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最怕的事發生了,歐洲認慫,說好的100萬炮彈,根本湊不夠

2023-11-15     科羅廖夫

原標題:烏克蘭最怕的事發生了,歐洲認慫,說好的100萬炮彈,根本湊不夠

歐洲已經躺平認慫了,無法滿足烏克蘭炮彈需求。德國國防部長鮑里斯·皮斯托留斯剛剛承認,歐洲已經沒辦法兌現到明年3月底前向烏克蘭交付100萬枚155毫米大口徑炮彈的承諾,並且說這一目標當初就是不現實的。

早在2023年3月,歐洲防務局啟動了一項總額200億歐元的援烏軍備採購計劃,其中就包括在12個月內向烏克蘭交付100萬發155毫米口徑炮彈的計劃。這個計劃目前才執行了近一半,到明年3月,歐洲實在是完不成了。歐洲對烏軍火援助的拉胯,對烏克蘭的戰事會造成較大影響。

俄烏戰爭爆發,烏克蘭軍隊的作戰物資大部分需要外部支持,只能依賴外部援助才能活下去。換句話說,烏克蘭軍隊能夠在俄烏戰場上扛多久,不是烏軍還能不能戰鬥的問題,而是西方援助是否繼續落實的問題。所以,在本輪巴以衝突爆發之後,烏克蘭一直緊盯著美歐國家的反應,生怕他們為了支持以色列而拋棄了自己。

當美國不久前將原本為烏克蘭準備的數萬枚炮彈轉送給以色列之後,就有美媒直言,基輔方面最害怕的事情終於發生了。果不其然,據《參考消息》報道,有歐洲外交官告訴媒體,歐盟為烏克蘭提供的高達200億歐元的軍援計劃,正在遭到部分成員國的抵制,所以無法以當前的形式進行下去。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之前曾提出一建議,作為西方加強安全承諾的一部分,歐盟將創立一個基金會,計劃在未來4年內為烏克蘭每年提供50億歐元的軍援,以幫助該國對抗俄羅斯。不過,在歐盟各國防長準備在布魯塞爾就該計劃進行討論之際,有歐洲外交官告訴媒體,包括德國在內的很多歐盟國家都對提前數年承諾如此巨額的資金表示反對。

誠然,像博雷利這樣的歐盟高官,他們只需要用嘴皮子提出建議,而創立基金會的錢則需要從所有歐盟成員國的腰包里掏,這種缺德建議誰會贊同呢?尤其是像德國這樣的歐洲經濟大國,他們所要分攤的份額肯定會比其他國家更多,因此該國首先跳出來反對,也是一種必然結果。

其實也難怪,歐洲本身就是俄烏戰爭的最大受害者之一。衝突和制裁引發的後坐力,是歐洲爆發能源價格高漲和通貨膨脹的主要誘因。現如今,包括德國在內的很多歐洲國家,經濟發展基本都陷於滯脹泥潭中動彈不得。受此影響,歐洲各國老百姓發起的罷工和抗議活動,幾乎遍及歐洲每一個角落。在這樣的情況下,博雷利還要求各成員國繼續掏錢支持烏克蘭,談何容易!

其實,不願意繼續為烏克蘭提供軍援的,不只是歐洲國家,就連一直在對烏軍援方面扛大旗的美國,近期也在對烏軍援問題上開始打退堂鼓。據環球網報道,美國眾議院新議長詹森日前為避免聯邦政府關門歇業,提出了一項撥款決議草案中,並沒有包括對烏軍援撥款內容。

這已經不是美國會首次將對烏撥款議案忽略了,在不久前,為避免政府關門,美國眾議院批准了一項臨時撥款法案,其中同樣也不包括對烏軍援撥款項目。更讓烏克蘭感到絕望的是,美國白宮日前已經明確表態,他們對烏援助資金即將耗盡,今後可能會大幅減少對烏軍援規模。

對烏克蘭而言雪上加霜的是,在西方對烏軍援不斷被削弱、甚至面臨被終止的背景下,俄軍當前正投入至少20萬的兵力,趁著巴以衝突吸引西方關注和援助焦點的機會,對烏軍發起猛烈進攻。面對俄軍的進攻,剛剛經歷過反攻失利而被迫轉入防禦的烏軍,正面臨被包圍和消滅的風險。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近期針對不利的外部局勢和戰場形勢,不斷敦促烏軍「每天必須向前推進至少500米」,以便讓烏克蘭每天都有「勝利的消息」傳出。澤連斯基如此敦促軍隊冒死進攻,其主要目的就是企圖向西方金主證明,烏克蘭軍隊「還能打下去」,以此來換取他們繼續提供援助,但要想獲得以色列的待遇,烏克蘭顯然是一廂情願的幻想而已。

當下美歐國家的資源和精力都被轉移到中東地區,美動用戰略運輸機24小時不停歇地向以色列輸送武器。更何況,烏克蘭這邊已經無法取得他們期待的戰果。在這樣的情況下,隨著西方對烏軍援計劃面臨越來越大的阻力,烏克蘭有遭到西方拋棄,導致大規模戰場失利的危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38ae31285988e1a505cd6b1712954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