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普洱茶友最關心的9個熱點問題!

2022-07-14     生茶張

原標題:盤點:普洱茶友最關心的9個熱點問題!

普茶名重於天下,普洱所屬六茶山,入山作茶者數十萬人。六大茶山在當時的普洱府屬思茅廳界內,普洱府思茅廳是當時茶葉貿易的集散地,六大茶山大部分集中到普洱府,經過加工後,運銷國內外,因為茶葉在普洱府製作,然後進貢或銷往各地,取名普洱茶。

1、什麼是普洱茶?

普洱茶是以雲南省一定區域內的雲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採用特定工藝、經後發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緊壓茶。

根據工藝的不同分為普洱生茶、普洱熟茶兩種。生茶是曬青毛茶經蒸壓、乾燥製成;而熟茶是經過渥堆發酵、蒸壓製成的,兩者皆具有越陳越香的特質。

2、普洱生茶

所謂生普洱茶,指的是採用雲南大葉種為原料,經由鮮葉採摘,攤晾、殺青、揉捻,即曬青毛茶,然後繼續將曬青毛茶高溫蒸發,再置入固定模具定性,曬乾後製成緊壓(餅、磚、沱)茶品;即:採摘-攤晾-殺青-揉捻-曬乾-蒸壓-晾乾。

由於生普未經過渥堆發酵,茶葉保留了更多的物質,因此,其茶滋味更強烈,醇爽,茶氣、山韻明顯,且刺激性更高,韻味持久。

普洱新生茶就像脫韁的野馬,野性難馴、苦澀、茶味十足、回甘強勁,還帶有幽幽的花香、豆香,而陳芳時間越長,口感就越醇滑、厚重。

3、普洱熟茶

所謂熟普洱茶,指的是採用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經渥堆、發酵、乾燥等工藝製成的特種茶品,根據製作形式的不同,分為散茶、緊壓茶兩種。

成品熟茶色澤呈紅褐色,條索緊實飽滿,且金毫顯露,泡之,湯色紅濃明亮,滋味醇厚飽滿,甜滑細膩,香氣馥郁,韻味十足。

熟普洱茶,有一定程度的渥堆味,發酵輕的有桂圓味、棗香味,也有樟香味;對於老茶甚至還有陳香、藥香、參香等。

熟普洱茶,苦澀味很淡,或者喝不出來,口感醇和綿軟,細膩滑順,自然回甜生津。相對於生茶來說,熟茶更加溫和,適合大多數人飲用。

4、普洱生茶和熟茶能一起存放嗎?

普洱生茶和熟茶不能在一起存放。

因為普洱生茶與熟茶製作工藝、發酵方式各不相同,放置在一起,其香氣物質會交叉吸附,相互影響改變,難以獲得純正自然的香氣;另外生茶和熟茶的陳化條件不一樣,放置在一起不利於各自的微生物轉化。

普洱生茶與普洱熟茶的製作工藝屬於完全不同的兩種,熟茶經過渥堆發酵後,無論是香氣還是飲用味道都與生茶存在了較大差異,兩種茶葉如果存放在一起的話,容易串味,破壞茶葉的口感。

如果將普洱生茶和熟茶混合存放,散落的茶葉互相混雜在一起,既會使葉底「花雜」,也影響儲藏茶葉的價值。

5、普洱茶分為幾類?

普洱茶是一類茶的統稱,其中細分的品類眾多,根據劃分標準不同就會有不同的答案。

a、按照樹種分類

喬木茶:採用樹幹高大、葉片厚實、汁液飽滿、的茶樹製作的普洱茶。也稱為:大葉種普洱茶。

灌木茶:採用人工種植的方式 「茶園茶」 製作的普洱茶。呈灌木狀是為了方便於採摘,也稱為:小葉種普洱茶。

b、按照外型分類

散茶:仍舊保持其茶葉原本的零散的葉形,沒有經過重力緊壓,沒有被壓製成特殊的形狀,為散茶。沒有再加工,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清香和鮮甜,取用方便。

