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之心教育向陽 瀾石中學運動場綜合配套項目正式啟動
龍騰萬里攀雲霄,宏圖之志正當燃。新年伊始,石灣鐵軍一馬當先,勇當教育改革先鋒。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石灣鐵軍一直在教育上鼓幹勁,出實招,見實效,為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原動力。
為夯實學校優質配套資源,創造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石灣鎮街道於1月15日舉行石灣鎮街道的瀾石中學運動場綜合配套項目啟動儀式。佛山市禪城區瀾石中學(小學)作為石灣鎮街道教育發展的標杆,萬方運動場的啟動體現了轄區吹響了加快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衝鋒號。現場可見,蓄勢待發的大型挖掘機和工程車整齊排列在場地兩側,印有「佛山之心,教育向陽」的彩色道旗迎風招展,為啟動儀式增添熱烈喜慶的氣氛。
本次活動受到相關部門及社會各界高度重視,佛山市禪城區委副書記、區長盤石,佛山市禪城區政府副區長何海虹,佛山市禪城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劉佑蓀,佛山市禪城區石灣鎮街道黨工委書記、辦事處主任陳樹凱及相關部門領導參加了啟動儀式。
萬方運動場 培育全能型人才
瀾石中學運動場綜合配套項目是石灣鎮街道2024年第一個動工項目,也是禪城區辦學管理體質優化後第一個鎮街項目,更是石灣「教育先行」的體現。本次啟動的運動場綜合配套項目,總用地面積為2.5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1.9萬平方米,其中運動場和停車場面積1.4萬平方米,體育館建築面積5500平方米。未來,這裡將建成高標準11人足球場和6跑道的田徑場以及可容納443個停車位的停車場。
項目的啟動為學校貫徹「以快樂體育鍛鍊健康體魄」的教育理念打開新空間,將成為學校發展歷程中又一個重要里程碑。此前,禪城區委區政府在全區教育大會提出「五一」特質概念,明確「培養每一位學生都掌握1-2項藝術、體育、勞動技能,精通1門本土傳統技藝」工作目標。這充分展現出禪城區作為「佛山之心」的綜合實力,更是石灣鎮街道落實國家、省、市關於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舉措。未來,瀾石中學的莘莘學子將在新的運動場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磨練意志。
佛山市禪城區瀾石中學黨委書記 鄭繼雄表示石灣鎮街道領導對學校教育教學發展情況給予高度重視,探討嘗試通過引進社會力量持資建設項目,極大體現石灣鎮街道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
據了解,佛山市禪城區瀾石中學(小學)是禪城區教育局直屬的公辦九年一貫制學校,瀾石中學創辦於1976年,瀾石小學創辦於1949年,均為廣東省一級學校。自2015年瀾石小學校園異地重建後,校區占地35畝,建築面積約2.3萬平方米;同年,瀾石中學也同步啟動校園改造項目,建築面積約5萬平方米。瀾石中學專職老師166人,教學班45個,學生人數為2234人。瀾石小學專職老師189人,教學班67個班,學生人數3267人。
教育改革浪潮 石灣鐵軍勇立潮頭
一直以來,禪城區高度重視教育的發展,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2023年,是禪城教育的改革年,也是石灣教育的改革年。2023年5月,禪城區教育工作會議正式提出「要重塑鎮域教育競爭機制和動力機制,激發鎮街發展教育的積極性,形成齊抓共管的辦學合力」。9月,又召開辦學管理體制優化工作動員部署會,明確各鎮街和職能部門在全區教育發展中的責任分工,穩步推進「一級辦學、區鎮(街道)協同」的辦學管理制度改革和「區級統籌、區鎮(街道)分擔」經費投入制度改革。
佛山市禪城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 劉佑蓀表示:期待各鎮(街道)像石灣鎮街道一樣,扛起教育的屬地責任,全面提升公辦優質學位供給能力,全力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為禪城區「四心家園」建設貢獻更大力量,彰顯新辦學體制的新活力。
隨著禪城區辦學管理體制改革的實施,石灣鎮街道教育辦公室、石灣鎮街道教育發展中心率先於8月17日揭牌成立,積極參與到禪城辦學教育中來。新成立的街道教育辦公室、教育發展中心迅速進入角色,以23年秋季開學為新起點,對標改革要求,謀劃發展思路。瀾石中學運動場綜合配套項目採用創新的改建模式,以政府為主導,引入社會資本的力量,保證了工程質量及工作進度。項目的順利落地,正是這支「石灣鐵軍」率先交出的第一份答卷。
佛山市禪城區石灣鎮街道黨工委書記、辦事處主任 陳樹凱表示:石灣已將教育納入黨工委城市發展戰略,把「優師優校優教」建設作為打造高品質城市中心的重要抓手,爭做全佛山的「教育強鎮」。
石灣鎮街道透露了未來幾年教育工作的抓手,包括將教育工作納入黨工委城市發展戰略,力爭通過「優師優校優教」建設推動石灣教育高質量發展;探索教育管理新機制,通過新機制積極調動發揮村、國資、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到教育發展中來;全面落實好區委區政府的工作部署,謀劃啟動更多優質公辦學校建設;助力推進教育集團化建設,集中力量增學位、提質量、塑品牌,打造與「城市之心」相匹配的現代化城市教育。
佛山之心,教育向陽。新的一年,石灣鎮街道將以賽龍奪錦之勢,繼續在趕超中爭第一,在創新中爭唯一,在教育改革以及全力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中奮勇當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