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居財經 王敏
剛剛,財政部重磅發布,事關房地產、地方債、重點群體等。
10月12日上午10時,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財政部負責人出席並介紹有關情況。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財政部將疊加運用地方政府等工具,支持推動房地產止跌回穩。
此外,財政部副部長廖岷還表示,下一步將積極研究出台有利於房地產平穩發展的措施,主要有三方面考慮:
一是允許專項債用於土地儲備,主要是考慮到當前閒置未開發土地較多,支持地方政府運用專項債回收符合條件的閒置存量土地,利於減少閒置土地,增強土地供給調控能力。
二是支持收購存量房,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給,考慮到當前已建待售住房較多,將採取用好專項債收購存量商品房,並繼續用好保障性安居工程補助資金,支持方向進一步優化調整,適當減少新建規模,支持地方更多通過消化存量房方式收購。
三是及時優化完善相關稅收政策,正在抓緊研究明確和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標準相銜接的增值稅政策。
同日,還有一個好消息,存量個人房貸利率將被批量調整,無需申請。
今日上午,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多家銀行陸續發布公告,10月25日起,將對存量個人房貸利率進行批量調整。
除貸款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區且為二套房貸款的情形外,其他符合條件的房貸利率都將調整為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30BP。同時,多家銀行明確,存量房貸利率調整將由銀行統一進行批量調整,不需要客戶提出申請。
據統計,此次存量房貸利率下調預計惠及5000萬戶家庭,1.5億人口,平均每年減少家庭利息支出1500億元左右。
銀行還表示,這次存量房貸利率的調整隻針對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商用房,包括商住兩用房、商鋪的貸款,不在這次調整範圍之內。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首席專家曾剛表示,存量房貸利率的下調對個人、房地產市場和銀行端都會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對個人來說,直接影響是減輕了個人的利息負擔,間接上還可能產生增加可支配收入、促進消費的效應。對於房地產市場來說,可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市場按揭貸款的需求,有助於市場的平穩運行。
從銀行端來看,息差短期可能會進一步收窄,但長期未必是件壞事,因為如果降息能帶動房貸按揭規模增長的話,就可以產生以量補價的效果。畢竟按揭貸款仍是銀行比較稀缺的優質資產。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也表示,存量房貸利率下調比新購房領域的降低房貸利率操作更有效,尤其是近期四大商業銀行的操作,對於市場情緒提振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