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圈陪同家裡的長輩看急診,無意中聽到旁邊的病友是糖尿病腎病患者。「又是糖尿病腎病呀!」小圈內心嘀咕了一下。糖尿病腎病是高發又難治的腎病,在我國,2型糖尿病合併慢性腎病的比例高達64%,糖尿病腎病萬一控制不當,還會發展為尿毒症。
為什麼糖尿病容易誘發腎病?
得了糖尿病已經夠苦了,為什麼糖尿病還會合併糖尿病腎病呢?原因主要有5個:
1、血糖控制不良。血糖過高及血糖波動大是糖尿病腎病發生最根本的原因。
2、血壓高。糖尿病合併高血壓,高血壓是糖尿病腎病發病的促發原因,高血壓加速糖尿病腎病腎小球損害,還加重了糖尿病性視網膜的病變。
3、豆製品攝入過多。飲食不當會加重腎臟負擔,各種豆類屬於粗蛋白,其在人體代謝時容易加重腎臟負擔,導致糖尿病腎病發病。
4、遺傳因素。糖尿病腎病具有明顯的家族聚集傾向,
5、其他因素。如抽煙、反覆的泌尿系統感染、脂代謝異常等也會導致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腎病有什麼症狀?
糖友們要注意,糖尿病腎病早期沒有特別明顯的症狀,又被稱為「無聲殺手」,等到出現症狀,糖尿病腎病或已經進入到第三期。小圈今天帶大家看一下糖尿病腎病從輕到重的5個階段。
第一期:化驗查不出問題,患者沒有明顯症狀,少量病人血壓偏高。
第二期:同上。
第三期:出現尿蛋白,這個階段被稱為早期腎病,如合理治療,腎臟有恢復的可能。
第四期:尿中持續出現蛋白尿,並伴有浮腫,血壓持續升高。
第五期:這個階段被稱為終末腎病,因腎功能不全,血中肌酐及尿素氮升高,除高血壓及浮腫外,患者還有貧血的情況。當血肌酐超過8mg/dl,可確診尿毒症。
如何及早防治糖尿病腎病?
1、嚴格控制血糖。糖尿病早期,使用胰島素嚴格控制糖尿病,使血糖保持正常,延緩糖尿病腎病的發生和發展。
2、控制血壓。有效的降血壓可減緩腎小球濾過率下降的速度,減少蛋白尿的排出。糖友們的血壓應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3、限制蛋白質攝入。適當減少蛋白質可以減低腎小球內壓力,已經出現腎功能不全者更應減少蛋白質攝入,並食用含必需胺基酸高的蛋白質。
4、高危人群篩查。對於容易患上糖尿病的人群,如糖尿病家族史、多胎妊娠、肥胖及高血壓等,應進行糖尿病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