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是一種較為優雅和閒適的藝術享受。品茶的「品」,不僅僅是用嘴巴喝,而是調動五官充分感受茶。一兩次品不出感覺,但慢慢積累,相信總會能品出屬於自己的味道!
茶葉品鑑作為一門實踐性和理論課並存的學科,對茶葉專業知識要有一定的基礎要求。今天生茶張就給大家普及一下,普洱茶該如何品鑑?
品茶,有人說,品的是其中的禪意;有人說,品的是茶中的韻味,既然是品茶,那就不止「喝」這麼簡單了。
品茶重在品鑑茶水的滋味,講究的是色香味俱全的。
觀看干茶的外形,主要從四個方面著手「形狀、色澤、勻整、鬆緊」。
好的茶餅,外形勻整,餅型圓潤,餅窩自然;邊沿整齊;不缺邊少角,鬆緊適度;油潤光澤,條索清晰。
品鑑不同山頭茶要結合各山頭茶的茶種和製作工藝,可以看條索粗細,看緊結度,有標準茶樣最好。
如倚邦有小葉種,倚邦條索就比易武要細短。例如易武有做泡條習慣,條索就粗泡。而景邁條索較緊。班章芽頭肥壯多絨毛。
溴香氣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純正、高低、有無雜異味」。
醒茶出湯以後,半掩蓋子聞茶具里的香氣,這個時候溫度很高,不管是好的香氣還是不好的異味都隨著熱氣飄散出來,可以判斷茶葉是否帶有異味。
不同山頭的古樹茶香型有別,其中部分山頭茶香型特徵明顯,如老班章、冰島、昔歸、易武、景邁等。
靠聞香鑑別生茶熟茶、干倉濕倉比較容易,要鑑別古樹與小樹,鑑別不同山頭則需要有較多的實踐體驗,還需要有較靈敏的嗅覺。
普洱茶在品飲上也有很大差異,普洱生茶我們一般品它的香、甜、生津回甘、喉韻、水路、苦澀度。
看湯色,主要是看色度,亮度,清澈度。
好茶的湯色通常具備3個特點:一是色度明顯、二是亮度明亮,三是清澈度高。
但判斷的時候要排除茶毫等因素干擾,好茶的茶湯允許有一些茶末沉在杯底,但從上往下看是清澈見底的。
好的普洱茶湯,是通透油亮的,看起來清澈厚重。主要是好的茶湯膠質含量豐富,乾淨純正,茶湯就會油亮而厚重。
品鑑滋味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濃度、順滑度回甘度」。
普洱好茶的口感具備順、活、純、甘、滑、醇的特點,好茶的香氣純正濃厚、平穩、滋味濃烈,飲後兩頰生津,其茶湯粘稠度高,入喉爽滑,茶的苦味澀味可快速化開,回甘效果持久,湯色鮮亮。
普洱茶綿密厚實的湯感,以及那種陳濃的香氣,其整體的感覺是異常沉穩的。再加之其苦澀度低,刺激性小,這種沉鬱之感更為強烈。而更妙之處在於其沉而不重,穩而不滯。
看茶底主要從四個方面著手「葉底色澤、嫩度、整碎和亮度」。
葉底色澤要均勻,一眼望去葉底呈統一的顏色,沒有明顯的深淺的為上。
泡完茶之後的茶渣也會暴露很多信息,好茶的葉底看上去有光澤,摸起來光滑,捏起來有一定厚度和彈性。
葉底鮮活至少能說明3個問題,一說明茶葉的原料好,二說明茶的製作工藝好,三說明沖泡得當,茶葉充分泡開,有沒有被悶壞。
此外:葉底還要有柔韌性,好的葉底應當是自然舒張,用手指輕壓,葉底柔軟有彈性,且手摸揉捻不易戳碎。
學習普洱茶品鑑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每喝一泡茶都可以看作是一次學習的機會,甚至我們可以把品飲到的滋味、香氣、口感、以及自身感受記錄下來,不斷的記憶和反覆回味,你的品鑑能力定會有極大的提升。
生茶張每日分享普洱茶文乾貨,歡迎愛茶的您留言交流,有問必答!
了解更多精彩普洱古樹茶知識,快來關注生茶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