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眾演講,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十分重要。
這個「當眾」,不僅僅是指站在一群人面前,發表自己的言論,還包括在任何公眾場合說話的各種情況,諸如工作面試、競聘述職、商業談判,甚至在異性面前展露自己的個性,都是屬於「當眾」的一部分。
缺失這種能力,我們就很難在任何時候自如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正如你坐公交車被人霸占座位,你能不能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前譴責當事人呢?
這就是好口才的基礎。
想要提高自己的口才,學習當眾演講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但在沒有老師指導的情況下,怎麼自己在私底下提高這種技能呢?
前期基礎準備
想要學好當眾演講,有三個硬性目標,是需要你花時間去鍛鍊的。
第一,良好的心態;
第二,清晰的語音;
第三,實踐的經歷;
這三個目標,可以讓你當眾演講這個技能獲得更好的展現。
問題是,想要在短時間內,分別完成這三個目標,而且還要把每個目標都完成到很好,這也確實沒必要。
畢竟我們學習演講,並不是為了去參加比賽——除非你有這樣的追求。否則,只要鍛鍊的程度能夠滿足到我們日常生活的所需,這就算是完成學習的目標了。
所以,把這三個目標結合起來一起去鍛鍊,通過相互影響交錯提升能力,才比較符合我們一般人的實際情況。
那麼在開始鍛鍊之前,需要你有一些基本的準備。如下:
1,鍛鍊素材。
一篇大約兩三百字的演講稿。剛開始鍛鍊,演講稿沒有硬性要求,沒必要用正規演講的那些稿子。
平常你看雜誌、報紙,甚至公眾號上的文章,只要你覺得這段內容說得好,觸動到你的,你就可以截取下來,作為鍛鍊素材。
但需要說明的是,如果你想提升論述的演說能力,你最好找一些有論述性質的文章;如果你想提升你講故事的能力,你就找一些短小的故事片段。
只有針對性去鍛鍊,你的口才能夠獲得有效的提升。
2,輔助工具。
在你鍛鍊的時候,最好把你的鍛鍊情況記錄下來,所以利用手機作為輔助工作,也是很重要的。
尤其是錄音功能,你可以把自己演講的過程錄下來,然後播放給自己聽。相信我,剛開始你肯定不想也不願意聽到自己的說話聲,畢竟跟自己不像啊!
但隨著你鍛鍊程度的深入,你就能夠慢慢改善那些你覺得不好的地方——前提是,你真的用心識別那些做得不好的地方。
第一遍說得不好,就再錄一遍,調整修正,還是不好,繼續調整修正,直到自己滿意為止。不瞞你說,我有次在網上講課,為了讓講課效果滿意,我私底下錄製了十幾遍的課程內容,然後才去開講。
所以利用好輔助工具,可以讓我們的演說鍛鍊獲得有益的反饋。
3,時間規劃。
給鍛鍊制定一個鍛鍊時間表吧!
我建議一天用半個至一個小時去鍛鍊就足夠了,太長時間也很難堅持。
然後把這個鍛鍊時間,安排在每天你認為適合的地方,再把這個鍛鍊時間表張貼出來,或者用手機上的APP去提醒自己執行。
試著堅持鍛鍊兩個月,你會看到效果的。
基本功的訓練
有了前期的準備之後,接下來就可以開始正式的鍛鍊。
當你拿到鍛鍊材料,你第一步應該要做什麼呢?就是大聲朗讀素材。
作用:鍛鍊自己口齒的靈活程度,讓文字跟舌頭產生敏捷的反應,糾正自己說話不夠利索的缺點。
方法:儘量用最大聲最清晰最快速的方式去朗讀素材。當然,前提是你這樣做不會影響到別人。
目標:當你看到素材的上一句話,就能夠脫口而出下一句話,然後以流水傾斜之勢把材料一口氣說出來,除了換氣,中間不要有任何停頓。
要求:針對一篇素材,至少鍛鍊三天到五天左右。當你的鍛鍊達到目標的程度,你就換另一篇稿子鍛鍊,直到體會到說話流利的感覺。
當你做到這樣子,你自然會體現到說話利索是什麼感覺了。
以下分享兩篇鍛鍊素材:
抒情素材:
總要活到有些年紀,人才會了解,其實什麼事也不必趕著去做。
真正沒有遺憾的人生,是每一個年齡,就做那一個年齡該做的事,不著急也不落後。到年紀漸長,回頭看看,不曾缺少什麼快樂,也就沒有什麼可以追悔了。
我們年輕時以為偉大的東西,總有一天在追求到之後,會明白不過爾爾。反倒是當時我們認為不值一顧的小事情,會回來日日夜夜啃噬我們的心。
年輕時就應該去談戀愛,長大後就應該海闊天空去闖蕩。如果在當時做了該做的事,我們今天也不會留下惆悵。
接受自己的年齡,也接受這個年齡的愚昧、限制和快樂,這是最理想的生活,總有一天,時間會讓我們明白這個道理。
論述素材,摘自《華爾街日報》,作者是著名漫畫家史考特·亞當斯。
任何一個普通人,都不可能在某個單獨的領域出類拔萃,成為世界級的高手。但是,你可以在幾個不同的領域都達到不錯的水平,這並不是很難。
我的藝術才能有限,只掌握一些基本的寫作技巧、有一點起碼的幽默感和企業管理知識,我把這些才能結合起來,就創造出了《呆伯特》。
這個世界上,比我優秀的畫家、作家、幽默的人和管理學大師有的是。但是能夠把這些東西結合起來在一起的人,就非常少。價值就是這樣被創造出來的。
別怕失敗。如果真的在冒險,那麼90%的時候,你就會失敗。但關鍵是,不要白白失敗,要從失敗當中獲得收穫,在將來派上用處。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銀行,結果我失敗了;第二份工作時在電話公司,也失敗了。但是,我從失敗中隊這些職業有了深切的體驗,後來我就把她們都畫進了《呆伯特》。
你應該把失敗看作通向成功的過程,而不是需要迴避的障礙。
試試鍛鍊這些素材,找找演說的感覺!
