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無法造假的古董,高技術也難以還原,專家:先數清有多少條龍

2022-03-10     生活幸福

原標題:唯一無法造假的古董,高技術也難以還原,專家:先數清有多少條龍

在我國文物界,造假已經變成了很常見的現象,中國歷史悠久,文物繁雜,仿造、做舊、甚至自創文物的現象都時有發生。更可怕的是,那些假文物通常美輪美奐,大到器型,小到紋路裂縫,都能給你做到以假亂真,足見贗品市場的水有多深。

比如曾經非常有名的"漢代青黃玉龍鳳紋化妝檯"事件,這件所謂的漢代玉質化妝檯,在2011年北京一場拍賣會上拍出了2.2億元的天價,一時令人側目。而最終這件化妝檯被曝光是造假文物,最大的證據就是漢代人習慣席地而坐,根本不存在這樣的凳子。

在文玩界,諸如此類的造假事件比比皆是,只有你想不到,沒有造假販們做不到。但有一件國寶級的文物,是現代工藝至今無法復原、也沒辦法製作複製品的文物,叫"曾侯乙建鼓底座",形制為戰國時青銅器。

曾侯乙是文物界的一位"大人物",他是戰國時的曾國君主,曾國即西周初期周天子分封鎮守南方的一個重要邦國。在曾侯乙的墓葬之中,出土的全都是戰國時期青銅器的珍品,比如舉世聞名的大型禮樂重器曾侯乙編鐘、四龍曾徽、青銅冰鑒、雲紋金盞等等。

這座"曾侯乙建鼓底座"也是出土於曾侯乙墓,顧名思義,這件文物其實就是一隻大鼓的青銅底座,用以支撐鼓的重量。它之所以能在無數文物中脫穎而出,實在是因為它的造型太過於奇特,這種形制的底座在歷史上非常罕見,目前曾侯乙建鼓底座可能是全國獨一份。

這件青銅底座出土於1978年,當時曾侯乙的墓室被發現,其中埋藏著許多珍貴的樂器文物,這面大鼓就放置在曾侯乙編鐘的附近。在出土時,由於鼓的材質脆弱,鼓身已經在2000餘年的浸泡間完全腐壞,整個木柱已然折斷,留下的只有造型奇特的青銅底座。

這件底座高50厘米,直徑80厘米,由數不清的大龍和小龍盤繞而成,龍身上還鑲嵌著綠松石。毫無疑問,這件青銅底座代表了春秋戰國時期青銅鑄造藝術的巔峰,它的造型極其繁瑣,甚至讓人難以數底座上清楚到底刻有幾條龍。據說它在博物館展出時,一位外國朋友被吸引,數龍數了足足一下午,才數出來108條這個數字。

在當時的工藝來看,這件精巧到有些逆天的器物是很難製作出來的,即使是科技發達的今天,也依舊沒有解開曾侯乙建鼓底座鑄造之謎。國內外冶金專家對此進行了討論研究,不少人認為它採用的是"失蠟鑄造法",也就是先用蠟製成物模,再將物模埋進沙中夯實加熱,最後倒出蠟油加入熔化的青銅或鐵水鑄造。

不過即使使用這種方法,包括湖北省博物館在內的很多單位都沒能做出一模一樣的複製品,做出的贗品總能一眼看出真假。據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館內很多文物在境外展出時都有複製品來替代,但這一件至今未能造出以假亂真的複製品來,讓人不禁感嘆於古代青銅鑄造技藝的高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012b554beedcacf8d25e2b93e32e2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