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下飯挖一勺,香!
沒有廣告軟文的公眾號
以下是沒事幹研究院的最新研究成果
請放心食用
前段時間刷朋友圈,被一碗手剁蝦仁抄手饞得魂牽夢縈。
興沖沖拜訪了原po@林竹 老師,不僅被手把手教下廚,還吃到了嘴饞已久的抄手。
肉餡緊實, 蝦仁彈牙,裹足了香辣咸鮮的醬汁,現在想一想都不自覺會分泌口水...
另外偷學了兩種四川人民的靈魂醬料,熱炒涼拌、下飯佐面都適合,什麼菜都能往裡加,提升風味不是一點點。
材料好買,步驟簡單,分分鐘就能端出一碗色香味俱全,沒有廚藝也能輕鬆get。
先簡單介紹下這位嬌俏廚娘
林竹老師,主業是私繪本漫畫家,曾經在日本旅居 5 年,出版過繪本作品《林竹闖關西》。
私繪本,是指以私人經歷所製作的繪本。
她也是地道的四川姑娘,上得廳堂下得廚房,一雙巧手能做得一桌好菜,日常以招待朋友來家裡吃飯為樂。
在我心裡,四川的姑娘都是隱藏的嬌俏廚娘~
由於包容的飲食習慣和個人經歷,林竹老師總會把喜歡的食材排列組合,創作出新的食材,比如鮮肉抄手裡加蝦仁,餅乾捏碎撒在冰淇淋上,用日本的菌菇做成麻婆口味。
用她的話來說,「食物沒有那麼死板,也不要刻意追求正宗,只要味道做出來自己愛吃,其他的都隨意,隨意~」
林竹老師做的麻婆豆腐和舞茸,她自己說,最拿手的菜就是麻婆一切~
但唯獨對辣椒有自己的堅持,要香,要辣,經得住熱油的淬鍊,更能和其他調味互相升華。
只要有味道夠正的辣椒,無論天南地北,林竹老師都能做出最符合記憶里的家鄉菜。
林竹老師做的四川牛肉粉。
現場教學 2 款萬能醬料
豐富了四川人民的小飯桌
吃辣或不吃辣的人都能被滿足
林竹老師教的醬料有 2 款。
一個是辣椒紅油,香氣濃郁,辣得給勁兒,入菜後能把川味復刻個七七八八。
擁有了這個醬料,麻婆豆腐、蔥爆羊肉、家常小面、辣燒黃辣丁,這些你也都能做。
一 個是炒肉醬,不吃辣星人的碳水之光,炒飯拌面時隨意挖一勺,整個味道瞬間升華。
包在熱米飯里,肉糜油脂融化,每一粒米都沾染了油花,你腦補一下,怎麼會不好吃嘛!
1. 油酥海椒 & 紅油蝦仁炒手
油酥海椒,給予了川菜香辣濃郁的基礎味型,也是治癒林竹老師心和胃的家鄉味道。
對四川人來說,就算做素菜,也得用海椒熗鍋。
做起來也不難,只需要辣椒麵、白芝麻,和一小份滾燙的熱油。
白芝麻提前焙熟。開小火,不加油,把白芝麻焙炒到微微變色即可,然後和辣椒麵混合,比例隨意。芝麻越多越不辣,對怕辣的朋友友好。
用不完的建議放冰箱冷凍層保存。
另外起個薄一點的小鍋,油量能蓋過辣椒麵和白芝麻就好,開大火升溫,直到鍋里開始有點冒煙,關火。
把滾油澆到辣椒麵上,邊倒邊攪拌,讓底下的辣椒麵也能裹上滾油,油酥海椒就做好了。
TIPS:做油酥海椒並不難,難的是選品。
辣椒必須是從四川買的,最好在菜市場找熟識的調料攤位,說清楚用途,讓見多識廣的攤主揀拈一番,挑出粗細磨得均勻,夠香也夠辣的辣椒麵,才算有了權威鑑定,「四川人推薦的辣椒,不會差」。
林竹老師的辣椒麵都是爸爸在家裡做的,裡面還加了花椒麵,做好後寄到上海。平常保存在冰箱冷凍室,香氣才不會散。
不過林竹老師有推薦過一家海椒,「選品認真,不是大路貨,可買」。
只有微店,店鋪名叫「嘴巴很刁」
