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聲音》崩塌,星空華文的雷早已埋下

2023-08-21     文化產業評論

原標題:《好聲音》崩塌,星空華文的雷早已埋下

第3972期文化產業評論

8月17日晚,一份9分鐘的錄音,再次將《中國好聲音》節目組推上輿論風口。關於這份錄音的內容,是已故女星李玟講述自己在參與節目製作中遭到的各種不公正對待。這早已不是《中國好聲音》第一次被曝出問題了,大家也很難想到這幾年《中國好聲音》有什麼出圈畫面。《中國好聲音》是星空華文最大的綜藝收入來源,結合這幾年星空華文的業績表現,可以看出伴隨綜藝IP老化,這門生意越發不好做。像《中國好聲音》這種大IP,歷年占到星空華文營收的30%左右,一旦做砸,對公司營收的影響是巨大的。

作者 | 王靜

編審 | 時光

編輯 | 半島

來源 | 虎嗅APP

8月17日晚,一份9分鐘的錄音,再次將《中國好聲音》節目組推上輿論風口。

關於這份錄音的內容,是已故女星李玟講述自己在參與節目製作中遭到的各種不公正對待。

8月17日22:55,《中國好聲音》節目組在官方微博發表聲明,表示當前在網絡平台散布的錄音為「自媒體帳號惡意剪輯」,此舉「是對逝者的不尊重,也嚴重損害節目形象」,《中國好聲音》方面表示「強烈譴責」。

聲明中還提到,《中國好聲音》與李玟曾經有過的誤會經溝通「當時即已消除」,「出於對逝者的尊重,我們不再對此事過多解釋,永遠銘記她對節目的真情付出」。

而《中國好聲音》這一次應該很難快速平息所謂的「輿情」風波。這種迴避的回應態度,進一步引發公眾不滿,陸續有之前的學員、業內人士站出來發聲,這一事件依然在持續發酵中。

最新進展是,8月20日,浙江廣電集團發文回應《中國好聲音》爭議,稱針對大家關心的問題,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浙江廣電集團表示:「我們清醒地看到,《中國好聲音》節目也不斷遇到一些問題,離大家的期待還有差距。浙江衛視有責任有義務加強節目監管,履行好播出平台職責。」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廣電在這份聲明中提到,督促節目製作方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認真聽取大家意見,在節目製作中切實維護公平公正,讓每一位參與者都得到尊重。

業績依賴綜藝大IP

回想這一王牌綜藝曾經以可圈可點的綜藝內容屢登熱搜,如今節目製作中的種種問題卻飽受爭議。這早已不是《中國好聲音》第一次被曝出問題了,大家也很難想到這幾年《中國好聲音》有什麼出圈畫面了。

與《中國好聲音》一同成為眾矢之的的是節目製作方母公司——星空華文,爭議風波蔓延至二級市場,星空華文股價在周五的跌幅高達23.43%,收盤價為94.95港元,總市值為378.4億港元。這意味著,星空華文市值一天蒸發近百億港元。

星空華文的主營業務有四大組成部分,分別為綜藝節目IP製作和運營、音樂IP運營及授權、電影及劇集IP運營及授權,以及其他IP相關業務。

其中,公司主要收入來源為綜藝節目IP製作、運營及授權。根據2022年財報顯示,該業務在總收入的占比達到80%左右。細分到具體熱門綜藝節目IP,《中國好聲音》是星空華文最大的綜藝收入來源。招股書中曾顯示,2019年至2021年,《中國好聲音》共為星空華文掙得超過10億元的收入。

《中國好聲音》可以說是星空華文的業績晴雨表。星空華文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中國好聲音》分別貢獻收入為4.90億元、3.24億元、2.56億元,分別在總營收中占比31.4%、28.7%、29.3%。毛利率更是從2019年的46.6%,大跌降到2021年的2.2%。

再看星空華文整體的業績,2019年-2022年,星空華文的營收分別為18.07億元、15.6億元、11.27億元、8.73億元,和2019年的18.07億元相比,星空華文去年的營收規模已經縮減52%,加速下滑。可以看到,隨著《中國好聲音》熱度消退,很大程度影響到了母公司的業績表現。

