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8期文化產業評論
近半年以前,流量和熱度突然光臨了淄博這座傳統工業城市。先是淄博燒烤,後是風土人情,淄博的一舉一動都成了對遊客吸引力滿滿的活招牌。從 「淄博」在抖音平台上的搜索指數來看,淄博的熱度自4月初開始,經過了一個多月的爬坡醞釀,在五一假期達到頂峰,但隨後便迅速滑落,幾乎回到爆火前的水平。而從網絡熱度來看,淄博的相關話題確實經歷了斷崖式的下跌,但實際的客流量仍遠高於「淄博燒烤」成為網絡熱詞之前。相較往年,淄博的旅遊熱度依然有明顯提升,酒店預訂量較2019年的增幅位列省內首位。攜程預訂數據顯示,截至9月18日,國慶期間淄博酒店預訂同比增長30多倍,門票預訂同比增長50多倍。
作者 | 李瑩
編審 | 時光
編輯 | 半島
來源 | 半熟財經(ID:Banshu-Caijing)
「怎麼淄博還這麼多人啊?」
聽說淄博已經「涼了」,青島的大學生非非想避開人潮「進淄補烤」,不成想還是低估了十一假期淄博的熱度。當她提前半個多月想訂一間青年驛站時,發現已經一間房都搶不到了。
近半年以前,流量和熱度突然光臨了淄博這座傳統工業城市。先是淄博燒烤,後是風土人情,淄博的一舉一動都成了對遊客吸引力滿滿的活招牌。從 「淄博」在抖音平台上的搜索指數來看,淄博的熱度自4月初開始,經過了一個多月的爬坡醞釀,在五一假期達到頂峰,但隨後便迅速滑落,幾乎回到爆火前的水平。
幾個月來,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淄博涼了」的聲音傳出——燒烤店大量倒閉轉讓,八大局人氣不再,跟風賣網紅小吃的攤位攬不到顧客……
2月份至今,「淄博」在抖音平台的關鍵詞指數,熱度於4月29日達到頂峰 圖片來源:巨量算數
從網絡熱度來看,淄博的相關話題確實經歷了斷崖式的下跌,但實際的客流量仍遠高於「淄博燒烤」成為網絡熱詞之前。有淄博市民表示:「本來城市外來人員每天是一百個人,因為爆火來了一萬人,熱度過去後每天來一千人。翻了十倍的人流量,怎麼可能是涼了呢?」
中秋節、國慶節假期將至,一連八天的長假給了很多人外出遊玩的機會。去哪兒網方面表示,淄博的熱度較「五一」確實有所下降,假期第一天的酒店預訂量降了三成。
但是相較往年,淄博的旅遊熱度依然有明顯提升,酒店預訂量較2019年的增幅位列省內首位。攜程預訂數據顯示,截至9月18日,國慶期間淄博酒店預訂同比增長30多倍,門票預訂同比增長50多倍。
進淄補烤
非非是衝著淄博的美食去的。淄博以燒烤最先出圈,遊客越去越多,當地很多其他的美食也隨之被挖掘:炒鍋餅、博山菜、紫米餅、淄博大爺的綠豆糕等等。
幾個月來,很多像非非這樣的遊客選擇錯峰去往淄博「補烤」。他們大都在淄博爆火時被種草,但礙於人流量而沒能成行。有個從北京過去的遊客,9月中旬一個工作日的晚上去牧羊村吃燒烤,到門口時還是被店裡滿滿當當的顧客驚到了。
淄博三胖燒烤灘老闆蘇明告訴我,淄博現在雖沒有「五一」期間那樣火爆,還是維持著一定的熱度。「每天還是有八成以上的外地顧客。遊客數量比淄博沒火之前是大大增加的。」
不少外地遊客在三胖燒烤吃飯 受訪者供圖
吳氏燒烤人民西路直營店的負責人曹先生也表示,9月以前外地遊客還是很多,暑期時他們店一直很忙 「國慶節肯定還有一大波遊客要來淄博打卡,到時候牧羊村會持續升溫,水晶街也會是人山人海。」他說,五一假期他忙得瘦了十斤,希望國慶期間能再瘦十斤。
淄博車務段發文稱,中秋國慶假期期間,淄博站預計發送旅客34.8萬人次,較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增長5.1萬人次、增幅17.2%,日均發送旅客2.9萬人次。迎來送往的火車站,又將見證著一群群外地遊客踏上淄博的土地,開啟煙火繚繞的燒烤之旅。
