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政10日 購房者徘徊在買與不買間
北京樓市優化政策落地後,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走出了一條相對平穩的趨勢。特別是二手房市場,11%的網簽增幅與幾乎0新增的掛牌量,讓這個市場看上去波瀾不驚。然而,在這種波瀾不驚的背後,無論是純粹的剛需客,還是置換需求的改善客群,買與不買的糾結卻更加困擾著自己:一方面他們擔心新政後市場會觸底反彈,錯過本就不容易搭上的購房班車;另一方面,過於淡定的市場和置換需求過程中的周期難題,讓他們不敢輕易出手。
「即便有政策出台,也不會衝動購房」
在北京「認房不認貸」出台後,郭銘便擁有了買房的「資格」——被降低的上車門檻。如今門檻再次被降低,要不要買?
「手裡資金有限,只能看一些偏遠的二手房。」北漂五年,郭銘也有了在北京安家的想法。據郭銘介紹,看房過程中也選到了一個自認為性價比高的房源,良鄉大學城附近、首付100萬元、月供1萬元左右,還是個老破小。一旦出手首付,上百萬,月供大概占到夫妻雙方工資的一半。買了房子,各方面開支都要收縮。如果家庭成員出現緊急情況,生病或失業,這種壓力會進一步加劇。
更重要的是,想背上這種壓力,先要籌措降了門檻後的百萬首付。
老家的房子掛了一年半,要「割肉」才能賣掉;30年的月供壓力,萬一工作有變化了怎麼辦;老破小等到5—8年後,置換難怎麼解決。自從有了在北京買房的想法,在買與不買之間,郭銘被困擾著。
在郭銘看來,現在的樓市有些吃不准:新政之後並沒有出現自己預想的「暴漲」,看上的房子還是那樣,跟中介聊、看媒體報道,整體市場波瀾不驚,似乎不用那麼著急。
郭銘提到的新政,就是10天前北京發布的樓市優化政策,內容涉及首付比例調整、貸款利率降低、貸款年限延長、普通住宅認定標準調整等。新政後,北京實行九年之久的普宅標準終迎優化,普宅占比由調整前的30%大幅提高到70%,此外,首付比例及貸款利率也降到2016年9月以來最低。
「現在還沒有孩子,還能再等幾年。」談及買房計劃,郭銘表示自己是「剛需」,是一定要買的,但可能要等等。即便有政策出台,也不會衝動購房,除非有能真正「下場」的理由。政策給首付減了壓,代價是貸款增多了,買房這件事,是要考慮承受力的問題的。
「如果存量房貸利率下調,我就不換了」
與郭銘不同,陳瑾是大家眼中那個在合適的時間點換對房子的人。
2020年底,在意識到「沒有學區的老破小沒有未來」後,陳瑾果斷把自己在豐臺西羅園的老破小,換成了現在東城安定門的89平方米次新房。
在本輪北京樓市調控優化前,陳瑾已經再次把自己的89平方米次新房掛出,理由很簡單:疫情期間換了工作,自己也沒有學區的需求,雖然是名下唯一的住房,因為當時的認房又認貸,即便多次下調,從5.25%降到了現在的4.8%,但卻依然比不上真正的首套房,怎麼看怎麼「不那麼划算」。
其實從成交結果看,陳瑾這套房子確實換得「還不錯」:西羅園的老破小同樣朝向、同樣面積的房源,在兩大中介的掛牌價格比當年她賣掉的那套房子低了20萬元。而且陳瑾是2020年賣的,還不是最高點。跟樓下門店幫自己賣房子的中介小哥聊天得知,這套房子與2022年初的最高點比,已經跌去了15%左右。
但手裡這套,卻從880萬元上漲到了1100萬元左右,掛牌價在1200萬元。
「多少錢都沒用,就這一套房子,現在賣不掉。」在被問及為什麼想換房時,「走著上班、房貸壓力沒這麼大」是陳瑾給出的理由。但她也清楚,自己給出「平行換房」的想法,在現在這個市場是比較難的,「至少換房的稅費、中介費、裝修費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正因如此,在北京樓市調控優化落地後,對新購入的二套房貸利率、首付給出的優惠,讓陳瑾有了希望:存量房貸利率既然能下調,那二套房貸存量利率能不能一視同仁。
雖然這麼想,但陳瑾也知道,可能性不大。「畢竟政府希望的還是活躍交易。如果存量二套房貸利率能下調,我就不換了。」因此,目前的她兩條腿走路:邊賣房邊看政策。
新政帶動了成交改善,但趨勢並未明顯扭轉
截至12月24日,北京樓市優化政策落地已滿10天。
從網簽成交數據上看,新政後剔除周六日節假日,新政後工作日日均成交二手住宅525套,新政前日均成交473套,較新政前成交上升10.99%,網簽成交量有一定的上升。
從掛牌量來看,北京二手房掛牌量並未出現明顯上升局面,諸葛數據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第51周,北京二手房在售掛牌量為24.7萬套,較第50周下降0.7%,較第49周下降1.6%。
諸葛數據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王小嬙指出,從數據上看,新政後北京二手房成交活躍度有一定的上升,但掛牌數據上體現得不是很明顯,新增掛牌量及在售掛牌量規模較新政前略有降低,新增掛牌均價也並未呈現上行局面。整體來看,在當前的市場供求關係下,本次新政帶動了成交改善,但市場整體趨勢並未扭轉,且升幅並不是很明顯。
「當下市場主要的問題在於市場信心不足,儲蓄意願大於消費意願,歸根結底是整體就業環境及收入問題。」從業十年的房產經紀人羅威告訴編輯,代表二手房市場最直觀的指標就是帶看量,據內部統計,新政出台後的10天時間內,帶看量和之前差不多,甚至還稍微有點下滑。在經歷了「認房不認貸」市場的大起大落之後,大部分購房者對於新政能夠比較理性地看待。
在地產分析師嚴躍進看來,新政出台後市場成交量有所提升,但購房者並未出現過度恐慌的看房和選房行為,這是一個謹慎的選擇。因此,新政激發的購房需求將在未來一段時間陸續釋放,預計在新政落地後,北京新房成交量將逐步止跌並趨於穩定,二手房成交量也將隨著時間的推移呈現平穩增長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