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5天後,新首相放出狠話,公開挑戰中國,無奈英國已近破產

2024-07-30     科羅廖夫

得益於保守黨政府的無能,英國工黨撿了一個大便宜,在時隔十多年後重新執政。不過,英國新任首相斯塔默似乎有意延續其前任的對華強硬政策,還撂下狠話稱,要在安全和人權問題上「挑戰中國」。真不知道斯塔默哪來的底氣,因為他現在掌管的這個國家,已經被認為「破產」了。

在前首相蘇納克下台後,給繼任者留下一個難以解決的爛攤子,其中就包括數百億英鎊的財政赤字。據澎湃新聞報道,英國首相辦公室日前發布的評估結果顯示:英國已經「破產」和「支離破碎」。

在短短數年間,保守黨接連有3任首相先後被迫下台,主要誘因就是保守黨因支持率暴跌,在地方和議會選舉中都遭遇慘敗。保守黨的失敗,歸根結底就是那些政客在治理國家方面本末倒置。當英國剛從大流行的泥潭中爬出來的時候,他們並沒有趁此機會給國家經濟舔一舔仍傷口,反而在美國的帶領下又跳進了俄烏衝突的泥潭中。

已經下台了的前幾任保守黨政府,不顧國家經濟發展和民眾利益的需要,跟風美國對俄強硬也就算了,還模仿美國搞所謂的「對華經濟脫鉤」,甚至在國家財政都快養不起軍隊的情況下,還在亞太地區常態性部署多艘軍艦刷存在感。在保守黨執政期間,英國經濟被搞得雞飛狗跳,憤怒的選民只能用手中的選票將保守黨趕下台,而他們留下的這個爛攤子,當然就需要由繼任的工黨去收拾了。

其實,斯塔默政府背上保守黨留下的這口鍋,並不十分可怕,可怕的是他們不會吸取其前任的經驗教訓,認不清在英國的外交棋盤上,什麼路可以走,什麼路不可以走。所以,斯塔默一上台,就沿著其前任失敗的外交道路走下去,除了重申支持烏克蘭外,還對變本加厲渲染對俄開戰的危言聳聽,要求議會增加軍費,繼續向援烏和軍備擴張的無底洞投錢。

實際上,如果斯塔默及其幕僚懂得吸取前任失敗教訓的話,就不應該將寶貴的預算投入到延長衝突、以及擴充軍備等不利於英國經濟發展的領域上。畢竟,俄烏衝突是導致英國經濟衰退,民眾生活成本因通貨膨脹而飆升的主要誘因。對執政的工黨而言,想要處理好保守黨留下的這個爛攤子,就是停止在外搞事專心發展經濟。不過,就目前形勢來看,工黨的對俄政策,仍然保持與保守黨那樣的強硬。

在我國外交部發言人就對斯塔默當選英國首相作出了公開回應,指出中方希望同英方在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基礎上,推動雙方的關係重回正常的軌道。沉默了5天以後,斯塔默提出來了英國工黨政府對華政策的基本框架:合作、競爭與應對挑戰並存,並提出「在必要時採取強硬立場」。

不過,在對華政策問題上,斯塔默政府似乎沒有他們表面上說的那麼強硬。與對俄政策是真的實打實的強硬不同,斯塔默政府的對華「強硬」姿態,更多的只是體現在意識形態方面上,原因也不難理解,因為他們需要在西方畸形政治生態環境中,與其他盟友、尤其是美國保持統一論調,但在實質性方面,則是各走各的。至少,在對華電動汽車加征高額關稅問題上,英國拒絕與美國和歐盟同流合污。

當然,說英國經濟已經「破產」,似乎有點言過其實,不過從中也可以看出英國經濟狀況的確夠嗆。要知道,中國是英國第二大貿易夥伴,同時還是帶動英國經濟擺脫滯漲泥潭的主要希望之一。在這一背景下,英國若執意與中國翻臉,他們將承受不起這樣的代價。更何況,英國在拒絕中企5G通信網絡問題上,已經吃過一次大虧了。

所以說,斯塔默但凡還有一點理性存在,就不會從實質性上反華。因為英國當下的這種經濟狀況,讓他幾乎沒臉對華強硬,至少,他拿不出什麼東西可與中國對抗。相反,為了避免像保守黨那樣遭到選民的唾棄,斯塔默政府需要通過與中方在投資和經貿,以及商品和原材料的供應等方面進行合作,來促進英國的經濟發展、以及降低通脹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26c9f644c7cf0b7b428cc1d1dd494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