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竹樹繞吾廬,清深趣有餘。鶴閒臨水久,蜂懶採花疏。——《小隱自題》
北宋時期有個隱士詩人名叫林逋,他家境貧寒但卻是一個很有追求的人,在詩詞上也是造詣極高。生性恬淡的他不忍世俗的風氣,一生隱居在杭州的孤山,沒有娶妻也沒有孩子,一生清凈悠閒。因為他特別的鐘愛梅花和仙鶴,所以世人也用「梅妻鶴子」來指代他這種隱士行徑。林逋以鶴為子,對仙鶴鍾愛有加。相傳他院子裡養有一仙鶴名叫「鳴皋」,這隻仙鶴也特別有靈性,如果林逋出門在外恰好遇到有客人來,童子就會打開籠子放出這隻仙鶴,仙鶴就會跑去林逋面前,林逋只要一看到這隻「鳴皋」就知道有客人來訪要回來了。
古人認為鶴是品質高潔的象徵,能與鶴相伴為友是一件雅事。仙鶴是無數文人雅客喜好的動物,到了現代,鶴的優美姿態依然讓無數的中國人為之傾倒。在東北的齊齊哈爾市有一位滿族姑娘,她也一生與鶴相伴。她短短23年的人生,卻與鶴結下不解之緣。她就是我國首個馴鶴的姑娘徐秀娟,她曾解決了世界性難題,1997年,她永遠的離開她的仙鶴。
一、子承父業
在中國的黑龍江有一片自然保護區,這裡生活著中國的稀有動物丹頂鶴。保護區有2100平方公里大,生活有400多隻丹頂鶴,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丹頂鶴都在這裡。徐秀娟的父親就是中國第一代養鶴人,徐秀娟子承父業,從小就喜愛丹頂鶴。小時候她就親眼目睹養鶴的艱辛,但在她長大後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這條路。16歲的時候,由於原本就讀的學校停止辦學,徐秀娟被迫停止學業。這時候她選擇了先去父親的丹頂鶴保護基地歷練歷練。徐秀娟外表看起來還是個清秀的小姑娘,但她有一個堅韌的心。她主動承擔起養鶴最髒最累的活,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照顧好這些寶貴的鶴。
徐秀娟養鶴不僅能吃苦,她還非常具有天分。僅僅用了三天,她就能清晰地辨別起每一隻鶴,對這400多隻鶴的年齡、性格她都能記住。後來她跟隨專業的科研人員學習,對養鶴的技術有了一定的提高,經過學習和實踐,她照顧起鶴來越來越得心應手,在自然保護區出生的小鶴,因為有她在存活率基本能達到百分之一百。
二、奉獻一生
徐秀娟對鶴的熱愛和養鶴的天分都讓周圍人驚愕不已,她在養鶴方面的名氣也越來越大。有野生動物專家建議她能去大學進行系統的學習,學成後為保護丹頂鶴做出更大的貢獻。上大學對徐秀娟一家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負擔,但他們還是極盡全力的支持她,後來徐秀娟如願去了東北林業大學進修。徐秀娟不負眾望,懷著極大的熱忱和堅韌不拔的心,她順利的完成學業,帶著一身的本領重新投入對丹頂鶴的養殖保護之中。
徐秀娟對她的丹頂鶴傾注了所有心血,她無比珍愛每一隻丹頂鶴。為了飼養鶴群,她可以捨棄金錢、名氣,只要能照顧好丹頂鶴,她也可以忍受一切麻煩和骯髒。如果有丹頂鶴不幸去世,對徐秀娟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1987年9月的一天早上,徐秀娟養的兩隻白天鵝「黎明」和「牧仁」趁著她不注意逃走了,在大家的幫助下「牧仁」找了回來,但還有一隻流落在外。徐秀娟放心不下,大半夜的也要出去尋找,在和同事一起渡河尋找白天鵝時,徐秀娟就身體有點承受不住了。後來她上了岸,正在她想騎自行車與自己的同事回合時,不知道為何她又退到了水邊,再次涉入河水。徐秀娟想找回她的白天鵝,卻永遠的留在了這片水域,犧牲時年僅23歲。
結語
在正值芳華的年紀,有一個人將自己無私地奉獻給了偉大的養鶴事業,為自然保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這個人就是丹頂鶴的守護天使徐秀娟。她是為了她所熱愛的野生動物而死,也是為了她所熱愛的大自然而死。徐秀娟與鶴的故事,激勵著無數人去熱愛大自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如果你也聽過《一個真實的故事》這首歌,那麼一定會為歌曲的內容所打動,這首歌講訴了一個小女孩為就丹頂鶴而犧牲,這首歌的原型正是徐秀娟。徐秀娟是我國為環保事業做出巨大犧牲的烈士,她的英勇事跡應該值得傳唱,為我們每個人所記住。
參考文獻:
《夢溪筆談卷十·人事二》
《小隱自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110c560fecf1be2ce3c5e006e275c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