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收割機「北京文化」怎麼就淪落到ST了?

2021-05-14     文化產業評論

原標題:爆款收割機「北京文化」怎麼就淪落到ST了?

第3179期文化產業評論

五一假期之後,因為鄭爽事件備受關注的北京文化熱度不減。5月6日,被ST的北京文化,又一字跌停!為何屢次砸中爆款,卻身陷囹圄?我們分析了三條原因。

作者 |逍遙客(文化產業評論作者團)

編輯 |王夢宇

來源 | 文化產業評論

正文共計4951字 | 預計閱讀時間13分鐘

得益於國內疫情的有效控制,電影市場 已全面回暖。雖然因痴迷檔期,同期票房未能超過2019年,(點擊閱讀 國產電影,困在檔期里 ),但截止5月12日,國內電影大盤共收229.36億元,4640.8萬場次共計出票5.54億張,是 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

就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來看,全國共有14.1178億人, 如果一人買一張票去一次電影院的話,相當於今年有39%的人都去過影院觀影

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隨機查閱了部分上市影視公司2021年Q1報表,發現連常常 被傳即將退市的華誼兄弟都實現了盈利,北京文化卻仍然處於虧損狀態

部分上市影視公司2021年Q1報表

北京文化前身是京西旅遊,1994年拿下了「三山兩寺」的經營權,並於1998年在深交所上市。 由於旅遊市場的低迷,京西旅遊一度瀕臨退市,也一直期望完成資產重組。2005年,京西旅遊與北京崑崙琨完成資產重組,並更名為北京旅遊。

但隨著「三山兩寺」經營權的即將到期,公司管理層開始 謀求轉型。2013年,北京旅遊收購宋歌的光影瑞星 (後改名北京摩天輪文化傳媒)。2014年,北京旅遊又收購了世紀夥伴、浙江星河等公司,並改名北京文化,正式進軍影視傳媒行業。

自轉型以來, 從連續多次壓中爆款影片成為行業新貴,到溢價5億元買下東方山水100%股權開發實景娛樂,再到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處理」,北京文化總是處於輿論中心。

行業新貴被ST

4月30日,北京文化發布公告,稱公司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處理」,將於4月30日停牌一天,5月6日起開市時復牌,股票簡稱由「北京文化」變更為「ST北文」,股票代碼仍為「000802」不變,股票交易的日漲跌幅限制為5%。

所謂ST,就是 監管部門對財務狀況或其他狀況出現異常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進行特別處理,在簡稱前加上ST,提示股民該股票具有投資風險。

而被ST的主要原因則是蘇亞金誠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對北京文化2020年度內部控制有效性出具了否定意見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

該事務所在審計報告中稱,北京文化 未能確認其他權益工具投資舟山嘉文喜樂股權投資合夥企業 (有限合夥)發生減值損失的具體時間,該項投資於2020年4月隨北京文化子公司世紀夥伴處置而轉出;北京文化期末對世紀夥伴其他應收款32588.15萬元全額計提壞帳準備,但北京文化未在世紀夥伴股權轉讓時及時考慮此應收款項的壞帳損失;且舟山嘉文無法提供會計帳簿、憑證、資金流水等核算材料。

換言之,該事務所認為北京文化 存在極大的財務造假可能,因此只能出具具有否定意見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

同一天,北京文化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兼副總裁張雲龍 無法保證公司2020年年報的真實性,獨立董事王艷 無法保證公司2020年年報和2021年一季報的真實性。

ST北文歷年年報

連自家公司董事都無法保證年報真實,何談 贏得市場信任

果不其然,5月6日復牌當天,北京文化一字跌停,市值為37.23億元。次日,北京文化再次跌停,市值跌到35.37億元。若按網友發明的計量單位「爽」來算(一爽等於6.4億元),截止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發稿前,北京文化僅剩的29.35億元市值已 不足5「爽」

審計師提及的世紀夥伴,創始人是原華誼兄弟影視劇負責人婁曉曦,核心團隊包括影視製作人邊曉軍、編劇嚴歌苓、導演張黎等。2014年,該公司被北京文化以13.5億元的巨資併購。

併購時,兩家公司曾簽署對賭協議。世紀夥伴承諾在2014年-2017年,公司的凈利潤將不低於9000萬元、1.1億元、1.3億元和1.5億元,最終世紀夥伴在對賭協議期間, 每年的凈利潤都剛好略微超出協議額度

