負面的「評價系統」。

基於這個「評價系統」,他們對很多事情都會產生負面的看法。

畢竟事物本身並沒有客觀性質的意義,只是我們的「評價系統」賦予這些事物某種意義而已

例如你玩遊戲,但玩輸了,你的心情肯定會受到影響,因為輸這個結果,並不是你想獲得的結果。這是屬於「期望失效」的表現,很正常,但並不足以說明你就是一個自卑的人。

可是你輸掉比賽了,繼而「廣泛地」去否認自己的能力,覺得「看來我就是這麼一個沒用的人」,「我還是做什麼事都做不成」等等,那麼這就屬於自卑了。

因為他們的評價系統,已經不僅僅是針對某件事情,而是擴散到針對自己整個人。把自己跟外界的一切不好的結果都聯繫起來,長此以往,那麼這個自卑情緒的閉合負面循環圈,就由此而形成了。

於是造就了很多行為習慣上,都偏向消極的狀態:

  • 對很多事往往都有心無力,總是覺得自己再努力也做不成。
  • 對自己的評價習慣性悲觀,不是自我懷疑,就是自我厭惡。
  • 情緒一直無法振作起來,好像怎麼自我激勵,都表現不出熱血的感覺。
  • 好像永遠都會感到疲憊,想做點什麼總是無法提起精神。
  • 遇事習慣逃避和退縮,不太敢表達自己的意見,說話閃閃爍爍。
  • 對別人的目光和評價很敏感,總擔心自己會被他人鄙視和針對。
  • 很難跟別人建立親密關係,好像隔著一道牆似的,誰都無法信任。
  • 有時候會表現出高傲的姿態,生怕別人看穿自己的弱小和偽裝。

總之,自卑的人,他們的心思都比較脆弱敏感,肩上好像有種無形的重物壓在他身上,很在乎別人的看法,於是無法自如地表現自己,發揮出自己應有的個性。

自信的人之所以自信,不是他天生體內就攜帶著這種因子,而是因為他從與周圍環境的互動當中,建立起一個相對比較穩固的「評價系統」。他知道自己擅長什麼,能夠做什麼,無法做什麼,更不會為不能做的什麼而感到傷心。

相反,自卑的人,對此並沒有清楚的認知,一切都簡單地歸結為自己「沒有能力」、「自己不行」『、「自己無法改變」、「自己就是這樣子」』。這就是核心負面信念塑造的不同「評價系統」。

那這些負面信念,到底如何形成的呢?



為什麼你會擁有這些負面的信念?

想要擺脫自卑,重拾自信,首先就要弄懂自己的自卑到底從何而來。把原因搞清楚後,才能夠針對性地解決這個問題。

而負面信念的形成,不外乎三個原因:

一,成長過程中獲得負面反饋;

孩童時期,對於自我信念的形成,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如果在這段時間,個人獲得太多外界的負面反饋,那負面的信念,就會慢慢由此形成。

當這種負面反饋如同「家常便飯」般出現在你的生活當中,就會變成你的底層信念。

長大之後,你面對任何事情時,下意識都會湧現出這種不好的感覺,覺得自己再怎麼努力也不會有好結果;而你需要比其他人花費更多的力氣,才能夠克服這種感覺對自己的影響,把自己的正常能力發揮出來。

不管你在小時候,由於生理缺陷或者某些行為舉止,而遭到家人或朋友的批評和指責,這些反饋有意無意地損害到你的自尊,長此以往形成了一個負面的「評價系統」,你就會覺得自己很沒用,想做什麼事都做不成。

二,用錯誤的方式比較默認標準;

不合理的比較,也是導致我們自卑的「導火線」。

合理的比較讓人進步,但不合理的比較就會讓人陷入萬劫不復的悲觀當中,因為我們知道,我們永遠都是最沒用的那個。

什麼是不合理的比較?