把控油溫則是第二個難點。油溫低,激不出辣椒的香氣;油溫高,辣椒容易糊。
林竹老師教了個判斷油溫是否合適的辦法:用不帶水的筷子蘸一點辣椒麵,放在油鍋里,如果能聽到「呲」的一聲,說明油溫正好。
正宗的油酥海椒,滾油剛接觸到辣椒麵,就會散發出濃烈的香味,和略帶刺激的嗆辣,直衝沖撲向鼻尖,都不用試著入菜,就知道絕對味兒夠正。
整個屋子都是香的。
就著剛做好的油酥海椒,林竹老師做了一道紅油抄手。
和餡料只有肉的傳統四川抄手不一樣,林竹老師會裡加蝦仁,「自己喜歡吃蝦也喜歡吃抄手,所以試著組合了下,發現還挺合適」。
200g 帶點肥膘的豬肉剁碎,200g 蝦仁切丁後隨意剁幾下,保留顆粒口感,一小塊姜切成末,加一小調料勺鹽、一調料勺糖、少許醬油和植物油,再加一點點水,攪拌均勻即可,也不追求上勁。
林竹老師說,蝦仁切大切小都無所謂,開心就好,但一定要手剁的,才能保留纖維,吃起來才彈。
接著是包餛飩。
餡料放餛飩皮中心,對角捏緊,然後用一點點肉糜蘸在其中一個長角上,兩邊反手旋轉後粘在一起,就是一個漂亮的元寶餛飩。
一般一斤餡料配一斤的餛飩皮,所以這裡用了400g的,如果喜歡包得紮實滾圓一點,可以買350g。
一個個小元寶鼓著圓滾滾的肚子,可愛極了。
沸水下鍋,等到餛飩浮起後就能撈出,中間等待時間順便做碗調料。
一小調料勺糖和鹽,兩勺油酥海椒,淋一點生抽,擓一小塊豬油,剛出鍋的餛飩還水靈,趁熱跟著碗底的調料拌一拌。
餛飩都裹上了琥珀色的外衣,亮晶晶的,噴香。
咬一口,咸鮮,彈牙,隱隱有回甜,辣勁跟著咀嚼越來越強烈,刺激口腔不停分泌口水,哈著氣也要堅持把餛飩吃完。
配菜是提前就汆燙好的空心菜,掛得住湯吸得了味,每根菜葉子都有肉香。
2. 大頭菜炒肉餡 & 四川家常小面
大頭菜炒肉餡,一度是林竹老師心中的神物。蛋炒飯里加一點,蒸水蛋里舖一點...什麼碳水都能hold住。
也是她偶爾偷懶的下廚小秘方。
甚至清水撈碗面,拌一拌,沒放辣椒也極有滋味,妥妥深夜之光~
食材很簡單:肉糜和大頭菜,比例是3:2,以及豆瓣醬。
大頭菜是一種根莖類蔬菜,口感像脫水後的蘿蔔,又韌又脆,這裡需要切成小丁。
起中火,鍋燒熱,多倒一點油,先把豆瓣醬炒香,然後放入肉糜和大頭菜。
炒勻後火小一點,繞鍋邊加一勺料酒,和一調料勺糖,繼續翻炒,直到肥肉縮小變透明,肉糜酥鬆有光澤。
林竹老師加了兩根干辣椒,增香。
TIPS:肉糜更的推薦買市售的。
用機器攪打過,顆粒分明,在油鍋里更容易炒開,自己也省事兒。最好也帶點肥肉,熬出來就是豬油,吃起來非常香。
大頭菜是林竹老師的家人從四川寄來的,淘寶上也有得賣,發貨地選四川的就行。
在北方,大頭菜脫水後腌制,便是俗稱的鹹菜疙瘩。
剛炒好的肉醬,正適合做碗四川小面。
先起一鍋水煮面,細面在沸水裡滾幾圈就熟了。
碗底是之前做好的油酥海椒、少許醬油、一小勺鹽和半勺糖。
蓋上麵條,再鋪一層肉醬,撒蔥花,淋香油,拌勻開吃。
大頭菜脆脆的,吸收了豆瓣醬的咸,咬在嘴裡非常有意思。
麵條被油酥海椒染得紅彤彤的,肉碎綴在縫隙間,豬油香氣濃郁,挑一筷子,嘴裡心裡都是四川人的熱情。
TIPS:麵條建議用細一點的,好熟,也容易纏在一起,裹得上肉糜。林竹老師用的是 「青竹宮面」,淘寶上有得賣。
林竹對食物的愛,不僅僅是這些
林竹老師的廚房不大,但東西齊全,零零散散擺在檯面上,居然沒有覺得亂,反而有種用心經營過的生活氣息。