一家在淄博有20套房源的民宿老闆告訴我,國慶期間他們家的房間都提早幾天被訂滿了。不過,淄博的酒店、民宿還沒到家家爆滿的程度,假期前兩天打開酒店預訂平台,依然有大量酒店可供選擇,普通經濟型酒店的價格也相對友好,普遍在兩三百元之間。
馬上到來的雙節假期,蘇明已經預感到了忙碌——假期前4天,每天都有30桌以上的預定。他說很多外地顧客提前很久就跟他預定了。
大起大落
6月初,蘇明連同另外兩個朋友一起盤了家燒烤店,取名為「三胖燒烤灘」。燒烤店的前老闆看著店裡人氣不如從前,就轉行了。那時,淄博燒烤的網絡熱度已經降下去不少,市裡很多新開的新燒烤店生意難以為繼,紛紛想要轉手。
四五月份淄博燒烤最火的時候,源源不斷的外地車輛打著「進淄趕烤」的標語湧來,淄博的大街小巷處處人聲鼎沸,八大局市場裡人頭攢動,每一家燒烤店前幾乎都排起長隊。蘇明那時就想過入場。但房租、人工、原材料等都價格飛漲,他們就想等熱度過去後再做。
「那時想找一個差不多的地方,房租10萬到20萬不等,有的店轉讓費甚至能高達上百萬。」蘇明說,水晶街上的店,轉讓費都在100萬-300萬元不等。
4月底時,曹先生告訴我,他想把店高價盤出去,再開個新的。9月底我再問他時,他說沒盤成功。「今年很多跟風開店的,對我們這些老店影響不好。」曹先生提到,很多新開的店沒有餐飲經驗,口味不行,對淄博燒烤影響很壞。
在開店之前,蘇明和兩位合伙人也做過調研,吃了不下10家淄博新開的燒烤店。他們發現,這種臨時開的店味道普遍差一些。蘇明提到,五一之前很多新店沒做充分的準備就著急開業,想趕這波人流高峰,但人流散去之後就沒什麼客源了,因而後來才著急出兌。
7月初,《中國新聞周刊》報道了淄博燒烤大量轉讓的情況。蘇明也表示,確實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閉店潮,但原先的燒烤老店基本都還在正常經營。
蘇明接手的這家,之前也要20萬的轉讓費,等到6月份風頭過去,他們以8萬元的價格盤了下來。
不止燒烤,淄博的一切都在慢慢回歸到一個正常的狀態。
八大局「鍋餅哥」炒鍋餅店的老闆告訴我,最火的時候,八大局開起來兩百多家炒鍋餅,後來隨著熱度褪去,這些鍋餅店也相繼倒閉,現在只剩20多家了。老闆坦言,現在已經不是很忙了,只有周末的時候人會多一些。但即便這樣,店裡的營收一天也有小几千塊,比之前一天幾百塊的時候好太多。
老闆說,他很早就會做炒鍋餅,但之前一直沒做起來,直到3月份炒鍋餅得到大學生的青睞,通過網絡一下爆火,他的生意才得以好轉。
火了之後,鍋餅哥炒鍋餅店門前早上五點就有顧客排隊,擔心外地遊客吃不上,還要求每人限購兩盒。「沒日沒夜干還干不完,感覺時間也不夠用。」像做夢一樣,老闆回憶起那陣兒的經歷,雖然辛苦,但還是很高興。
人流量帶來了生意,也帶來了市場租金的暴漲。鍋餅店老闆說,最貴的時候,市場裡一米長的攤位一天的租金就1800元。而他家店是按照原來市場價早就簽訂的租房合同,每月的租金在3000元以內。
儘管現在的租金回落不少,但依然不便宜。八大局市場裡一個10平米的小地方,9月份的租金還要1到2萬。而現在這個處處賣著網紅小吃的地方,在今年4月以前,只是個隱匿在居民區里再普通不過的便民市場。
還是那個淄博
在關於淄博的諸多討論中,淄博人的待客之道和經營之道成為美談,也成為這座城市極具吸引力的標籤。
五一期間,淄博就靠不宰客、限制漲價博了不少好感。當時淄博市政府要求,「五一」前後酒店漲價不得超過50%。五個月後的國慶假期,淄博依然如此。
遊客楊爾一家想黃金周期間在山東省內找個地方玩上三四天。她打算在淄博和青島中二選一。訂酒店時,青島高漲的房價使得楊爾堅定地選擇了淄博。「青島位置可以的地方,房價已經『上天』了,環境稍微可以的最低也得600多塊。」反觀淄博,她200元以下就可以訂到民宿。
