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你的表達能力,讓別人準確接受信息,成為溝通高手?

2020-02-05     慕妤說

你有沒有以下這樣的感覺:

與人溝通時,往往都會存在一個困難,就是無論自己怎麼去述說自己的觀點,對方好像總是無法會意一樣,費了再多唇舌,都沒辦法讓對方明白自己想說的那個意思。

而且很多時候,彼此會因此溝通上的某些分歧,而導致雙方出現情緒上的不快,最終平和的溝通,演變成不歡而散地爭論。

原本你以為閱讀一些與人溝通的書籍,可以解決到這方面的問題,但在現實生活當中,總是被無情地打臉。

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很多談論溝通的書籍,都有一個預設的前提,就是假定與我們溝通的對象,都是跟我們一樣這麼理性、耐心,甚至懂得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

然而事實上,由於我們每個人的成長背景不一樣,教育水平與人生經歷都迥然不同,我們認為正確的事,別人不一定這麼認為,導致我們很難用一種溝通方法,就能夠涵蓋所有溝通對象。

這樣就會造成我們與人溝通時,想要把一件建立在自己認知上的事情,向別人清清楚楚地表達出來,並且讓對方明白,這就非常困難了。

最終的結果不外乎是,各有各的理解,各說各的意見,很難達成溝通共識。

那怎樣才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呢?

在我看來,溝通書籍講述的知識,當然是正確的,但怎麼把它們應用出來,就需要靈活地結合不同的情況。

想要提高我們的溝通效率,我們最好根據以下五點去調整自己的表達。


根據對方的為人品性構建相應的言辭

同一件事,你講述的對象不同,最後對方接受反饋到的信息,也會是不同的。

例如你作為某公司的上司,你吩咐下屬去工作,跟吩咐自己的孩子去做作業,你認為是同一回事嗎?如果是,說明你的溝通方式,都是屬於「一刀切」的。

俗話說:「到什麼山,唱什麼歌。」表達能力強的人,會根據面對的溝通對象,而調整自己的表述方式——即便是同一個溝通對象,在不同的情況下,諸如對方生氣、開心、鬱悶時,所採取的溝通方式也不太相同。

之所以不同,是因為我們需要滿足對方腦海中已經牢固存在,並且起到主導意識的思維形式。任何人的思維形式都有其特性所在,只要找准對方這種思維特性,我們才能夠有機會與對方做好溝通。

例如我在一本溝通書籍上看到一個例子,如果你需要跟同事溝通某樣產品,你應該怎麼調整你的表達呢?

如果你面對的同事,是車間裡的生產員工,你最好用公司給這種產品所編髮的生產型號,因為生產號更容易讓車間員工理解到你所說的對象。

如果你面對的同事,是公司的銷售人員,那麼跟他們談起產品時,最好按照合同簽署的項目名稱去溝通,這樣更方面他們理解。

至於物流部的同事溝通,你就需要報上產品對應的物流單號,因為這樣他們查詢起來的時候,也會更快捷。

同理,如果你溝通的對象,是一個沒接受過多少教育的老頭,你就需要多一點耐性,用更口語化的詞彙去解釋自己的想法。如果你面對博士程度的高級教育人士,那麼你說多少專業詞彙也沒關係。

溝通的前提是平等,怎麼讓大家處於同一個水平線上進行溝通,是我們在溝通之前就需要調整的地方,這樣才能夠增加溝通的成功率。


使用大家統一理解的概念

有時候我們之所以跟別人爭論,就是因為我們對某些概念的認知不太一樣。

你說,想要成功,就必須付出很多的努力。但你朋友說,很多付出很多努力的人,他們都沒有成功啊,這怎麼說?

你們之所以對此存在分歧,就是因為大家對「成功」這個概念的認知不同。

在你口中的「成功」,就是能夠在社會上闖出一番事業,擁有立身處世的本領的人,他們就是成功。至於你朋友口中的「成功」,就是屬於馬雲、比爾蓋茨這一類人,無論我們怎麼努力,都很難有機會達到他們的高度。

所以彼此的爭吵就由此而來了。如果大家都對討論的事情,還沒有一個統一理解的意識,很多時候的討論都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大家都不知道為了什麼而吵。

而導致這一情形發生的,就是不同個體所遭遇到的經歷和所接受到的教育,所塑造出來的價值觀差異。

你肯定聽說過一句話:兩個價值觀不同的人,是很難走到一起的,更不用說能夠聊到一起了。

想要跟這些價值觀不同的人溝通,我們需要做到「對事不對人」,針對某件事,釐清要討論的概念,統一彼此理解的方向。例如常用的句式為:

  • 在你看來,你所認為成功,應該是什麼樣子呢?
  • 是不是我們對成功的定義不一樣呢?你覺得什麼樣才算成功?
  • 難道你認為好像馬雲他們這些人,才能稱得上「成功」嗎?

