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建議,提高你的生產能力,讓你的收入來源獲得有效拓展

2020-02-03     慕妤說

這段時間,你有沒有因為疫情的影響,而無法工作,一直留在家裡呢?

那麼在這個時候,你有思考過,你的「生產能力」是什麼嗎?

為什麼我會問這個問題?因為我的「生產能力」有兩種,一種是通過現實生活的工作獲得價值,而另一種則是通過在網絡平台的寫作而獲得價值。

而由於疫情的持續,我現實生活的工作已經停頓下來了,我只能一直呆在家裡。然而,我在網上寫作的工作,卻並沒有因此而受到影響。

我所寫的文章,每天都會給我帶來相應的廣告收入,同時,我出了三本書的版稅,也會定期結算給我。

也就是說,我每天還會有相應的收入所得。所以即便在短期內我沒辦法到公司上班,我一部分的「收入鏈」並沒有因此而斷掉。

現在大街上,基本上很多店鋪都處於「蕭條狀態」。為了民眾的身體健康著想,這些損失是沒辦法的事。

但你有沒有想過,你是否有其他的生產能力,能夠讓自己最大限度地去降低這種損失呢?



你的生產能力是什麼樣子?

什麼是「生產能力」?

用簡單的話語來說,就是你能夠做什麼。而這個「做什麼」,就是一種可以給別人提供價值的「產品」。

如果你是老師,那你「傳授知識」的能力,就是你的產品。而你用什麼方式去傳授知識,能不能讓更多的學生更好地學會知識,就是你的生產能力。

如果你是一位作家,那你寫出來的書籍和文章,就是你的產品。而你怎樣把文章寫得好看,有價值,可以滿足讀者的不同需求,這就是你產生能力的體現。

所以「生產能力」,不僅是你做了什麼,還包括你能夠做到什麼。畢竟能夠傳授知識的老師有很多,但真正可以教導學生學以致用,讓他們全方位獲得進步的老師就很少。

可以說,你的生產能力越厲害,你獲得的收入也就會更高。這是大家的共識。

問題是,現在的思考就是,你是不是只有一種「生產能力」呢?當這種生產能力無法發揮用處時,你是不是就陷入一種素手無策的困境里呢?

當然,對於很多人來說,自己本身擁有的這種生產能力,都還沒有為自己創造出更高的價值時,就去奢望自己獲得其他生產能力,這是不現實的。

所以這篇文章,我就想講述兩個問題:

1,如何提高你的生產能力?

2,如何拓展你的生產能力?

我認為,只有先提高自己的生產能力,才有資本去拓展自己的產生能力。否則,一種生產能力都還沒有掌握到訣竅,就想著去掌握第二種生產能力,這只不過是「白日做夢」的幻想而已。

例如我之所以能夠在網上寫文章,被出版社邀請出書,獲得收入,那是因為我當初分享自己在口才、溝通方面的經驗文章,獲得了很多人認可,所以才造就了我接下來獲得的一連串機會。

而我寫的這些口才文章,之所以獲得大家的認可,就是因為我在現實生活當中,從事的工作是業務拓展和活動策劃,這些都需要與人打交道,跟不同的商家、老闆溝通、談判,所以造就了我對於口才和溝通有這麼深刻的認知。

而我就總結這些通過第一種生產能力所獲得的認知,然後再透過網絡上的不同平台,運用我第二種生產能力去轉化為對讀者有幫助的文章,這樣才構成當前的這個結果。

如果我第一種生產能力不專精,我就沒辦法運用第二種生產能力寫出相應的文章;又或者我第二種生產能力不強,那我就很難將第一種生產能力的經驗轉化為文章,從而無法獲得各種平台的認可。

所以,說到底,怎麼提高你的生產能力,才是我們每個人最需要迫切解決的事情。



提高你生產能力的訣竅

想要提高我們的生產能力,我們就必須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有了清晰的目的之後,我們就可以從「做了什麼」轉化為「做到什麼」。

但是,從「做了什麼」到「做到什麼」之間,這兩者的距離有多遠,取決於你是否滿足以下三個要素:

1,你是否在做你擅長的事情;

2,你的專注力是否比別人保持得更久;

3,你有沒有對產生能力進行評估和改進?