淄博燒烤也仍然在走「親民」路線。因為6月份接手燒烤店時轉讓費較低,整個開店成本不是很高,蘇明的三胖燒烤灘有機會把燒烤的價格定的很低,豬肉串1元,羊肉串、牛肉串2元。這個價格放眼淄博也稱得上實惠。
淄博燒烤的出圈本就基於其具有儀式感的食用方式和高性價比,所以在烤串的定價上,蘇明延續了這種極致的性價比和人情味,「不能把淄博燒烤的招牌砸在我們手裡。」
淄博燒烤初火時,淄博市政府就為相關從業者出台了不少幫扶政策和綠色通道。蘇明說現在政府依然延續著此前對餐飲的幫扶,同時一直在強調餐飲行業的食品安全和服務問題。「經常給我們開會,讓我們以服務為主,以保護淄博形象為主。」現在,市場監管部門幾乎每周都會來上一兩趟。
蘇明所在燒烤餐飲單位監管群的通知 受訪者供圖
多位計劃國慶假期去淄博的遊客均提到,淄博不管是物價,還是住宿價格,都相對友好。「淄博真不漲價,國慶期間很難找到不漲價的地方。」遊客司芊說到。
蘇明知道,高熱度、高流量之下的淄博並非是一種正常現象。淄博燒烤最火的時候,嚴重擠占了其他餐飲的市場。當時除了燒烤店,很多其他的快餐店、飯店都沒有人,這種情況顯然不會長期發展下去。
《光明日報》7月份時發表評論文章稱,淄博燒烤冷一冷不是壞事,高熱是一種特殊狀態,它不可能長久維持。如今的淄博,已經有了一定的名氣和口碑,當下的關鍵是如何維護和鞏固良好的形象和口碑。
現在的淄博,更像是迎來了適合自己的角色,不用全市上下超負荷地運轉、接待,節假日的時候忙一忙,平時也常有外地遊客來淄博吃吃玩玩。重要的是,淄博政通人和的城市風氣已經深入人心了。
*除蘇明外,其他受訪者為化名 楊立贇對本文亦有貢獻
加入私密社區
主題閱讀
流量退去,誰會「二刷」淄博?
為流量讓步,淄博八大局還是那個便民菜市場嗎?
爆火的淄博燒烤,流量密碼除了美味還有這個玄機……
推薦收聽
國慶檔來臨,電影業卻沒了動靜?
中藥版酸梅湯異軍突起,年輕人瘋狂入坑中式茶飲
續寫數字文化新篇章,南京這場大會樹立了文化科技融合「風向標」
美資獨大,韓劇市場即將崩盤?
花西子翻車惹群嘲,新老國貨前路在何方?
開學季,收好這份文化產業管理新生攻略
行業窗口與頂尖新媒體【文化產業評論】已維近4000期(持續10年有餘,跨越近4000天),推送文化、旅遊、體育領域專業優質文章8000多篇。【文化產業評論】始終秉承權威、專業、準確、及時、實用的特點,聚焦文化、旅遊、體育等行業前沿動態、發展思考,直面新時代行業發展重大問題,融匯行業內外精英的觀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國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公務員、企事業單位負責人、精英從業者的高度關注與大力支持,亦架設起溝通各方的暢通渠道,是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文化和旅遊部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電影局、國家新聞出版署、國家文物局、國家體育總局等有關部門,各地市政府,以及全國各文化、旅遊、體育企業的重要助手。歡迎訂閱關注!
交流/諮詢/合作
請加主編微信號:7759813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加入「文化產業評論」,這裡,是你的舞台~
喜歡這篇嗎?分享、點贊、在看,都安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