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晉旅遊地標:海底撈成遊客「服務中心」

2023-08-05     文化產業評論

原標題:新晉旅遊地標:海底撈成遊客「服務中心」

第3957期文化產業評論

各大城市演唱會結束後,一些「海底撈大巴」高調出現在場館門口,免費載客,將剛看完演唱會的粉絲們打包拉走——他們搖著燈棒唱著歌,開赴海底撈就近門店,辦起了自己的「續攤兒版」演唱會。海底撈大巴的出現,又一次刷新了大家的認知,拼服務這塊,守株待兔已經沒用了,要像海底撈一樣學會怎麼在海底撈人,從源頭上創造服務。隨著把海底撈當"遊客服務中心"的人越來越多,如今它自己也成了北京旅遊的必打卡景點。在社交媒體上,海底撈過夜、中轉、服務攻略,已經成了一門學問。開始成為旅遊指南的海底撈,給各地文旅提供了新思路:當別的景區都在建立圍牆和收費站,一切服務都會變成冰冷的價格公示牌的時候,海底撈的門口卻永遠有人在歡迎你。

作者 | 碳酸狗

編審 | 時光

編輯 | 半島

來源 | 三聯生活實驗室

在餐飲和旅遊業老闆還在絞盡腦汁,試圖在今年的消費浪潮里大展拳腳時,海底撈率先出擊,再次用自己的熱情服務給商業研究提供了素材。

各大城市演唱會結束後,一些「海底撈大巴」高調出現在場館門口,免費載客,將剛看完演唱會的粉絲們打包拉走—— 他們搖著燈棒唱著歌,開赴海底撈就近門店,辦起了自己的「續攤兒版」演唱會。