但2019年,世紀夥伴 不僅沒有盈利,反而虧損6.3億。也正是在這一年,世紀夥伴 以1.6億元的天價片酬與鄭爽簽約。不久,世紀夥伴被北京文化以4800萬元轉讓給北京福義興達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2020年4月29日,婁曉曦實名舉報北京文化董事長宋歌 「挪用資金、職務侵占、業績造假」。當晚北京文化就該舉報做出回應,稱公司原副董事長婁曉曦因涉嫌挪用資金罪,已出逃海外,且於2020年1月19日被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正式立案。

但隨即,北京文化大幅修正2018年年報。稱因「計算錯誤」導致財報數據不准,年報更正後,營收和凈利與原年報的差距分別高達4.64億元和2.01億元。且北京文化在2021年1月4日發布公告,稱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 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

行業新貴不賺錢

雖然深陷高管內鬥、財務造假風波,但北京文化卻是 不折不扣的行業新貴

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自轉型影視以來,北京文化共出品過27部電影,其中《戰狼2》《你好,李煥英》《我不是藥神》等多部電影位居國產電影票房榜前列,出品總票房高達195.86億元,在中國所有影視公司中排名第七。且一度被媒體捧為新民營五大電影公司之一, 與華誼兄弟、萬達電影、博納影業、光線傳媒等老牌影企齊名

但北京文化的 資金依然十分緊張

1月26日,北京文化發布公告,稱因資金困難,未能按期歸還銀行貸款,逾期貸款本金高達5億元。公司正積極與債權銀行溝通,會通過「出售資產、電影項目融資」等方式 籌措資金,緩解公司資金緊張局面。

就此來看,北京文化的 待播劇集與影片都成了可出售對象。比如烏爾善導演的《封神》三部曲、彭于晏主演的《熱帶往事》、管虎導演的《東極島》。

其中,投資額度最大的非《封神》三部曲莫屬。早在2017年3月,北京文化就公布了《封神》三部曲的項目情況,稱將與東陽長生天、世紀長生天一同負責三部曲的投資。三部曲預計分別於2020年、2021年、2022年的暑期檔上映,東陽長生天與世紀長生天負責三部影片的劇本開發、拍攝及後期製作,北京文化負責宣傳與發行。其中北京文化投資不高於13億元,所占投資比例在20%-70%之間。

據北京文化4月22日公告,因資金緊張,北京文化在去年11月就以2億元的價格將《封神一》投資份額及投資收益分配權的25%出售給西藏慧普華。今年1月,又以同樣價格將《封神二》《封神三》投資份額及投資收益分配權的25%出售給該公司。截止4月22日,北京文化已收到5.5億元。

2020年年末時,北京文化帳上貨幣資金僅為5589萬元, 短期借款與流動負債卻分別高達8.96億元和27.88億元

儘管5.5億元可以讓北京文化暫解燃眉之急,還清5億元銀行貸款。但據雙方簽訂的合同顯示,西藏惠普華可以要求北京文化按原轉讓價格回購其持有的影片投資份額及投資收益分配權,並收取年利率8%的轉讓費利息。 也就是說,《封神》三部曲各25%的份額賣沒賣出去還不好說

這不禁讓人疑惑,壓中那麼多爆款的北京文化, 錢都去哪了

這點可以從北京文化的 電影發行方式中找到答案。

爆款影片賺錢不多

從創始之初,北京文化就一直 熱衷於保底發行。2014年,北京文化以5億元保底發行《心花怒放》,最終該影片斬獲11.67億元票房,北京文化的凈利潤將近2億元。嘗到甜頭的北京文化也隨即在保底發行的路上越走越遠。

這種「賭博」的發行方式有利自然也有弊,畢竟沒有影片會把「我是50億元的大爆款」寫在腦門上,任投資方多麼老辣也可能會 錯過爆款

據悉,北京文化《戰狼2》《流浪地球》《你好,李煥英》等爆款影片均採用了保底發行的方式。

其中票房達54.14億元的《你好,李煥英》被北京文化以15億元保底發行。據公開信息顯示,《你好,李煥英》的前三大出品方分別為北京文化、儒意影業、貓眼影業。

在《你好,李煥英》票房為27.25億元時,北京文化發布公告,稱公司來源於該影片票房的營業收入僅在6000萬—6500萬。不久,恆騰網絡發布公告,稱其旗下的儒意影業為《你好,李煥英》的主要出品方和最大保底發行方。

