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行業復甦特殊時期,北大辦的文旅班有深意

2023-08-27     文化產業評論

原標題:文旅行業復甦特殊時期,北大辦的文旅班有深意

當前,文旅復甦信號明顯,政策頻出,但行業提振未達預期,焦慮從未遠離。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和文化產業研究院聯合主辦的「2023北京大學藝術創意與文旅融合高級研修班」對文旅行業從業者而言,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北大文旅班希望以高性價比的方式,為有志文旅的行業精英提供一個系統化、精細化學習的機會,破解「焦慮症」,提供「最優解」,助力文旅高質量發展。目前,北大文旅班還在招生階段,名額有限,欲報從速!

作者 | 見鳴(文化產業評論作者、三川匯文旅體研究院研究員)

編審 | 時光

編輯 | 半島

來源 | 文化產業評論三十年前,是一個狂飆時代,萬物生長,百業興起。1992年中央明確提出旅遊業是第三產業中的重點產業,此後,旅遊業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巨變:從觀光游到文化深度休閒遊、從文旅融合概念提出到文旅與各個產業跨界融合,文旅產業不斷轉型升級,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代。

然而三年前,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文旅列車運行的節奏,它帶來的不僅是物質的損耗,更是能量的消磨,人心之變、認知之變、精神之變,讓文旅行業站在了「焦慮」的險峰。

當復甦的號角吹響,發展政策頻出、利好信號出現、文旅冰雪消融,一切似乎都將回歸正軌,但文旅又是否真的如此從容?

這是一個焦慮與機遇並存的大時代。

國家出台了《關於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20條具體舉措、開展了智慧旅遊沉浸式體驗新空間培育試點工作、鼓勵建設邊境旅遊試驗區及跨境旅遊合作區......促進消費,擴大內需,持續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為文旅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心針。

「五一小長假客流量大幅增長」「淄博一炮而紅」「村BA火爆出圈」「#特種兵出遊#微博話題閱讀破千萬」「年輕人愛上Citywalk」「寺廟經濟火爆」「中老年旅遊市場需求旺盛」......這些充滿誘惑的話題詞,不斷躍動於頭條和熱搜之上,給人一種直觀的衝擊力,讓人不由地對「文旅復甦正當時」深以為信。

然而,僅看全局與宏觀是不夠的,詞條並不能傳遞深層的洞察,現象也並不代表必然的繁榮。復甦需要時間,更需要方法。

正如向勇教授所言:「一方面,我國文旅行業迅速回暖,文旅消費強勁復甦,文旅市場持續火爆,文旅拉動消費的作用日益凸顯;另一方面,廣大群眾的文旅消費類型較為單一,文旅消費可持續增長動力不足,人民大眾對美好文旅的需要還遠未滿足。」

旅遊市場活躍度非常高,但整體消費力卻大幅下滑,該當何解?

文旅產業的發展瞬息萬變,企業如何緩過來、站起來、留下來?

如何在分級市場中找到用戶需求與項目密切相關的價值點,作出正確決策?

想要解決這些焦慮與困惑,我想你需要一個「最優解」。

一個人想要喝牛奶,應該直接去超市買一盒,而不是去養一頭奶牛,這就是「最優解」。企業想要最快解決焦慮、找到出路,就應該向上探索、向外學習,而不是閉門造車,這就是「最優解」。

北大文旅班融匯北京大學二十餘年文化產業研究的探索和積澱,依託北大深厚的人文底蘊與多學科交融環境,結合當代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尤其是文化旅遊業的發展趨勢與需要,旨在為文化和旅遊企業高層管理者、項目操盤手破解「焦慮症」,為尋求企業創新發展或者轉型升級的企業家、投資機構負責人及高層管理人員提供「最優解」。

比如,文化旅遊業如何將創意設計、演出、音樂、美術、手工藝、數字文化等產業深度融合,實現文化藝術資源的創意開發?

在景區、城市、鄉村三個主要場景中,如何調整優化旅遊產業結構,構建新的產業體系,打造新的業務增長點?

今年推動文旅復甦和發展的政策頻出,怎麼抓住政策信號?如何適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促進自身發展?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相關負責老師表示:「北大文旅班課程設置的精髓是體系化。師資方面以高校教師講述思維方式與方法論,邀請行業前沿從業者做成功的經驗與失敗的經驗總結,輔以現場教學考察親身感受文旅第一現場。」

北大導師天團「保駕護航」。(上下滑動可查看更多)

遊學考察丈量祖國山川

與「硬核」同僚火熱交鋒

名師引路、遊學考察、專題沙龍,兼具理論性、實戰性、鮮活性,能夠實實在在地打通文旅發展中的堵點,破解文旅實踐中的痛點,發現新的業務增長點。張靜聊到自己參與文旅班的感受便說,「文旅行業脈絡複雜分支也比較細,同一時間結識產業鏈中不同環節、不同年齡、不同經歷的同學,一時間海量的失敗經驗總結和成果案例的分享包圍著大家,對文旅行業的思考有了極大的提升,無形中也多了共同前行的戰友。」這充分體現了系統性學習對於文旅思維提升的重要性。

據了解,北大文旅班自2019年開辦以來,已經幫助100+位文化與旅遊行業精英升級。在當前,降低試錯成本、保持探索活力成為許多企業的訴求。每一筆投資,都應該落到刀刃上,而北大文旅班,或許正是你想要尋找的那個答案與可能。