如果彼此對討論的主題有一個統一的定義,那就可以繼續討論。否則,如果實在沒必要,我們就不要浪費唇舌了。


反覆確認彼此不清晰的地方

很多時候與人溝通,我們經常會犯下的錯誤就是,我們以為自己已經明白對方所說的話語,或者以為對方已經明白我們所說的話語。

如果彼此的溝通,是建立在這一個前提之上,那接下來的交談,就會受到這方面的影響,從而導致我們很難取得共識,解決問題。

例如我一個親身的例子就是,我父親經常會因為一些電腦上的問題,而發微信諮詢我。他通常都是直接陳述問題:「電腦開不了機。」

這個問題,對於我來說,並不是一個有助於解決問題的描述,因為導致電腦開不了機的因素有很多,我需要知道各種前因後果,才能夠對這個問題有清楚的認識。但站在父親的角度,他這種描述,對我已經足夠清晰了。

所以接下來,我就會花很多時間跟他交流,讓他儘可能多地把問題相關的因素描述給我知道。而我,就用一些他懂得的說法,指導他怎麼處理這個問題。

例如對一般有電腦基礎知識的人,我可以說「檢查一下各種硬體,看看哪裡出問題」。但對我老爸來說,我這句話就是一句「廢話」,因為硬體要怎麼檢查,檢查什麼什麼地方呢?他統統不知道。

我只能跟他說:「你開啟電腦時,看看主板上的風扇有沒有轉動,各種燈光有沒有亮起來?如果沒有,應該是主板有問題。」

但我並不清楚我這種表達,老爸是否已經明白我的意思,這時我就會反覆確認,他確實有聽懂,而且是按照我的說法去做。

對於溝通來說,這是必要的步驟,也是需要花費耐心去解決的部分。

正如我之前所說的,兩個人針對同一件事發表意見,到頭來卻好像在討論兩件事一樣,都以為對方明白自己所說的。為了避免這樣的誤會,我們就必須將這件事在不同方面的特徵都進行確認,務求大家都是在討論同一件事。

具體的做法其實很簡單,在你表述完自己的意見之後,可以加一句:「我這樣說你明白嗎」,或者「我的表達有沒有讓你不懂的地方?」

想要做到清晰溝通,反覆確認這個步驟是很重要的。



了解對方的局限所在

經濟學家,在科普書籍上寫的文章,只要是受過教育的人,大多數都會明白他們說的是什麼。但當他們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相關的研究論文時,那就不是任何人都能夠理解了。

也就是說,我們與人溝通,最好弄清楚對方的局限所在,了解到我們所說的內容,到底是不是對方所能夠理解的領域,然後再進行言辭的調整。

畢竟隔行如隔山,做銷售的,不一定懂得做財務的事;做財務的,也不一定明白做行政的煩惱。每個領域的工作重點不一樣,所要求的專業能力也各不相同。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想告訴對方一件事情,想要跟對方討論某個話題,你最好先去了解一下對方在這件事上存在的局限。

好比現在我們國內經常用微信、支付寶付款,但長期居住在外國的人,未必對此有深刻的認知。上一年我那些從美國回來的親戚們,就對此一竅不通了,包括他們那些在美國出生,還沒有回來過中國的兒女。

所以,怎麼跟對方說明這些線上支付方式跟現金支付的不同之處,有沒有資金泄露,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等,都需要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解釋,用簡單明了的方式給他們展示出來。

而不是我們認為用起來很簡單、很方便,就覺得對方肯定也會這麼認為。畢竟他們所處的環境,局限了他們對這種支付方式的認知。

我們想要通過溝通,打破他們這種認知,就需要根據對方的局限來調整語言了。

可以說,把事情用別人能夠明白的方式說清楚,這其實是一件非常考驗表達能力的事情。我們與他人聯繫時,把事情說清楚,某程度上就是站在對方已經形成的固定思維模式上,針對需要溝通的地方,讓自己所知的與對方所知的產生關聯,再通過不斷的調整、融合,最終達致有效的交流目標。

這就是溝通的核心主旨。


儘量說自己能夠印證的話語

我們跟別人聊天,經常會陷入一個不自覺的習慣里,就是很容易把一些道聽途說的言論,當成是自己的觀點。

例如你明明沒有真實經歷過外國福利制度的種種好處,只是聽別人說外國制度的優越性,然後就以此跟別人談論,說在外國看醫生會怎麼怎麼好,國內就有什麼什麼弊端等。

不管你所說的這個結論是否正確,但你有足夠的素材去證明你這句話的真實性嗎?

所以我們與人溝通,一定要謹慎對待自己的發言,確保自己說出來的每一句話,都經得起檢驗,有足夠的可信性。

而想要做到這一點,我們最好認真展開自我思維訓練,提升自己的邏輯思維,改進自己的思考模式。

通常有一個比較常用的方式,平時你可以有意識地去運用:

1,我這個觀點,有足夠的合理性嗎?

2,我有沒有相應的證據去證明呢?

3,這個論述的前提是否真確,能夠成立?

4,假如觀點被反對,我能不能給出證據去駁斥?

5,我要怎麼表達,才能夠讓語言更生動和準確?

與人溝通,最忌諱的事就是誇誇其談,信口開河。想要讓自己說出來的話語有足夠的分量,我們就需要認真審視自己的發言,做到有理有據。

畢竟,我們通常都喜歡跟那些理智的人溝通,而討厭那些語言充滿情緒化的人。

如果跟我們溝通的那個人不是這樣子,還是那句話,我們有多遠就躲多遠吧。帶著情緒說話的人,是沒辦法跟我們好好溝通的。

除非你有能力讓對方平靜下來,那就是另一種溝通方式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U7A5IXAB3uTiws8KsST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