如何讓廚房亂中有序,好看舒適但沒有刻意感,林竹老師有自己的心得:
廚房的器具,顏色儘量保持統一。雖然自己是看到喜歡的就買,但大都是藍色系和黃色系,無論怎麼擺放都比較和諧。
這個藍色調料罐是一套的, 關鍵詞「朵頤 調味盒」。
瀝水籃也找到連結, 店鋪是「一宅 集物生活」。
東西用完就歸還原處,碗筷用過就馬上洗,這樣即使做完飯廚房也不會很亂,稍微收拾一下就乾淨了。
在旁邊看林竹老師做飯,感覺她隨時都在收拾和洗手,所以很難看到髒和亂,習慣非常好。
用不上的東西,變通一下,也能為下廚變得更有幸福感。
把空酒瓶用作花瓶,擺在窗台上,隨便插點植物就很好看。
曬乾的橙皮,用細麻繩穿起來,掛在壁櫥上。
淘寶上有賣現成的, 關鍵詞搜「香橙干」和「細麻繩」
今日菜單標註在便利貼上,然後貼在冰箱上,儀式感滿滿。
為自己空出一個放ipad或手機的地方, 邊做飯邊看劇,甚至在手邊準備一杯小甜酒,做飯也可以很享受嘛~
作為一個愛下廚愛打理生活的人,林竹老師一直在傳遞一個觀念: 「下廚真是的一件成本低,又極能容易獲得幸福感的事情」
做飯對她來說,從來都不是幹活,而是在過家家。挑喜歡的碗碟,做愛吃的食物,招待二三好友吃喝聊天,多開心呀,「沒有比玩更快樂的事情了吧!」
餐具也不是花大價錢買的那種,在淘寶上多看多逛,能發現很多好看又便宜的款式, 「東西是拿來用的,買回家就要用著趁手」。
不然怎麼叫淘寶呢,是吧~
比如這隻鈴蘭水杯,圓圓胖胖,像個不倒翁,只要30+:
關鍵詞:「鈴蘭 水杯」
這隻更便宜,19.9包郵:
購買店鋪是「有田燒食器店」
貴的,也不過是從日本帶回來的關東煮鍋子,摺合人民幣200不到:
這只在國內買有點貴,要400+,關鍵詞是「萬古燒 粗陶雙耳」,找不到的話用圖搜也OK。
積累下來,也有這麼滿滿一柜子,做飯前來這裡挑選一番,頗有種選妃翻牌子的快樂hhh
飯菜端上桌後,乾脆利落拍個照,記錄當下的同時,也不能錯過食物最美味的時刻。
臨走前,我們有幸看到了林竹老師的手稿,以及她即將面市的新書,裡面是食物每一個都好可愛!
想認真問林竹老師,什麼時候去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我一定會去現場應援!
題 外
年中大促熱賣TOP,0 卡果汁果凍
真實果汁調味,0 卡低脂魔芋果凍,清甜的桃子味和微醺青提味,無負擔地大口吸,炎炎夏日放冰箱裡冰一冰,超清爽!花 99 元能囤 12 包,超大力度優惠進行中。
或者戳圖去有贊小賣部閒逛
如果你也想分享自己下廚的經驗,快來我們的小程序中交流吧~
不想一個個去搜索,快來加二寶的企業微信好友吧,發送暗號【廚娘】即可獲得本篇文章中提到的商品購買清單!
安 妮
食物是我和焦慮各退一步的妥協。
武漢籍研究員,嗜好香辣咸鮮的煙火食物,永遠和碳水相愛相殺,不吃香菜。
是不吃兔兔的阿兔
攝影風格在濃油赤醬與清新爽口間徘徊。
文章轉載請加微信「baojiclub」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VoNw3IBiuFnsJQVN5G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