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草長鶯飛。此「三月」為農曆三月,正值陽曆四月。此時春回大地,暖意融融,萬物復萌,天氣清明,可謂風光無限好。
說起踏青,並不是今人才有的風雅之事。「踏青」「折柳」「拔河」「蹴鞠」「放風箏」和「盪鞦韆」等活動都是先輩們在清明時節,感受春氣之盛,想出來的尋趣之法。大家或許會疑惑,清明既然有祭祀祖先的習俗,按理不應該是憂傷的節日嗎?且有詩為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其實不然,清明祭祀掃墓只是其中的一個小篇章,而以上那些活動才是真正的主角。相傳,清明其俗起於西周時期,故有「周公作時訓,定二十四氣」的說法;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此處「清明風」即指清爽明凈之風;《歲時百問》則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
以上種種說法都在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清明時節以後,天氣清和明朗,大地一片生機勃勃。因此,民間才在如此充滿祥和愜意氣氛的日子裡舉行這麼多活動,以表達對春天生機來臨的喜悅。
「 一夜好風吹,新花一萬枝。」 古人誠不欺人,這個時候你只要留心看去,便能看到柳條吐綠、桃李含苞,就連嫩綠的草地間都充斥著粉紫紅藍,好不熱鬧。但你能想像,這些美麗的自然精靈中可能就有咱們常用的中藥「前身」嗎?如果不信,就來隨我陽春里聞香識藥草吧。
亮麗連翹
先來看個大株的。公園裡,馬路邊,經常可以看見一種不見葉,單見滿樹金燦燦的花開得耀眼無比的植物。其花型管狀四裂,單個或兩到三個並生。雖說細看談不上特別漂亮,但勝在色彩亮麗,這便是連翹。
它與早春的迎春花同是木犀科的植物,故而長得近似,但首先迎春花是六瓣,連翹則四裂;其次就是迎春較矮小,連翹較高大。
而我們所知道的中藥連翹,便是它的果實:成熟的果實被稱為「老翹」,未成熟的則被稱為「青翹」。《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記載:連翹,其性微寒,味苦,歸肺、心、膽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疏散風熱的功效,臨床常用於急性風熱感冒、癰腫瘡毒、淋巴結核、尿路感染等病症,中醫素有「瘡家聖藥」之稱。
連翹的果殼中含有連翹酚、皂苷、維生素P 等,可以治療瘰癧、丹毒、斑疹、流感等,還有抗菌、強心、利尿、鎮吐、抗肝損傷、抗感染、保護心血管系統等作用。
食用方面,連翹種子可以用來提取食用油脂,連翹嫩芽可加工成茶葉,能達到清熱、解毒、瀉火的目的。
在美容養顏方面,連翹也有一席之地。將連翹的花及未成熟果實,用水煮20 分鐘,取汁。每天早上起床後或晚上睡覺前用此汁液洗臉,有良好的殺菌、殺蟎、養顏護膚作用。長期堅持使用,可消除面部黃褐斑、蝴蝶斑,減少痤瘡和皺紋。
「花王」牡丹
接著再稍微低點兒身子往下看,就能看見朵朵色彩繽紛,花型碩大,花瓣繁複,葉形羽狀有紋,姿態富貴妖嬈的牡丹了。古人贊其「花開時節動京城」,可想而知牡丹的美有多醒目。
牡丹是毛茛科芍藥屬植物,與芍藥一個科屬,但較芍藥花期早且株型高大,故而又有「木芍藥」之稱。牡丹不光有美麗的外表,其藥用價值也久負盛名。
我們最熟悉的牡丹皮,便是它的根皮經加工而成,性微寒,味苦、辛,歸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養血和肝的功效,久服可益身延壽。臨床研究表明,牡丹皮還可用於降血壓、抗菌消炎、改善黃褐斑、美容養顏。
此外,牡丹花性平,味苦、淡,可活血調經、生血涼血,尤適於婦科疾病。牡丹花的食用之法早在宋代便有記錄,清代的《養小錄》中有二十多條牡丹花湯做法,現代更是簡單方便,把牡丹花加工成花茶、蜜餞等供大家食用,可謂既美麗又美味,深得年輕人喜愛。
可愛蒲公英
方便看到的咱們已經介紹了,那就在草叢中仔細尋尋,看是不是也有寶貝呢?這個不難,蹲下身子,一眼便可以認出身下那一小簇一小簇開得燦爛的蒲公英了。
蒲公英花型似菊而小巧精緻,鋸齒狀的葉子緊挨地面生長,托出一根亭亭的梗在中間撐著黃黃的花,很是可愛。
蒲公英全草入藥,古方記載為「解熱涼血之要藥」,並稱其「至賤而有大功」。其性寒,味苦、甘,歸肝、胃經,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之功, 用於乳癰、肺癰、腸癰、疔瘡腫毒、目赤咽痛、濕熱黃疸、熱淋澀痛、蛇蟲咬傷等。
現代研究發現,蒲公英所含的黃酮類物質具有抗氧化的作用,所含的多糖類物質還可抗腫瘤,此外,它對人的胃腸道及肝膽有保護作用,對泌尿系統疾病作用明顯。
除了這些,蒲公英因隨處可見還可隨時採用,作為野菜食用,具清熱效果。近年來,蒲公英製品也在往保健食品上發展。
樸素紫花地丁
春天除了眼熟的蒲公英,還有一種經常可以見到的紫色小花也開得正繁盛,但可能大家不太叫得上它的名字。小花花型小巧,五瓣,多紫色,間有白色,葉子底部呈心形,花梗細長,這便是紫花地丁了。
紫花地丁又名米布袋、箭頭草。此物藥用首載於《救荒本草》,全草入藥,性寒,味苦、微辛,入心、肝經。 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之功,用於癰腫疔瘡、乳癰腸癰、丹毒腫痛、毒蛇咬傷等症。
現代研究發現,紫花地丁抗炎抑菌的作用較強,對肝炎病毒等有抑制作用,抗
腫瘤作用也有報道。紫花地丁也可以當野菜食用,煮熟當茶飲亦可。
以上這些,僅是陽春三月里萬花叢中的一兩朵,只要留意觀察,我們就能找到更多更多,比如說玉蘭、櫻、李、海棠、杜鵑等這些既型美又有「內涵」的植物。
但春光雖好,也得留意身體。由於氣溫升高,桃花、杏花等陸續開放;楊絮、柳絮四處飛揚,過敏體質的朋友就得注意防止花粉過敏症以及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疾病的發生了。
另外,春季氣候覆雜,多大風天氣,此時人體水分容易流失,抵抗力會隨之下降,要小心別因此誘發感冒或加重自身的慢性病等。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主管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 主辦
中醫藥知識 健康養生資訊
零售價:RMB16元
郵發代號:82-654
文章版權歸《家庭中醫藥》雜誌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摘錄。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所載方藥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本文作者:戚姝婭 張孟捷
本文編輯:桔梗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