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辭讓儲君之位,最終成就兩大盛世,這樣的皇室兄弟你見過嗎?

2022-03-11     生活幸福

原標題:相互辭讓儲君之位,最終成就兩大盛世,這樣的皇室兄弟你見過嗎?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在滾滾歷史長河中,就如電視劇上演繹的一般,兄弟奪嫡,機關算盡只為皇位,這樣的情節並不陌生。皇權社會至高的權力吸引一群又一群的人如飛蛾撲火般。然歷史上卻有這樣的兩個人,面對太子這一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至高之位,他們不為所動,甚至互相謙讓。

亂世紛爭,隨著王莽的死去新朝瓦解,年代更替,漢朝開啟,東漢光武帝劉秀建朝,定都洛陽,論功行賞,賞賜犒勞有功戰士,提拔有功之臣。按循禮制,還需冊封皇后,母儀天下,夫婦同心共創美好山河。

但此時原配夫人膝下無子,而寵妃出身大族,且育有一子,有利於安定朝政,鞏固江山。劉秀拿不定主意,此時夫人陰麗華主動請辭,希望劉秀能為江山社稷,立郭氏為後。爾後,劉秀立郭聖通為後,她的兒子也順理成章成為太子入主東宮。

漢明帝劉莊與東海王劉彊

郭聖通成為皇后後,縱容母家,她的母家因此風光無限,行事越發跋扈,在朝政上一家獨大,不斷打壓其他氏族。後因氣焰過大,光武帝越發不滿,因此罷黜其後位,改立原配夫人。根據尋常禮制,立嫡太子也應隨之改立太子,但因劉疆從小由劉秀悉心教導,教導皇權之術,劉秀不舍廢除。

劉疆從小就聰明,他深深知道坐在太子的位置於理不合,就多次向劉秀請辭,希望將太子之位歸還給弟弟劉陽。劉秀出於對當時朝政局勢的考慮,劉疆的外祖家因被打擊,日漸式微。劉秀擔心劉疆擔任太子有生命危險,劉秀因愛護,便同意劉疆的請求,廢除劉疆的太子之位,改名為劉莊,封為東海親王,看守藩國,劉陽入主東宮。

劉疆去往藩國後,劉秀又覺得愧對他,打破眾議,特賜物產富盛的魯國一併給劉疆,劉疆一人坐擁兩國。劉陽即位後史稱漢明帝,漢明帝精力圖治,天下太平,百姓富饒,開創明章盛世。劉疆也在劉陽的庇護之下生活極好,兩人感情甚好。劉疆去世之後,劉秀內心悲慟,用遠高於親王之禮厚葬,親手選定諡號。

唐玄宗李隆基與讓皇帝李憲

武則天野心勃勃把持朝政,李旦無奈退位,遂武則天稱帝,改為武周,李旦因此反成皇子,而原本的太子也成為皇孫。李成器愛護兄弟,手足之情甚篤,武氏家族迫害皇孫等人,在舊臣的掩護之下,為保性命,李成器等人成為親王遠赴封地。唐隆政變,李旦又重新掌權,重登皇位,冊封太子時,想要冊封原來的李成器作為太子。

但李成器認為弟弟李隆基在政變之時是最大的功臣,

應當冊封他才能安定人心,讓眾人誠服。後李隆基成為太子,李成器被冊封為親王,位列諸侯之首。後來,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出現矛盾,並不斷擴大。太平公主就想利用李成器曾是太子的身份,來攻擊李隆基,把李隆基拉下太子的位置。

結果李成器直接閉門不見,用這樣的方法來支持弟弟,太平公主無計可施,在與李隆基的爭戰中失敗。李隆基登基稱帝後,李成器名字和李隆基生母名諱相同,為了避諱,李成器將名字改為李憲。兩人的兄弟之情深厚,李隆基常常出宮到李憲的府上,和李憲把酒言歡,誕辰時,親自前往,李憲生病時,親自帶著一大群的御醫趕到。

李憲後因病去世,年僅63歲。當李隆基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內心悲慟,直接退朝大哭。

李隆基還親自去弔唁李憲,並下令追封他為皇帝,諡號為「讓」,安排一切禮儀按照皇帝的禮節下葬。後來在出殯的時候,李隆基讓自己的兒子都去扶靈,他登上城樓目送著長兄靈柩的離去。

皇權之下,並非人人都爭權奪勢,為了皇帝的位置不斷廝殺,機關算盡。皇權之下也有璀璨的兄弟之情,手足之情,謙讓之禮,兩者共創盛世輝煌。

參考資料:

《資治通鑑》

《新舊唐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849f126e42f8cc8aceec91748fd9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