就是不知道自己能力價值的前提,跟一些能力價值比自己高的人比較,這就是不合理。

例如你不知道自己當前能力,通過努力可以做出什麼樣的成績。而你還沒有真正付出過努力,就跟一些付出努力而已經獲得價值的人比較,這種比較思想假如變成你的評價系統,你自然就會很自卑了。

只有你清楚自己的能力和特質,通過努力可以創造出某些價值時,你對自己有深刻的認知了,你才會建立一個穩定而合理的評價系統。

自卑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的能力係數到底有多高,不是高估自己的能力而受挫,就是低估自己的價值而缺失信心。

更嚴重的是,連自己到底有什麼能力都不知道,在能力範圍內會創造出什麼價值也一無所知。一旦讓他跟更厲害的人在一起,覺得自己無法達到外界要求的標準,這樣一比較,還有什麼理由不自卑?

比較,除了與他人的橫向比較,還有縱向的自我比較,後者才是成長進步中更為合理的行為。

三,無法擺脫消極的自我限制;

俗話說:「知恥而後勇」。

一個自卑的人,當明白到自己的不足之後,更應該調整心態,重新振作,努力去補強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

然而,很多自卑的人,往往即使「知恥」也不會「後勇」,因為他們依然在心裡默默期盼,別人會「大發慈悲」地主動讚美他們,欣賞他們。

正如一個條件不是那麼好的男生,遇到喜歡的女生,想的不是怎麼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吸引女生的注意,而是去想,對方什麼時候會無意中看上了他,對他產生好感。一旦期望落空,又會繼續陷入自卑的情緒當中,負面的循環圈就是如此限制了自己。

想要擺脫這種沒意義的自我限制,必須找出一個缺口,讓自己鑽進去。當這個缺口越來越大,你能夠通過這個缺口衝破這個循環圈,你就能夠朝著自信的姿態邁進一步。

所以你知道自己的能力係數不夠高這沒什麼,但假如你知道自己的能力係數不夠高後,依然不採取相應的行動去改變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這就有很大問題了

那具體應該要怎麼做呢?

通過這三步去做就行:先行動,再心態,後調整

記住這個順序,是先行動,再心態,後調整,就是從行動開始,以此積累一個良好心態,最後調整自己的心理,最終慢慢改善自卑感。

你千萬不要本末倒置,以為想著去調整自己的思想,就能改變自卑。



用微小的行動積累成就感

既然是由行動開始,那麼通過行動去積累成就感,以此構建一個正向而良好的心態,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自卑的人,往往沒有積累足夠的成就感,所以才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假如能夠不斷完成一些細小的挑戰,這些挑戰積累下來的成就感,就會慢慢改變他們的自我「評價系統」。

問題是,行動對於自卑的人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他們不敢挑戰自己,也不知道用什麼事情去挑戰自己。

如果你真的希望消除自卑,想一想,你可以積累哪些小行動,獲得成就感呢?

例如以下這份「行動清單」,只要你選擇一樣堅持一個月,你肯定會積累到相應的成就感:

  • 每天跟接觸到的人說上一兩句話,無論是打招呼還是寒暄問好,主動示意。
  • 每天朗讀書中任意一段你覺得有意思的段落,每次朗讀十五分鐘,直到自己脫口而出。
  • 每天唱一首喜歡的歌曲,不管自己唱得怎樣,儘量投入情緒去把這首歌唱得熟練。
  • 每天故意麻煩身邊的朋友,設想一個對方感興趣的問題,然後假意去諮詢對方。
  • 每天學習一個知識點,一本書有無數個知識點,每天用本子編號記錄,積少成多。
  • 每天雙手緊握拳頭的跟自己說一句「我一定能克服這個缺點」,說十遍才算完成。