網友評論:「這哪裡是開到了演唱會門口,這是直接開到了心裡。」

過去大家只知道海底撈服務好,有免費的美甲和零食,顧客頭頂還有一排攝像頭,只是用來查看桌上的酸梅湯有沒有被及時續杯。

而海底撈大巴的出現,又一次刷新了大家的認知,拼服務這塊,守株待兔已經沒用了, 要像海底撈一樣學會怎麼在海底撈人,從源頭上創造服務。

作為一家以「服務」為金字招牌的企業,海底撈在餐飲界的聲望, 遠不如它作為街道諾亞方舟,在廣大遊客心目中的戰略地位。

如果注意觀察,今年夏天各地爆火的研學團,已經開始把北京的海底撈當作「駐京辦」了。

家長們在凌晨的海底撈里,淺淺擱置自己疲憊的身體,只為等待升旗儀式的到來。

「吃不吃火鍋無所謂,重點是我終於能在沙發上,放鬆一下自己陪娃日行五萬步後的假肢了。」

也有大學生直接把海底撈作為「午夜鐘點房」,為的就是花最少的住宿費,呆最久的北京。

「北京賓館的價格讓人望而生畏,有時候只是想找個鐘點房休息一下,但與其花三百塊去住四個小時,不如把這筆錢用在海底撈。」

以上種種跡象都指向了在社交網絡上,海底撈已然從餐廳,變成了遊客們來北京的中轉站。 出門在外,遇到問題就來海底撈,似乎成了大家習慣的求解方式。

暑假來北京玩,是一場極限挑戰

一句話概括北京遊客最近的心態,上聯是"高溫暴雨搶不到票",下聯是"發昏抑鬱睡不著覺"。

不知從今年什麼時候開始,關於「北京人是不是都不上班」的帖子熱了。事實是,並不是北京人工作日不上班,而是全國來北京玩的人太多了。

「因為暴雨影響,部分鐵路航線停運,但是這依然擋不住全國人來北京扎堆玩的熱情,緊張的搶票體驗趕超春運前夕。」

小某書上,你以為研學團都在曬自己的遊學經歷,殊不知全團28人返程搶票成功,才是點贊最高、最引人嫉妒的研學分享。

帶孩子來北京研學的kk,來了才發現,自己信心滿滿的旅程,實則每個環節都充滿著各種不確定性。

「北京的各處景點,無論是故宮還是國博都需要預約才能進入,大批研學團的出現,甚至讓一些原本隨時能預約的景點,臨時關閉了票務系統,後續放票改成了分批制。」

家長也沒想到,帶娃到了北京,其實問題才解決了不到一半,後面才是更嚴苛的挑戰—— 每天定點定時搶票預約,拼的不光是手速,還有運氣。

「北京不適合特種兵式旅遊任性撒野,不光景與景之間隔著一座城的距離,更在於幾乎所有景都需要預約。反過來,只是來此躺平玩耍,更是怎麼算都不划算。」

和溫度一起不停升高的,是北京的住宿價格,從民宿到酒店,房價平均上漲了30%-50%,就連漢庭如家一宿都需要七八百。

月薪兩萬的上班族,看了這個價格都捂緊錢包,更別說沒有收入的大學生了,對他們來說,來北京旅遊就成了一個糾結的難題。

難點在於,先訂酒店,再搶票,你會擔心搶不到票;先搶票再訂住宿,可酒店價格每日都在水漲船高,晚訂就是吃虧;如果訂好了票和酒店,不能出門玩絕對血虧,可出去玩又回到了問題原點——北京的景點門票,真不一定能預約上。

對那些無意來北京旅遊,只是想來北京看場演唱會的人而言,待演唱會散場那一刻,在北京如坐針氈的感覺便會頃刻顯現。

走在沒有夜生活的街道上,滿城的燈火卻沒有一盞為你而亮。激情還沒散卻,「我是誰要去哪」的問題已然襲來。「要不是臉上的歌迷標籤還沒被洗去,散場後的落寞甚至會讓你懷疑剛才是否只是場夢。」

對迷失在北京的遊客而言,對生存的最低要求,無非是一處24小時開放營業,可以聚餐又能吃飯的包廂,或是一處穩定涼爽能充電過夜的場所,而這些,恰好海底撈都能無縫滿足。

海底撈,拯救了每個迷失北京的靈魂

對遊客而言, 海底撈與其說是餐廳,更像是一家倉庫,可以寄存自己的一切煩惱。

這裡有盥洗所需的一切用品,門外還提供美甲和擦鞋的服務,無論你在外面有多狼狽,起碼進來後都能體面地吃上一頓飯。

對研學團的家長而言, 海底撈就像是他們的安全屋,單是能寄存孩子這一點,就短暫解決了他們90%的煩惱。

「只需要把孩子交給服務員,你就可以一邊用餐,一邊通過一個360度無死角的ipad,來雲監護在兒童區撒歡的娃。」

頭一回帶娃單獨出遊的小檸,形容自己去海底撈吃飯的那一刻,簡直可以用「倉皇逃入」來形容。

在抵達海底撈前,孩子已經分別在高鐵和計程車上哭了整整一路,期間所有人都在對她行注目禮,她能做的就是不停道歉。

「進海底撈大門的那一刻,冷氣吹拂的感覺,讓我每個毛孔都忍不住鬆了一口熱氣。感謝服務員替我分擔了壓力,保住了我在女兒心裡溫柔的形象,不然動物本能一定會讓我對她大吼大叫。」

除了服務本身之外, 海底撈還體貼地守護了不同收入的人的消費面子。

上班族只有花夠12000真金白銀砸夠了成長值,才能享受8折優惠,但學生只需要出示學生證,就能在特定時間段享受6.6折,地位與黑海會員相比高下立現。

海底撈平等地歡迎每個大學生特種兵, 體恤他們的消費水平,還能夠為他們提供各種搞事整活的物料支持。

這裡可以和服務員猜拳玩遊戲,也可以按照網紅菜譜在海底撈練習烹飪,走的時候靠撒嬌,還可以獲得小玩具作為伴手禮,海底撈當之無愧是大學生們旅遊在外時的小飯桌。

也許 來北京的第一站不會是海底撈,但很多人在離開前等車的最後一站,一定是這裡。

雖然海底撈知道,來這裡歇腳的人大多只是過客,可在被需要的時候,它始終甘之如飴。

「演唱會結束後的巴士上,海底撈不僅承擔簡單的接送服務,當粉絲們錄合唱視頻的時候,司機會體貼的把車內燈光調暗,為大家揮舞螢光棒留出表演空間。」

甚至在用餐期間,海底撈還會給粉絲們提供音響和麥克風,要知道那些KTV里賣的果盤只會更貴,也從來沒有便宜可口的餐食,但這裡是海底撈,它卻會竭盡全力解決你的唱K需求。