進階模仿鍛鍊
當你完成了上面的基本功鍛鍊,緊接著第二步,你就可以通過模仿口才好的人,來提高自己的講話能力。
模仿,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式。當你不知道要怎麼做時,通過模仿,你就找到了行動的目標,以此學習別人的優點。
而私底下的模仿,有兩種實現形式:
1,通過觀看影像,模仿說話者的神態、語氣、肢體語言等;
2,通過聆聽音頻,模仿說話者的聲調、節奏、情緒變化等;
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你可以通過這兩種形式去鍛鍊自己的演說能力。
例如你喜歡某個主持人,那麼你就上網把對方說話的視頻截取下來,然後專注去模仿這段視頻當中,說話者展現出來的言語和行為特徵。
剛開始,你可以把模仿對象說的話抄寫下來,朗讀熟悉,然後再結合模仿者的說話姿態,去把這些話語說出來。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你知道說什麼話,要用什麼樣的表情和語氣。
很多人說話,之所以給人一種沉悶冷淡的感覺,就是在於他們不清楚在社交溝通當中,要表露出什麼樣的情緒。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說話一種情緒走天下的習慣。
反過來,有一些說話給人粗俗、野蠻的感覺,就是因為他們不懂得控制自己的語氣,無論說什麼話都拉扯喉嚨大聲去說,就算是打招呼,都會讓人感到「驚嚇」。
通過模仿一些好的說話對象,就能夠改善這些缺點了,甚至還能夠從模仿對象當中,學習到正確的表達姿態。
而至於聆聽音頻的練習,旨在鍛鍊自己說話節奏的問題,讓自己說話有一種抑揚頓挫的感覺。我建議聆聽一些好的電台,模仿當中的播音主持去說話。
同樣地,你可以把電台的某個節目片段錄下來,然後反覆聆聽主持人的講話,然後跟著主持人的情緒和節奏去說話。
重點提醒的是,不要模仿那些播音腔主持的說話方式,而是模仿一些生活化腔調主持人的說話方式,畢竟我們鍛鍊是為了日常生活的溝通,而不是為了上台表演。
只要我們能夠跟隨著主持人的語調語氣,能夠做到說到激昂時就迸發力量,說到柔弱時就運用低沉聲線,這就可以鍛鍊到自己了。
至於練習素材,如果你實在找不到的話,可以到《邏輯思維》的公眾號,跟隨著「羅胖」每天推送的一分鐘音頻去練習。
聽完後,把音頻轉化為文字,然後跟著去說,直到熟練地跟著說話者同時說出話,這就完成練習目標了。
高階演說鍛鍊
當你完成上面兩個鍛鍊之後,到了第三步,就可以按照一個正式的演講形式,以此要求自己去鍛鍊。
練習目的:按照演講的形式,獨自完成一次正式的演講。
練習方法:
1,找一個主題,如自己對時事的看法,或書籍的讀後感等。
2,把演說時間設定為5分鐘以內。
3,用手機把自己的演說過程錄下來。
4,根據錄音的反饋,改善做得不好的地方,完善技巧。
5,注意演說時,有沒有相應的肢體語言和語調變化。
6,反覆練習,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練習目標:
這個練習之所以比較高階,就是因為做完一場這樣的演說鍛鍊,不僅會花費自己很多時間,而且還很耗腦子。
你需要針對演講內容作調整,還要結合演說內容,表現出相應的言行舉止,做到運用自如。這就需要你在做好前兩個步驟的前提下,再進行這一階段的練習。
當然,如果你不怕困難,也可以一開始就通過演說鍛鍊,提高自己的綜合說話技巧。這就需要你結合前兩步的技巧,一起運用到第三步的鍛鍊上。
例如找一個演講視頻,把演說的內容轉化為文字,熟讀這個文字稿。然後對著演說者的演說方式,模仿他把稿子一字不漏地說出來。
最後脫離視頻,用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語言,去演講熟讀的這些內容,可以對稿子進行自己的修改和創作,形成自己的個性特徵。
按照這種方式堅持鍛鍊兩個月,有了這些演說底子之後,以後就算讓你學習什麼樣形式的當眾演講,你也能夠快速上手學會了。
如果你真的想提高自己的口才,從今天開始,就制定自己的計劃行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