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假期結束後,海南三亞出現了令人驚喜的一幕,中國海軍兩艘現役航母遼寧艦和山東艦同框出鏡,停在同一個碼頭。兩艘巨艦會師三亞,絕對擔得起罕見一說,因為它們上一次同框還是在大連造船廠。
當時山東艦剛下水不久,還沒有正式確定舷號並服役,等到服役後又因為訓練和戰備任務,兩艘航母也沒有共同出鏡的機會,所以這一次才算真正的「會師」。
(停泊在三亞某軍港的遼寧艦和山東艦)
結合遼寧艦和山東艦近期的部署動態,不難得出兩個結論,第一是這兩艘航母已進入「一艘訓練、一艘戰備」的輪流執勤狀態,第二就是這種狀態其實還也不是理想的狀態,所以才會需要如今正停在江南造船廠的福建艦儘快服役,達到「一艘訓練、一艘戰備、一艘維護」的比較科學的航母執勤狀態。
遼寧艦在經過長達一年的大修,從「訓練艦」升格為「戰鬥艦」後,果然銳氣十足,首次遠洋訓練就表現搶眼。先是9月18日在日本政府和民間的抗議聲中穿過與那國海峽進入菲律賓海;接著在十數天的遠洋訓練中,以平均每天約59架次的艦載機起降創下了服役以來的新紀錄,負責監視的日本海自也全程跟拍,無愧「御用攝影師」之稱。
進入10月後,遼寧艦打擊群向南進入菲律賓群島南部的蘇拉威西海,又穿過蘇祿海回到南海,這也是中國航母首次進入這一帶海域。
(上一次同框還是在大連造船廠)
需要說明的是,遼寧艦打擊群經過蘇拉威西海和蘇祿海回到南海的這一段路程,並無公開消息證實,只是根據10月1日時遼寧艦還在菲律賓棉蘭老島東南約200公里處,10月8日就被發現已經到了三亞推測得出的結論。
從地圖上來看,這一段距離接近2800公里,遼寧艦最高時速30節(56公里/小時),只需兩天左右就能跑完這段路程。
實際情況是航空母艦很少會連續以最高時速機動,除非情況緊急,例如去年美國海軍調「福特」號穿過大西洋和地中海,前往以色列為其撐腰。一般來說,航母會以18節(約33.3公里/小時)左右的經濟航速進行機動,這樣不但可以節省燃料提高續航能力,也能降低零部件損耗。另一個因素,則是如果遼寧艦打擊群是北上返回巴士海峽再進入南海,日本海自或空自大機率會發布相關消息,但至今也沒見到日本方面有什麼動靜。再結合近期的菲律賓很需要「勸告」,所以推測遼寧艦是通過菲律賓南部和西南部海域進入南海,並最終回到三亞,完成了約20天的遠洋訓練。
(遼寧艦此次遠海訓練航跡 圖源:牧星觀海天)
山東艦在今年上半年也一直沒閒著,除了多次穿過第一島鏈進入西太平洋演習,也參與了環台島戰備警巡,還在南海與俄羅斯海軍舉行了海上聯合-2024演習,以及在菲律賓海域執行了例行巡航任務等等。哪怕9月中旬遼寧艦已經出海進行遠洋訓練,山東艦依然與2艘055和2艘052D組成編隊,在南海進行訓練。
可以說今年以來,山東艦幾乎就是在連軸轉,基本沒有多少休整時間,當然也有可能是「人休艦不休」,這充分表明中國海軍和海軍航空兵的訓練水平有多麼可觀。
(日本海自拍攝的遼寧艦起降艦載機)
但不容忽視的是,遼寧艦和山東艦的行程還是顯得有些忙不過來,比如山東艦在經過半年左右的連續行動後,本應回港進行檢修,卻還是在遼寧艦出海,無法承擔訓練任務後接過重擔。
這種情況短期內還不是多大問題,時間一長就有可能造成隱患,這一點上雖然不用和美軍航母這種需要全球來回跑的相比,但能夠讓軍艦和人員都得到足夠的休息,無疑是提高戰鬥力和訓練水準的關鍵因素。
造成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還是航母數量不足,我國大陸海岸線1.8萬公里,島嶼海岸線1.42萬公里,總長超過3.2萬公里,黃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等地都是需要海軍保護的經濟火車頭。
再加上外部勢力虎視眈眈的南海和台海......可以說即使福建艦服役,也難說航母足夠用,更不用說當前只有遼寧艦和山東艦可以隨時出海執勤,那麼也只能讓這兩艘航母多辛苦辛苦了。
(這一天或許不遠了)
好在這個問題並非沒有解決辦法,目前來看還有一定的時間來準備,福建艦至遲在明年可以服役,076兩棲攻擊艦和新批次055大型驅逐艦的威懾力也不弱,配合火箭軍和空軍的遠程精確打擊體系,我國的海防壓力暫時也沒有那麼嚴重。
最後的問題就是遼寧艦和山東艦會師三亞,接下來的動作是什麼?路透社等西方媒體認為可能會發起新一輪圍台軍演「聯合利劍-2024B」,只是從目前的動態來看,這個可能性微乎其微,甚至連「聯合利劍-2024B」這個名稱都是西方媒體援引台媒消息杜撰的,反而是遼寧艦與山東艦進行雙航母聯合訓練,這個備受期待的可能性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