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2年,李時珍以《證類本草》為藍本,參考了800多部書籍,其間,多次離家外出考察,最終成功編輯了傳奇醫書《本草綱目》。「性理之精蘊,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籍,臣民之重寶。」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更加追求高質量的生活方式。旅遊已成為人們假期放鬆壓力最受歡迎途徑之一。而出行方式更是多種多樣,高鐵,飛機,汽車等,相比之下,人們更傾向於自駕游的便利。但值得注意的是西藏旅行途中,路邊的「大白菜」千萬別摘,摘了有麻煩事。
提起西藏,內心會帶著一種嚮往之情,覺得是一個神聖的地方。隨著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加,旅行越來越成為解壓的重要方式之一。人們旅遊的目的地也各式各樣,但各地的著名景點還是人們選擇的重要目標。說起西藏的旅遊勝地,那當屬布達拉宮了,這是到西藏旅行的遊客的必備打卡地。
相比於火車出行,現代年輕人更傾向於自駕游。首先,自駕游比較便利,可以避免趕車的麻煩;其次,跟旅遊團出行相比,自駕游自由支配的時間比較寬泛;最後自駕游個性化程度比較高,除了比較著名的景點,人們還可以去很多比較小眾的旅遊景點旅行。去西藏旅行的年輕人,很大程度上是選擇川藏線路,這條路線與其他的相比,非常適合自駕游的遊客,道路兩旁風景優美,空氣清新,是遊客拍照打卡的好地方。
雖然這條線路深受人們歡迎,但要注意的是川藏線路非常險峻,危險係數極高,所以選擇這條道路時還是要做好攻略,以免發生危險。雖然川藏線路兩旁風景優美,植被覆蓋,但如果在旅行途中看到了形似大白菜的植物,千萬不要隨意採摘,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不過不用擔心,不能隨意採摘的原因並不是這種植物有劇毒,對人們的身體會造成巨大損害,而恰恰相反,這種植物有很大的價值,是一種非常珍貴的藥材。
這種形似大白菜的植物名字叫塔黃,而人們之所以給它取名塔黃,原因也跟它的外表有關。塔黃生長在西藏喜馬拉雅山地區,它的根莖十分發達,屬於草本植物,成熟後可高達兩三米,它和人們常見的竹子非常相像。它底部最粗壯,往上逐漸變細。
它的根莖外面包裹著非常多的苞片,這跟它所處的環境有關,喜馬拉雅山區環境惡劣,而這些苞片則是塔黃自身的保護傘,苞片可以增加光合作用,從而在惡劣的環境中協助塔黃更好的開花結果。加之塔黃的葉子是黃色的,所以人們便把這一長得像一座塔的植物叫做塔黃。
經過研究,塔黃是一種價值連城的植物,而之所以那麼珍貴,是因為它比較稀有。雖然塔黃的根莖發達,但是它的生長速度相比於其他植物來說十分緩慢,兩年的時間才能長到和白菜差不多的大小,隨後開花。最重要的是,塔黃一生只開一次花,如果被不知情的人採摘了,那就需要很多年的時間才能再次開花。另外,塔黃作為一種珍貴的中草藥,對治療腹瀉、便秘、消除瘀腫、積食等具有重要作用。
塔黃最重要的還是它的藥用價值,對於很多疾病都有很強的治療功效,所以人們稱它為珍貴的藥材。但是如果在塔黃沒有成熟時進行採摘,它的藥效就會大大降低,造成資源的浪費。人們也曾嘗試過把塔黃移植到平原種植,但都種植失敗了。經過專業研究發現,這是因為生長的環境不適合,塔黃只適合在高原生長,這也更加奠定了塔黃價值連城的基礎。
自駕游去西藏,如果發現路旁有塔黃,千萬不可隨意採摘。因為塔黃的藥材價值高,所以當地的居民已經承包了下來,屬於私人財產。所以當遊客看到路旁的塔黃,出於好奇心想要採摘時,當地的牧民將會阻止他們。而如果未經同意已經將塔黃摘掉,他們就會被當地的牧民要求賠償,價格則要按市場價格計算,十分昂貴。
在很多遊客得知這種植物真正的身份之後,非常慶幸沒有因為自己的好奇心去隨意採摘,不然不僅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也會浪費稀有藥材資源。不僅在西藏旅行途中不能隨意採摘,在其他旅遊勝地也要注意自身行為,切勿在沒有判斷清楚該植物價值的情況下摘取,否則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這也告訴人們在做事情之前,要提前做好準備,評估一切利弊,不能衝動行事。
參考資料:
《本草綱目·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