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當上總統,賀錦麗就劍指中國,這一次,我們要提前準備了

2024-08-06     科羅廖夫

中國的崛起讓華盛頓精英破防,為確保其全球霸權地位不會受到挑戰,打壓中國,就成為了美國朝野上下少有的一種共識。所以,此次美國大選,無論是誰上台,中美關係沒有最壞,只有更壞。尤其是在美國已意識到無法贏得與中國競爭的情況下,所產生的「垂死掙扎」的畸形心態,將導致其的對華政策變得更加瘋狂。

美國總統選舉前景尚未明朗,但無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的候選人,都將對華強硬態度當成撈取選票的「法寶」。所以,據觀察者網報道,日前,美國民主黨候選人哈里斯與到訪的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會面時,在談及加沙局勢時稱情況讓她「震驚」,並承諾不會對苦難「變得麻木和沉默」。

對此,香港《南華早報》援引專家的話報道稱,哈里斯做出上述表態,可能有助於改善華盛頓在全球南方國家領導人眼中的形象,並同中國爭奪這些國家中的影響力。不過,在中美競爭加劇之際,新加坡資深外交家馬凱碩指出:在全球南方國家向中國靠攏時,哈里斯需要用實際行動兌現諾言,對美國現有外交政策做出調整,其中就包括傾聽全球南方國家領導人的聲音。

這事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非常困難,尤其是在很多美國領導人都已經「失去傾聽藝術、以及拒絕吸取殖民時代教訓」的情況下,別說哈里斯能不能笑到最後,即便是她當選,也很難改變美國當前的這種畸形的外交政策。至少,在支持以色列問題上,哈里斯根本就沒有能力改變美國處於全球南方國家對立面的局面。

在這樣的情況下,哈里斯能不能當選還是個未知數,就已開始張羅通過對加薩走廊民眾的「同情」,來重塑美國在全球南方國家中的形象,以此來對抗中國在這些國家中不斷提升的影響力,這就有點不自量力了。也難怪,一個受猶太財閥資本控制的美國政府,對以色列是永遠強硬不起來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哈里斯即便是成功問鼎總統寶座,也無法用實際行動取得那些國家的信任。

實際上,說美國企圖在全球南方國家中與中國爭搶影響力,是不自量力的一種體現,這並沒有委屈美國。因為《聯合早報》說,近年來。全球南方國家中的很多國家都在挑戰美國主要外交政策立場,他們要麼強烈譴責以色列在加沙的軍事行動,要麼拒絕對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的俄羅斯採取行動。毫無疑問,全球南方國家在一些重大國際事務中,都已「不再聽命於華盛頓」。

美國死抱著殖民統治思維不放,將干涉他國內政、逼迫他國選邊站隊當成家常便飯。相比之下,中國不但長期奉行互利合作、互不干涉內政的外交政策。在俄烏衝突和巴以衝突等問題上,中國也是堅持站在和平與正義的一邊,這讓中國的外交理念,在全球南方國家中遠比美國更受歡迎。

更重要的是,中國強大的經濟帶動力,以及從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的經貿合作,讓中國在與全球南方國家合作時,遠比口惠而實不至的美國更具優勢。有關這一點,英國《經濟學人》在日前的報道中也承認,隨著美國與全球南方國家關係日益緊張,中國正贏得與美國在全球南方國家的影響力競爭。

當年哈里斯在舊金山拉選票時,為了獲得當地亞裔的好感和支持,還特地給自己取了個中文名:賀錦麗。但哈里斯為了政治上的成功,持續放大對華的鷹派態度。相對於特朗普的「停止戰爭」,哈里斯可能更傾向於在南海和中國的周邊拱火。

由此可見,哈里斯有關重塑美國在全球南方國家中形象,對抗中國在該地區影響力的所謂「承諾」,可能只不過是美國眾多空頭支票中的一張。畢竟,對美國政客而言,他們在競選時做出的很多承諾,主要目標就是撈取更多的選票,至於會不會兌現,那不是他們首要考慮的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933b7a8a0ac7789f861db8e7aca3fc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