滿足這三個要素,最終指向一個終極目的,就是你給別人提供出來的產品,是否存在自己的獨特價值。

因為做你擅長的事情,你很樂意將其做到極致,而不是被抱怨纏繞。我剛開始在網上發表文章時,將近一年時間,都是沒有收入的,但由於我喜歡寫文章這件事,所以就不計較,也樂意認真對待。

當時不管有沒有人看,每篇文章我都會堅持寫個三四千字。某程度上,這是很「傻」的做法,但正是這種堅持,所以就讓各種平台的編輯留意到我,從而讓我拓展很多獲得收入的機會了。

例如《中國青年》雜誌的編輯,就是在網上看到我寫的文章之後,就邀請我寫了兩篇稿子,我也獲得了一千多元,從而跟我建立長期合作的關係。

即便是現在,工作下班回來已經很累了,但有了寫作靈感之後,還是會在睡覺之前,儘量寫出來;今天寫不完,明天再寫。這種對熱愛之事所投入的專注力,比起其他人更加持久,我獲得的機會也就越來越多。

當然,我還會繼續評估和改進自己的寫作技巧,務求自己寫出更好的文章和書籍,讓各位讀者收益。

所以,如果你希望自己的生產能力給自己帶來某些價值,你最好按照這三個要素去努力。

如果你對所做的事不太擅長,那麼只要你投入的專注力比身邊的其他久一點,你能夠從中學到更多有用的東西,掌握到屬於自己的一套本領,你就打敗了很多人。

而如果你的專注力不夠強,但你足夠聰明,懂得經常改進和提高自己的生產能力,用最小的精力產出最大的效能,你也能夠打敗很多人。

但我們一般人,最好能夠滿足這三個要素,找到你能夠擅長去做的事情,然後投入足夠久的專注力,時常評估和改進自己這種生產能力,那麼你的生產能力,自然就會大大提高,從而給你帶來特定的回報和收入。



如何培養一種你想要的生產能力

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找到一種自己擅長的生產能力,如果找不到,這個時候最好要懂得怎麼去培養出來了。

那有哪些能力,值得我們去培養呢?

根據YouCore王世民老師提出的概念,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有一棵「能力樹」,針對自己的需求積累相關的能力。

從這棵「能力樹」中可以看得出來,有些能力是「通用」的,每個行業都會用到,這些「通用能力」,就稱之為「可遷移能力」。

我們不管從事哪一種工作,我們除了要積累特定的行業技能,還需要去積累和提高這些「可遷移能力」,因為這些「可遷移能力」,可以在我們跨行業學習時,幫助我們更快上手,掌握行業要領。

於是培養一種屬於你自己的「生產能力」,就可以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步,根據目標搭建能力模型。

史蒂芬·R·柯維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中說過:「我們應該再腦海中牢牢記住結果長什麼樣。」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們要懂得根據目標,創造自己的能力模型。好比你想成為一個園藝工作者,那麼當你開始為某個花園進行修剪時,你腦海中對於這個花園的最終目標,肯定有一個設想。

然後你就會根據這個設想,動用相應的能力,來幫助自己完成工作。

所以在你開始培養生產能力之前,問一問自己:

  • 你對自己想要實現的目標,有什麼預期嗎?
  • 你是否為這個目標,建立一個完善的能力模型呢?
  • 搭建一個完善的技能,需要用到哪些資源呢?

如果你無法回到上述問題,你就在這些問題上,花點心思了。因為解決這些問題,是讓你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對這些問題的思考越是細節化,對你的幫助就會越大。


第二步,分階段提高自身技能。

掌握一項技能,並不是說今天學到知識,明天就成為你的能力。由入門到精通,是需要循序漸進的,同時也要做到「針對性」。什麼意思呢?

