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海穴——補虛養血利婦經
方法一:按摩法
取坐位,雙手拇指置於同側的血海穴上,做環狀按揉5~10分鐘,以酸脹為度。最好在早上9~11點之間進行,因為此時是脾經經氣運行最旺盛的時刻,亦可左右交替進行,每天1次。
痛經者按摩此穴可活血、化瘀、止痛,宜在月經將至前3~5天開始,到月經結束後停止,每次按揉至穴位局部發熱為度,連續3個周期。
因為此穴可化血為氣、運化脾血、補血養血,眼睛乾澀、視物不清的肝血虛證者配合足三里按揉,長期堅持,效果顯著。患有皮膚瘙癢等皮膚病的朋友需要配合曲池、膈俞等穴按摩,可調理營血、止癢。或者在神闕穴上行拔火罐,留罐5分鐘,取下再拔罐留5分鐘,反覆3次,治療癮疹效果顯著。
方法二:艾灸法
每天1次在血海穴上溫和灸15~20分鐘,以皮膚感到溫熱但不燙為度。此法具有溫陽散寒、活血行氣、調經止痛的作用。患有月經不調等婦科病症的朋友經常用此法可溫經活血、調經止痛。婦人產後可經常艾灸本穴,具有補虛養血的作用。操作時可在腹部加一熱水袋,艾灸時間適當延長。
膝關節疼痛者艾灸此穴可活血行氣、通絡止痛,促進局部氣血運行,平時注意膝部保暖和避免勞累。
中極穴——清利濕熱助腎陽
方法一:按摩法
取坐位或者平臥位,一手食、中二指指腹置於穴位處,用力向下順時針按揉5~10分鐘,使局部有酸脹感,每天1次。如此可助氣化、調胞宮、利濕熱。遺尿的朋友按揉此穴可助氣化、利濕熱,配合按揉三陰交、氣海、腎俞可提高療效。
研究表明,中極穴對產後及術後尿瀦留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陰癢者按揉此穴位時應逆時針按揉,可清利濕熱、止癢。
遺精的朋友需進行虛實辨證,虛證者需配合艾灸及適合的藥物以補腎助陽,實證者可配合太沖穴以疏肝解郁。操作時以耐受為度,按揉時只要局部有酸脹感即可,不宜用力過重,以免損傷皮膚。
方法二:艾灸法
將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調和,做成直徑約3厘米、厚約0.8厘米的附子餅,中間用針刺數孔,放在穴位上,上面再放約蓮子大小的艾炷施灸,每次灸5~7壯,每周2~3次。附子具有補腎助陽、回陽救逆的作用,用此法可補腎助陽、溫經通脈,治療男子陽痿、不育和女子不孕等命門火衰的病症。年老者適當用此法艾灸,可增強體質,延年益壽。
方法三:穴位貼敷法
穴位貼敷法是將研末後的中藥粉用水、醋、薑汁或其他液體調成糊狀,取適量藥糊放在敷貼上,然後將敷貼貼在穴位上的方法。
治療痛經用肉桂、乳香、沒藥、延胡索各20克,研細後用醋調成軟膏狀,每次取藥膏如拇指大,貼中極穴。於經前1周開始貼敷,每日1次,每次約4~6小時。月經停止後結束治療,2個月經周期為1個療程。
治療術後尿瀦留,可將五苓散用薑汁調成糊狀,貼至中極穴上,連貼5天,每次貼8小時,有通陽利尿之效。
文章版權歸《家庭中醫藥》雜誌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摘錄。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編輯:桔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HQyWnMBd4Bm1__YFFO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