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愛。當某個人痴迷於哪件事時,我們常常稱之為「痴」,而做某件事上做到極致,達到常人都看不到的高度,我們稱之為「狂」。這樣的人物,如天津的老唐,上海的熊賢軍。小愛都會一一介紹這樣的傳奇人物。
在普通人看來,能跑完半馬和全程馬拉松的就已經是很極限的運動了,確實是如此,馬鬆鬆就是一項挑戰人體極限的運動。可人體的極限不就是一直在被突破。全馬上面還有超級馬拉松、100公里超級越野賽,都在挑戰著參賽員的極限。
而小愛只是一名普通的馬拉松愛好者,能跑個全程大概已經花了120分的力氣,這一年多來,成績也是一直停瀉不前,對於那些成績好的人,只有仰慕的份。而對於那些能跑完比馬拉松還要強好多倍的壯舉,那更是兩眼冒星星。
而有這麼一位壯士,不滿足於跑遍全國各地的馬拉松,更是從中國的東邊跑到了西邊,再從南邊跑到了北邊,簡直是把雙腳當成了車輪子用。他就是熊賢軍。
一開始,熊賢軍也和普通人一樣,跑不了多久多遠,他的第一次開始跑步還是在2006年,當年還在上學的熊賢軍,怎麼也不會想到,這件事會給他帶來這麼大的變化,從些,跑步成為了他一直在做的事情。2017年,熊賢軍完全了自己跑步的第一個里程碑——人生中第一場馬拉松比賽,之後,他再也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
在06年到16年的這一段時間裡,熊賢軍跑遍了全中國他能參加的所有馬拉松,稱他是「馬拉松達人」都是謙虛的。完了這麼多的馬拉松,漸漸的,熊賢軍已經不能滿足42公里了,不能給他足夠的感動和激勵。於是開始像更高的目標出發。
熊賢軍給自己定了一個新的目標,他打算用自己的雙腳來環遊全國,丈量祖國的大好河山。在2017年,他開始了自己的第一個計劃,他從上海出發,向著昆明的目標前進,以一天50公里,一個星期跑6天,經過半年時間的旅程,他到達了目標昆明。一共完過了4050公里的祖國土地。在這半年的時間裡,他跑壞了6雙跑鞋、3副護腿。
在下半年,熊賢軍又馬不停蹄地開始第二個旅途。他從上海出發,前往內蒙古,全程8000多公里。而這次的旅途相比之前的更加的艱辛,不僅僅氣溫更低,下雨天也更多,當熊賢軍到達中俄的邊境黑河市時,又正好趕上下雨,他仍然每天奔跑50公里。也正是經過這一年的奔跑,露在外面的膝蓋完全被曬黑了,明顯能看出與腿部的膚色不同。
當然,熊賢軍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很多地區的跑者在聽說熊要經過自己的當地時,都會自告奮勇的進行陪跑。在黑河,當然的跑步狂熱愛好者朱紀紅等三人還接待了他。熊賢軍不僅僅是挑戰了自我,還認識了相當多地區的跑步愛好者。
快一年時間過去了,熊也完成了他用跑步丈量中國土地的壯舉。偶爾和別人談及此事,他總是強調:「跑步的旅行最大意義並不是挑戰,而是能否堅持下來。正是在這種不間斷的堅持中,他才不斷的升華自己,交到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開拓了自己的視野,豐富了人生。」而跑完全國的熊賢軍,稱他為「跑步狂人」一點也不過分。
小愛有話說:
小愛自知是沒有辦法完成這樣的狀舉的,也沒有打算完成向熊賢軍這樣的旅程。不過正好熊本人所說的,跑步旅行最大的意義不是挑戰,而是能否堅持下來。不管是平時的訓練,還是參加馬拉松比賽,能把跑步這個習慣堅持下去,融入生活之中,把它當然生活的一部分。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些要減脂的,要瘦身的、體重下降後又反彈的朋友,你們還會有什麼可擔心的呢?我是小愛,一位跑步愛好者,每天更新有關跑步的文章,講一講跑步的經驗看法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