「產品質量」並沒被放在首位

星空華文早已深知過於依賴熱門綜藝IP《中國好聲音》的風險,但顯然並沒規劃風險預警措施。

在招股書風險因素一節中,它直言不諱地指出「我們依賴於我們的主要綜藝節目,該等節目口碑的潛在下降或會對我們的業務及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公司特別提到《中國好聲音》、《這!就是街舞》及《蒙面唱將猜猜猜》三檔熱門綜藝。

在星空華文的《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產品責任」部分,它詳細解釋了自己的角色:「作為中國綜藝節目、音樂、電影及劇集IP的領先創造商及運營商,我們提供全方位的文娛IP以及其他IP相關產品及服務,並致力於不斷創新產品屬性、提高服務質量,以滿足客戶及觀眾的需求,並超越其期望。」

但是結合星空華文的2022年ESG報告中的重要議題評估一起看,最重要的議題是「產品質量」,而這次李玟錄音暴露出來的爭議最大的地方便是,星空華文和合作方為了利益妥協了產品質量。

圖:星空華文的ESG實質性議題分析表。| 圖片來源:星空華文2022年年報

星空華文的前身有一個大家更熟悉的名字「燦星文化」,2012年,得益於《中國好聲音》爆火,燦星也在業內打響了名號,曾為公司帶來不菲收入。

2014年,燦星文化計劃隨母公司星空傳媒赴港上市,後來因為股權架構問題擱置。2018年,燦星文化遞交A股IPO招股書,2021年2月被否。2021年8月,燦星文化與香港星空華文傳媒電影完成重組,更名星空華文,11月遞表失效。2022年5月,星空華文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

2022年12月29日,歷經數年折騰,星空華文終於在港交所成功上市,登陸資本市場。

結合這幾年星空華文的業績表現,可以看出伴隨綜藝IP老化,這門生意越發不好做。製作方如果不僅不愛惜羽毛,還要變本加厲消耗本就不富裕的積澱,對企業的持續性打擊巨大。像《中國好聲音》這種大IP,歷年占到公司營收的30%左右,一旦做砸,對公司營收的影響是巨大的。

出現這種重大問題時,二級市場會給出最直接的反應。一般而言,二級市場對公司輿論危機的反應是恐慌式的,等危機平復之後,市場信心會自然修復。但是星空華文不一樣,公司做的本來就是公眾口碑生意,口碑就是估值。如果《好聲音》崩塌,那麼從公司市值中扣去30%,自然合情合理。

星空華文這次大跌是一次性的,還是永久性的,本質上是考驗它還能有什麼辦法,能修復節目IP的公眾口碑。如果沒有,那就是永久性的了。

加入私密社區

主題閱讀

實驗、破局!《百川綜藝季》硬解綜藝「中年危機」!

劇集衍生綜藝,如何實現IP「二創」?

九轉大腸火了,老綜藝流下時代的眼淚

推薦收聽

緬甸苦等中國遊客,誰會「孤注一擲」?

蠻荒陰森的廢棄遊樂園,每個夏日必翻紅的小眾清涼地

寺廟文旅賽道火爆,普通寺廟如何掌握商業密碼?

獨家揭秘!全國100個文旅元宇宙應用案例(附名單)

一萬條評論背後,妙鴨相機帶給AIGC的啟示與教訓

行業窗口與頂尖新媒體【文化產業評論】已維近4000期(持續10年有餘,跨越近4000天),推送文化、旅遊、體育領域專業優質文章8000多篇。【文化產業評論】始終秉承權威、專業、準確、及時、實用的特點,聚焦文化、旅遊、體育等行業前沿動態、發展思考,直面新時代行業發展重大問題,融匯行業內外精英的觀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國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公務員、企事業單位負責人、精英從業者的高度關注與大力支持,亦架設起溝通各方的暢通渠道,是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文化和旅遊部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電影局、國家新聞出版署、國家文物局、國家體育總局等有關部門,各地市政府,以及全國各文化、旅遊、體育企業的重要助手。歡迎訂閱關注!

交流/諮詢/合作

請加主編微信號:7759813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加入「文化產業評論」,這裡,是你的舞台~

喜歡這篇嗎?分享、點贊、在看,都安排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01963a12f1e1d4f2c3857dbcea027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