換言之, 靠《你好,李煥英》賺了大錢的是儒意影業,而非北京文化

而自鄭爽事件爆發以來,北京文化更是頻繁公布股東減持公告,被股民笑稱 「捲款跑路」

腰部影片多數虧損

如果說,這些電影給北京文化帶來的凈利潤只是未達到觀眾的想像,那麼北京文化的虧損觀眾可能也想像不到。

馮紹峰、劉亦菲主演的《二代妖精之今生有幸》被北京文化以5億元保底發行。上映之初,市場對該片頗為看好,排片占比達到20%以上。

但由於質量不高,豆瓣評分僅5.5,且連續多日票房占比低於排片,最終僅收穫2.92億元票房,可謂是血本無歸,《戰狼2》帶來的利潤也不過是剛能夠彌補損失。

楊冪、郭京飛主演的《寶貝兒》豆瓣評分5.2,票房不足3000萬元,且未能給楊冪在口碑上帶去正面影響。

馮小剛執導的《我不是潘金蓮》儘管口碑不錯,但同樣未能完成5億元保底,總票房僅為4.84億元。

股東高位減持套現

雖然電影票房給公司帶來的營業收入不高,但 減持股份給公司高管帶去的收益卻不少

《戰狼2》上映當天,以14.4%的排片貢獻了58.2%的票房占比,收穫1億元票房。初露爆款相的《戰狼2》得到更多排片,後續將日票房連續多日穩定在2億元以上,上映第二周周末單日票房更是超過4億元。

利好刺激北京文化接連漲停,但2017年8月8日,北京文化對多名副總裁、董事的減持計劃作了預披露。

客觀來看,股東減持屬於個人商業行為。但《戰狼2》當時上映不足半月,票房以及北京文化的股價都還有較大上漲空間,因為市場上對此次減持計劃以負面評價為主,不少散戶更是在其評論區開罵。

爆款影片賺錢不多,腰部影片多數虧損,漲停時股東減持,北京文化利潤不及預期也實屬正常。

結語

張恆曝光鄭爽1.6億元天價片酬,引發社會輿論,可以預期,范冰冰事件之後的影視行業 第二輪稅務整頓即將到來

國家廣電總局4月29日晚發文,稱已責成北京市廣電局對涉及陰陽合同的電視劇《倩女幽魂》背後製作機構涉嫌違反製作成本配置比例有關規定啟動調查,並要求北京市廣電局、上海市廣電局等配合稅務部門對有關公司和鄭爽 簽訂陰陽合同、拆分收入獲取天價片酬、偷逃稅等涉嫌違法行為進行調查,如有違法違規情況將嚴肅處理,且繼續嚴格執行《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劇網絡劇創作生產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

5月12日,新華社發布解析明星天價片酬背後的四大洗錢招數: 明星證券化;標的公司空殼化;保底發行、票房造假哄抬股價;自買自賣、減持質押瘋狂套現

儘管北京文化還有《來都來了》《749局》等具備爆款潛質的影片,但在其未發布公告前,誰也不知道這些影片的投資份額及投資收益分配權是否被出售。

東方山水雖已買下,但業內類似的實體電影娛樂卻表現一般。華誼電影小鎮營收不斷下降、萬達斥巨資建造的電影樂園營業不足兩年就被關停。

未來,北京文化還會有貸款到期。能有大股東注資自然是最好,若不能,其籌集資金的方式不外乎繼續出售待播影視劇投資份額及投資收益分配權、變賣東方山水土地使用權等。

無論做出何種選擇,對於被戴上ST帽子且兩年多未實現盈利的北京文化而言,留給它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冬天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遠麼?時間會給我們答案。

話題互動

您對上市影視公司的前景有何看法?

歡迎在留言區發表您的觀點

文化產業頂尖大號「文化產業評論」,秉承權威、專業、準確、及時、實用的特點,聚焦新時代,彙集、融合行業內外精英對文化產業的觀察和理解,在業內具有廣泛和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得到了全國文化產業從中央到地方,政府、企業、機構、行業從業者的高度關注與大力支持,是國家部委、各地市、文化企業、相關機構掌握文化產業發展及科學決策的重要參考。歡迎訂閱關注!

交流/諮詢/合作

請加主編微信號:7759813

申請轉載/加入研習社

請加小助理微信號:whcy006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加入「文化產業評論」,這裡,是你的舞台~

喜歡這篇嗎?分享、點贊、在看,都安排上~

請給逍遙客賞,您的打賞,平台都會給到作 者個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_hWbHkB-4LL0rMd889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