餅茶:扁平圓盤狀,其中七子餅每塊凈重357克,每七個為一提,每筒重2500克,故名七子餅。

沱茶:形狀跟飯碗一般大小,每個凈重100克、250克,迷你小沱茶每個凈重2克—5克。

磚茶:長方形或正方形,250克—1000克居多,製成這種形狀主要是為了便於運送。

柱茶:壓製成長柱狀的普洱茶,再用竹片或荀殼包紮在外面,重量小至100克,大至千克以上。

c、按照製作工藝分類

普洱生茶是採用不發酵工藝製作的普洱茶。生普來自於鮮葉毛茶的自然陳放,不經過發酵工藝。

普洱熟茶是採用 「渥堆發酵」 工藝製作的普洱茶。熟普經過發酵後,茶性變得溫潤醇和。

d、按照茶樹樹齡分類

古樹茶:野生的、自然長成的、非人工種植的、一般都有百年以上樹齡的、茶樹製作的普洱茶。

台地茶:經人工培育後,大量種植的茶樹製作的普洱茶。也稱為:基地茶、茶園茶。

6、普洱茶選擇餅茶好還是散茶好?

散茶和餅茶都是普洱茶的一個形態衍生出來的,雖然都是普洱茶,但是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區別。

從飲用角度來說,散茶會更方便,更便於觀察葉底的形狀。茶餅的話其實撬起來很麻煩,而且葉底也會顯得碎。

從使用者便利的角度來說,壓餅對於用戶取茶飲用帶來確實不便。

不論是散茶還是餅茶,只要是我們喜歡喝的就是好茶,一般飲用的話,那麼選擇哪一個都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想要長期存放或是收藏普洱茶的話,那麼選擇餅茶為好,這樣會利於存放。

7、普洱茶的春、夏、秋茶,時間上是怎樣劃分的?

春茶在2—4月採摘,又分春尖、春中、春尾三個等級。

春茶有「明前茶」、「雨前茶」、「春尾茶」之分。明前茶是指清明節以前生產的春茶,統稱早春茶。

早春茶是一年中最好的茶葉。它可分為「頭綱茶」(又名「頭幫茶」)、「二綱茶」(又名「二幫茶」兩類。

「頭綱茶」是一年中第一次萌發第一次採制的春茶,「二綱茶」是第二次抽芽後果制的春茶,又叫「春尖」。

雨前茶即「穀雨」節以前採制的春茶,又叫「春中茶」。「穀雨」至「立夏」所采的茶葉,叫「春尾茶」。

夏茶又稱為二水,於每年的5—7月採收;夏茶,是二十四節氣立夏後至立秋前採摘加工的茶。

秋茶又稱谷花茶,於每年8—10月採摘。秋茶,是二十四節氣立秋至白露之間採摘加工的茶。

8、普洱茶產區分布及特點

易武產區的特點為梗多梗長,老葉多;易武茶地海拔1300—1400米之間。低緯度低海拔的地理環境,使易武茶區常年籠罩在高溫高濕的優異環境中。

易武干茶普遍梗長,甚至有四五厘米,茶餅中芽頭比例較少,茶葉條索的黑白比例均勻,整個餅面看起來十分秀氣。

勐海產區的特點為芽頭肥壯又均勻;勐海茶餅中茶葉嫩度不高,黑條比例較低,但芽頭比較肥壯,茶料質量分布均勻。

臨滄產區的特點為黑色條索比例稍多;臨滄茶有很明顯的黑色條索,且在茶餅中的占比較大,持嫩度適中,揉捻重。

普洱產區的特點為中小型葉種,芽頭細小;普洱茶餅中芽頭非常細小,品質均勻,餅面乾淨秀氣。

9、普洱茶越陳越香,真的嗎?

都說老酒貴在陳,酒越陳越香。在茶界,也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普洱茶越陳越香。

普洱茶屬於後發酵茶。越陳越香也就是在茶菁製成之後仍會持續進行後氧化作用,它經過時間的沉澱,茶性更加溫潤柔和,陳香悠悠,茶人對它迷戀不已,而且存放的時間越久,氧化程度越完整,茶湯滋味越醇和,所以才有普洱茶越陳越香的說法。

普洱茶「陳化」是醞釀香氣,升華品質的關鍵。

普洱茶是越陳越濃越香,只有經過一定時間的存放,普洱茶才能有較好的綜合表現,比如陳香氣息更顯著、口感更醇和等,給普遍喝茶人的品飲感受更好。這也是普洱茶需要陳化的主要原因。

生茶張每日分享普洱茶文乾貨,歡迎愛茶的您留言交流,有問必答!

了解更多精彩普洱古樹茶知識,快來關注生茶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2921f8672ad02fd49c7d4c057a53d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