這些小事情,看似很簡單,但如果你能夠堅持去做一個月,你就能夠做到別人做不了的事情。久而久之,你不但獲得能力的提升,而且自信心也會在無形中得到增強。

這些都是非常具體的事情,不用你自己設定,你也不用去思考這樣做有什麼意義。還記得我面前說的嗎?意義是自己賦予的,直接做,就是了。

用行動改變思維,而不是想好了再去做。例如你覺得自己沒錢,很自卑,那就通過行動,做點什麼事去掙到一點錢,慢慢培養自信。

而不是一直停留在想的步驟里。


通過學到的技能構建良好心態

自卑的人,心思比較謹慎和敏感。

別人隨意的一個眼神一句話,就能夠「撩撥」到他的心弦,讓他渾身不舒服。因為他們生怕自己的「不堪」,被別人看穿而惹來鄙視的目光。

如果你通過行動,積累到相當的成就感之後,接下來你還需要把這些學到的技能,運用出來,獲得一個正向的反饋,才能夠構建一個良好的心態。

例如你玩遊戲,之前怎麼玩都是輸,你很傷心,心裡很受挫。現在你通過小的行動,把遊戲中的一個個技能都慢慢學會,積累到成就感。

這時,你就可以挑戰自己,用學到的技能繼續玩遊戲。只要你認真、努力去嘗試,你肯定是由剛開始的失敗很多次,逐漸從遊戲中贏得分數,最後通關,獲得名次。

這種心態上的「大起大落」,可以讓你感受到自己心態上的變化,從而讓你構建出更平和和自在的思想。因為你知道,失敗只屬於過去,只要有效去努力嘗試,你肯定會得到改變,通往成功。

這個流程,不僅僅是用在玩遊戲上,做其他事也同樣道理。所以這個流程就是:

1,通過小行動積累成就感,讓自己學到東西;

2,運用學到的東西,正式開始解決某些問題;

3,由於技能的不熟練,你會獲得多次的失敗;

4,根據失敗的反饋,然後調整自己思路和方法;

5,克服失敗,再次挑戰,逐漸獲得正向的反饋;

6,如失敗,再一次重複上述的步驟,直到成功。

久而久之,你的心態,就會跟以前變得不一樣了。



用調整後的新姿態去面對外界

完成上面兩步之後,接下來,你就需要從內到外地調整自己,建立一個新的姿態,重新去面對外界了。

也就是說,你一定要拋棄舊有的行事方式,不要重複自己固有的做法,否則你這個負面的循環圈,只會一直走不出來。

而用新的姿態去面對外界,就是讓你走出這個循環圈的突破口,你一定要在這個突破口逗留得足夠久,才能夠讓自己脫胎換骨。

所以,無論你身上還有多少個缺點仍然沒有克服,你也要擁抱自己,喜歡自己。用正確的比較系統去評價自己的能力係數,也要用正向的信念去建立你的「評價系統」。

一旦某些事情讓你產生否定自己的衝動,你就要立刻打住,想一想有什麼辦法可以彌補、改善和提高,而不是一味的抱怨。記住自己當下的新角色和新姿態,時刻提醒自己,不要繼續「重蹈覆轍」,走老路。

而這個新姿態,你必須要做到以下這些行為:

  • 多說積極的語言,不要對中立的事情賦予太多消極的意義。
  • 多與積極的人相處,感到他們的處世態度,學習他們的行為方式。
  • 學會積極去思考事情,從抱怨問題發生,變成思考問題解決。
  • 敢於試錯,不害怕失敗,樂意從挑戰當中吸收成長的經驗。
  • 不要等等再說,能夠解決的問題就立刻行動解決,想到就去做。
  • 經常肯定自我,懂得如何自我激勵,能夠正視缺點而去改正。

簡而言之,運用正確的「評價系統」去看待自己和外界,然後找到自己的能力所在,提高自己的能力係數。

最後,從這些能力當中培養出自己的處世價值,然後用這個新的姿態去面對人生,你的自信就渾然天成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ZngnAB3uTiws8KXfo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