如果看不清當前形勢,北大文旅班會為你撥雲見日,危中尋機。21屆文旅班的班長鄭志偉是國家一級照明設計師和夜遊策劃專家,對於來北大文旅班的學習,他誠懇地談到,這兩年文旅行業因疫情影響,受到了很大阻礙,雖然疫情已經基本渡過,其實依然是一股倒春寒,旅遊市場活躍度非常高,但整體的消費力弱。通過北大文旅班的學習、交流,他對國內文旅市場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指導了他在夜遊企業管理上的戰略方向。他堅信,渡過眼前的難關後,文旅會成為我們經濟運轉中極為重要的支柱產業。

如果渴望提升與共贏,在北大文旅班你可以建立最強交際圈。產業聚集可以促進生產要素流通,而與強者攜手同行則能看得更遠、走得更高。北大文旅班設置了豐富的專題活動、嚴謹的組織架構、多元的互動環節,幫助文旅精英和跨界人才互相學習、交流促進,實現經驗、技能和眼界的交換與提升,達到深度「共贏」。沈飆在採訪中表示,「文旅班給我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讓自己對一個行業更有憧憬,並且堅信學習的力量,每過一段時間都要重塑自己一次,扔掉自己過時的知識、技能、經驗、假設和人脈,重新來過。」

2021北大文旅班開學留念

2021北大文旅班歡迎酒會暨學員交流沙龍

如果內心有一個「文化夢」,北大文旅班就是你啟航的熱土。無論是從法律跨界文化產業的夏聰,還是迫切需要通過文化創意來打造產品品牌的劉燕秦,他們來到北大文旅班的一個原因,就是追尋內心蘊藏了多年的「文化夢」。而黃文玲則提到:「北大的校園、北大的人文和藝術教育就像一股強大的能量場,它不僅教給我知識,更是點燃了我對創意的無限熱情。在這裡,每節課都是一次靈感的衝擊,讓我感覺自己的大腦好像被開啟了新模式。」

2021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紅三樓·均齋藝術館聽課現場

有人嚮往北大,那麼,北大又是為誰而來?

據了解,文旅班的培養對象主要是三類人群:

一是旅遊景區、主題公園、文旅演藝、文旅科技、文創設計、活動展陳、鄉村建設、數字新媒體等行業文化和旅遊企業高層管理者、項目操盤手;

二是尋求企業創新發展或者轉型升級的企業家、投資機構負責人及高層管理人員;

三是服務於文化和旅遊項目的相關企業高層管理人員。

2021入學通知書

可以看到,北大文旅班面向的對象聚焦又廣闊,承載的能量也相當巨大,在過往的學員中,既有知名企業的CEO、總經理,也有政府單位的負責人;既有深耕文旅行業數十年的業內大拿,也有迫在轉型尋求突破的文旅創業者。文旅為途,燕園風起,倒真有一番蘭亭集序中「群賢畢至,少長咸集」「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的雅意。

但北大文旅班,與其說是為「誰」而來,不如說是因何而來。

在2021年「燕園藝緣——北京大學藝術創意與文旅融合研修班歡迎酒會暨學員交流沙龍」上,向勇教授為學員們介紹了燕南園的歷史與現在,也講述了中國文化產業研究一步步發展的不易。北大文旅班師資之雄、底蘊之深、課程之專,已經遠遠超過了一門課程所需要調度的資源,而北大願鼎力以辦,背後深意可見。

大學,是國之重器,是引領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也是高質量人才的孵化地。北大作為中國的頂級學府,更與國同行,身擔使命。當前,文化和旅遊產業正在成為中國經濟發展從量向質轉變的一個縮影,文旅融合處於新的歷史發展期,通過文旅融合促進文化和旅遊行業發展上升為國家重要戰略,企業越來越需要視野多元、意識明確、能力突出的復合型人才。

向勇教授便談到,「為了進一步加強文旅行業的內涵建設,促進文旅產業的深度融合,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內涵和時代魅力,發揮文化藝術在提升文旅產品高附加值的積極作用,需要培養一大批掌握藝術創意賦能文旅融合能力的新文旅企業家,幫助新文旅企業家成長為兼具藝術審美、故事驅動、科技賦能和跨界創新的創意領導人。」這一願景,深刻展現了北大的情懷與能量。

北大文旅班統籌布局,精準規劃,分別針對文化創意和旅遊產業從業者所需具備的四種能力:審美能力、創意能力、經營能力、營銷能力,針對景區運營、城市更新、鄉村振興等三個主要場景的文化資源活化與產品創新設計展開相關教學,並通過實踐項目考察與策劃,培養學員的整體能力,有利於打破以往文化與旅遊學科專業界限,真正實現學以致用,產學融合。

課程內容共分五大模塊

對此,學員梁振運深有體會:「北大文旅班,應產業之需、行業之呼,應聲落地。北大文旅班,傳承了北大開放包容的精神,設置了文化、美術、藝術、科技等前沿課程;除了大師課程的學習,同學之間跨行業的交流、跨地域的合作,也讓學習增添了「豐收」的色彩。」

北大文旅班最令人嚮往的,不僅是「北大」的金字招牌,更是這塊招牌背後的深厚底蘊、時代使命與創新精神。在這裡,你或許能解決當下行業的困局、或許會邂逅傾蓋相交的朋友、或許能找回學生時代的夢想、或許會開啟思維的第二重殿堂......北大不遠,擷來四方,陽和啟蟄,春山可望!

歡迎報名北大文旅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9023f2db78a81579716e0d3e359fd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