好比我寫文章,從「不會」到「會」這個過程,就需要學習很多寫作的知識,諸如文章結構的搭建,表述邏輯的運用,語法文字的調配等,都要有一定的認識,這還不包括一些寫作的基本能力。

但即便我學會這些寫作知識,我與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還有一段遙不可及的距離。我當然也沒這個能力獲得。

既然如此,我就把提高寫作這些技能的最終目標,定在了「如何更好輸出技術性文章」這個階段上。然後我就以此為目的,循序漸進去提高自己寫作的能力。

這樣我就可以階段性地學習這項技能,慢慢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了。

根據你設定的目標,針對性地去提高和積累相應的技能,你才不會浪費時間在無謂的事情上面。


第三步,用試水的方式檢驗能力。

當你把一些知識和能力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後,如果沒有實踐的經驗,你運用起來還是無法做到得心應手。

而通過試水的方式去給自己一個實踐的機會,你能夠根據實際的反饋情況,有效地調整自己的積累方式。

例如你想積累寫作方面的能力,看了很多書,也練習了很長時間,覺得能力積累的差不多了。

可是如果你不把文章發表出來,你根本不知道這篇文章會獲得多少反饋。

沒有這些反饋結果,你就無法針對性地調整寫作方向,繼續提高自己的能力。

所謂「試水」,就是一個自己一個了解自己的過程。畢竟你無法一下子就晉升或躍升到更高的層次,你必須循序漸進地把能力發揮出來,獲得別人認可後,你才有轉變的機會。

所以,不管你積累什麼資源,一定要找機會運用出來。就算你打算創業,也要從實際的事情做起,才能明白到整個創業的操作過程。

當你能夠做到這樣子,你的奮鬥才會更加高效,你積累回來的技能,也才會更有用。



拓展你的生產能力

儘管現在我有兩種生產能力,但我還是希望能夠拓展出第三種的,這是對自己人生的一種保障。

不過,當你具備了一種生產能力之後,如果你想進行拓展出第二種生產能力,你必須要針對第二種生產能力,問自己三個問題:

1,你第二種生產能力是否經得起考驗?

2,你第二種生產能力,是否建基於第一種生產能力上?

3,你有沒有找到適合發揮能力的主打平台?

對於第一個問題,回答很簡單。如果僅憑興趣就覺得自己能夠獲得第二種生產能力,最後一定會被現實無情打臉。

就如我身邊某些朋友,看到別人開奶茶店,就想著自己也去開奶茶店,可是他連開一家奶茶店最起碼的選址和成本核算都沒弄清楚,這怎麼開?

喜歡一件事僅憑一腔熱情就足夠,但它和能把這件事做好並能靠它賺錢,完全是兩碼事。

同時,無論是拓展職業也好,興趣也罷,首先一定要明確自己的根基在哪裡,它才是你開展一切計劃的起點。

例如很多人羨慕李佳琦從事直播行業,年收入過千萬,但他們並不知道他在做主播之前已經做了3年的彩妝導購,而且在此之前,他在大學就已經開始上化妝課,成績常年名列前茅。

這是從第一種生產能力拓展出來的第二種生產能力。如果沒有一個根基,就很容易變成三分鐘熱度,既耽誤主業工作又浪費時間。

最後,就是要找到一個適合你發揮的主打平台了。不管你掌握什麼能力,有一個可以給你發揮能力的平台很重要。

要對市場保持敏銳的觸覺,懂得物色時代變遷所衍生出來的新興領域,這樣你才能夠抓住機會,進入到相應的平台內掙到第一桶金。

否則,蛋糕都被別人分完了,你這時才去吃,能吃到多少呢?

所以,想要提高和拓展自己生產能力,這些問題,你必須弄清楚,弄明白。這不僅僅是在當前疫情影響的情況下,給出的結論。

這個結論,也適合其他情況,諸如失業、被炒魷魚、換工作,甚至調整未來方向等,都是實用的,畢竟多一種生產能力,至少不會讓你陷入被動之中。

不過當務之急,還是希望大家能夠身體健康,平平安安度過目前的疫情,這才是最重要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aVIEnAB3uTiws8KZ6y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