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美國:其實就是個「大農村」!

2019-10-23     鐫刻的時光

在大多數人的想像中,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當然是高樓矗立,燈紅酒綠,整齊的街區,豪車遍地,現代化建築鱗次櫛比,把發達這個詞演繹到了極致。

猶記得多年前的我,初抵美帝,從飛機上眺望西雅圖,這個無數次出現在影視作品裡的「大都市」,心中卻儘是失望。

放眼望去,只有一片又一片的低矮民房,大大小小的社區與曲折蜿蜒的無數公路將城市分割的支離破碎,讓人感嘆城市的規劃者,簡直像小孩塗鴉,信手寫畫,毫無規矩可言。

市中心倒是有些少的可憐的高層建築,然而無論從數量還是美觀的角度,都與想像中的美國相去甚遠,甚至也比不上這幾年中國的二線城市。

這讓我不禁懷疑是不是機長不小心飛錯了航線,到了某個中南美洲的欠已開發國家。

慢慢的,在這裡住的久了,發現「大農村」這個詞,是我這些年聽到最多的,也是我覺得最準確的,來自華人朋友們對美國的普遍觀感。

影視劇中現代化的美國當然也是存在的,但也僅在屈指可數的幾個特大城市而已。紙醉金迷的奢侈,與樸實而單調的生活方式並存著,才是更加真實的美國。這更與美國社會無處不在的「實用主義」思想不無關係。

就拿機場來說,美國大多數中小城市的機場外觀普遍比較陳舊,歷經多年的反覆增建維修之後更談不上什麼統一規劃與美觀可言,如果你看慣了國內這些年新建的眾多高大上的新機場,那麼難免會覺得美帝的機場看上去頗有些寒酸。

然而當你走進建築內部,就是另一番景象了。正如美國絕大多數設施一樣,相較建築外觀的簡樸,內部的舒適與實用性才是美國人重視的部分。

每一個候機廳無論大小,都鋪設著舒適的地毯以及軟椅,免費的充電設施和休息區,飲水台,諮詢處隨處可見,廁所,母嬰室更是多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為了更好的服務懶惰到不願多走幾步的美國人民,我甚至見過同一個通道兩側,二十米之內並列著三間廁所的奇觀。

除了設施的完備,在服務方面也堪稱奢侈。眾所周知,美國的人工費用非常昂貴, 但在各個機場都能看到眾多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員,推著輪椅或電瓶車為殘疾人以及腿腳不方便的旅客服務。

再拿市政設施來說,許多政府部門的建築都很簡單,甚至混在普通的寫字樓里,一間小辦公室就可以辦公了,但無一例外的是,每座城鎮無論大小,都一定會有一棟宏偉的公立圖書館,以及至少一座設施完善,設計精美的城市公園,為市民的休閒娛樂提供服務。

相對於政府機構來說,公園和圖書館在普通市民的生活中占有著極大的比重,每當美國各色的大小節日,都要在公園舉辦節日活動、演出、遊行、或者煙花表演。

同樣吝嗇的美國政府機構辦事的基本原則就是,能省則省,可以花五毛解決的事情絕不會花一塊,甚至由此產生了一句俗語,如果一樣工作做得太過廉價粗糙,就會被戲謔為 「像是政府幹的活。」

比如道路設施,都是修修又補補,一條公路上同時出現三四種不同顏色的補丁很常見,我甚至還見過某些小城的交通燈連燈柱都省了,乾脆用一根粗纜串起來橫跨在車流之上,在風中任性的肆意搖晃。

這種「吝嗇」與美國人生活中的奢侈與浪費形成了極其鮮明的對比。

在美國,無論是公共建築還是私人住宅,中央空調幾乎都是24小時運轉,記得很久以前與美國朋友一起出門,我曾善意的提醒他把空調關掉,他卻像看神經病一樣看著我反問道:那回來不是會很熱嗎?仿佛節約這個詞並不存在於字典中一樣。

對於便利店和加油站的各種快捷食品更是浪費,大多數快捷食品的保鮮期期通常只有數小時,每天都有數不清的甜甜圈,三明治等等因為過期,影響口感而被直接丟棄進垃圾堆。

為了服務懶惰的美國人,超市裡賣的許多蔬菜和水果也是極盡浪費之能事:嫌削水果太麻煩?沒關係,這裡有削過皮切成塊的各種水果成盒出售。

不願意切菜?沒關係,同樣有切好洗好的各色蔬菜,倒一點沙拉醬拌一拌就可以直接吃了。甚至連打雞蛋這種操作都可以偷懶:這裡也賣幫你打好殼攪拌完畢,包裝成果汁式樣的整瓶雞蛋液。

雖然在價格上,這些半成品要高出許多,但依然非常有市場。一旦關乎享樂和偷懶,美國人忽然又不吝嗇了起來。

有一次,我與朋友開車經過一家看上去頗有些破舊的單層民居,門口的拖車上停著一艘非常豪華的快艇。我的美國朋友頗有些羨慕地笑稱:這艘船可比這房子要貴多了,這家人真會享受。

這些正是美國人生活態度的體現:注重事物的實用性,對於關乎享受的任何部分都絕不會吝嗇,至於是否好看,美不美觀,那都是次要的問題。美國人的吝嗇,正是來自這種「現實」的生活方式,源於美國人對於實用性的極致追求。

「有用即是真理,無用即為謬誤」的實用主義作為一種主流的哲學思想,在美國歷經百年發展,已經根深蒂固。

回頭想想,我們似乎一輩子都在為了「面子」而艱難的生活著,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準,是:名牌、豪車、豪宅,太過在意別人的看法,從而犧牲自己的感受。

如果有人住著寒酸的房子卻買了一艘一年也開不上幾次的奢華快艇,一定會被人揶揄訕笑,而不是被人所羨慕他有多會享受生活。

這也正是為何初來美國的華人朋友,會對這個「大農村」心懷失落的原因。我們總是下意識的將有多少華美的建築,寬廣的街道,作為衡量一個城市乃至國家的唯一標準,「看上去很美」就夠了,卻忽略了內在的實用性和便捷性。

備註:來源於凱迪社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uB7-G0BMH2_cNUgLn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