被海底撈的服務打動後,一位粉絲真誠感慨,"去哪吃飯都是吃,反正都要花這麼多的錢,不如給海底撈,它掙錢,你快樂。」

這就是海底撈,你在海底撈撈火鍋,而海底撈卻能在北京撈你。

北京海底撈里,睡滿了疲憊的遊客

隨著把海底撈當"遊客服務中心"的人越來越多,如今它自己也成了北京旅遊的必打卡景點。

在社交媒體上, 海底撈過夜、中轉、服務攻略,已經成了一門學問。

作為旅行中為數不多能夠精準規劃的行程,大家會手把手教你,距離地鐵站、飛機場最近的海底撈是哪家,夜晚入口的小門該怎麼找,以及吃東西的節奏該如何把握,才能保證你能斷斷續續的吃夠八個小時不撐,可以有合理的理由,在海底撈度過美妙的一晚。

慢慢地,海底撈可能也開始察覺到,自己似乎成為了民間的城市旅遊合作夥伴,主動配合著民間攻略,為遊客們提供服務。

有人推薦過夜,可以去西單城的海底撈,那裡晚上的客流量比較小,而且服務員早已深諳如何接待前來投奔的旅行者。

如果你表明需要休息,服務員會主動帶你去附近沒開放的區域,冷氣也很充足,關閉燈光後,很適合迅速回血。

還有王府井附近的海底撈,有一排座位,坐下可以直接看到旁邊的教堂,被民間口口相傳為整個王府井最便宜的景觀位。

關於海底撈成為服務站這件事,唯一的爭議就是有人認為,在此蹭座位是否是一種過度浪費資源的行為?

對此海底撈似乎沒有過正面回應,但它至少給了人們一種信任感: 當你需要什麼的時候,只要走進去就好。

結語

開始成為旅遊指南的海底撈,給各地文旅提供了新思路:當別的景區都在建立圍牆和收費站,一切服務都會變成冰冷的價格公示牌的時候,海底撈的門口卻永遠有人在歡迎你。

也許它的食物談不上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它符合又有些超過預期的服務,始終會讓你有一種物超所值的感受——畢竟一部分人選擇海底撈,都不只是抱著吃東西的心態去的。

加入私密社區

主題閱讀

在國圖睡覺,北京中年人的靈魂修行

速遞!2022 年北京市文化和旅遊統計公報

「流浪地球」科幻樂園落戶北京,能否讓幻想照向現實?

推薦收聽

國產AI眼花繚亂?三步帶你輕鬆拿下!

重磅解讀:文旅部首批24個國家級智慧旅遊沉浸式體驗新空間

總投資超105億元!蘇州文博會如何破題「人文經濟學」

深度解讀:俞敏洪親自挂帥,新東方強勢殺入文旅界!

童年雜貨鋪,是一門好生意嗎?

行業窗口與頂尖新媒體【文化產業評論】已維近4000期(持續10年有餘,跨越近4000天),推送文化、旅遊、體育領域專業優質文章8000多篇。【文化產業評論】始終秉承權威、專業、準確、及時、實用的特點,聚焦文化、旅遊、體育等行業前沿動態、發展思考,直面新時代行業發展重大問題,融匯行業內外精英的觀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國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公務員、企事業單位負責人、精英從業者的高度關注與大力支持,亦架設起溝通各方的暢通渠道,是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文化和旅遊部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電影局、國家新聞出版署、國家文物局、國家體育總局等有關部門,各地市政府,以及全國各文化、旅遊、體育企業的重要助手。歡迎訂閱關注!

交流/諮詢/合作

請加主編微信號:7759813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加入「文化產業評論」,這裡,是你的舞台~

喜歡這篇嗎?分享、點贊、在看,都安排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47ab3087a1ab0614ec87911215e3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