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坍塌露出古墓,2500年前奇技再現,學者:「失蠟法」至今沿用

2022-03-04     生活幸福

原標題:水庫坍塌露出古墓,2500年前奇技再現,學者:「失蠟法」至今沿用

歷史是一條「奔流到海不復回」的長河,而其中,中華文明的這條河流就顯得尤其蜿蜒綿長、宏偉壯觀。在這樣漫長的歷史當中,我們的先祖也創造出來了許多珍貴而精美的文物,但是在歷史的洶湧波濤之中不慎流散到了海內各地,從此失去音信。

文物,就是承載著我國文化和歷史的物品,對於完善中國歷史,幫助中國人尋根,充實中華文化都有著極大的價值。因此,每次發現文物國寶的時候,對於所有中國人來說,都是一件幸事。而在上世紀70年代的時候,一個春秋墓群的發現,就震撼了整個中華大地。

牧童失足,偶獲銅器

1977年,在河南發生了一場大旱,致使淅川縣丹江口水庫的水位也大幅下降,部分土壩還坍塌了,因此曾經一直被河水浸沒的河床上部就此裸露了出來,並且開始生出了一些雜草。這一天,一個牧童就放羊到了這裡,看著曾經廣袤的水庫,如今「減肥縮水」了一大圈。

羊兒在吃草,河水在奔流,只有牧童閒了下來。於是他就開始在這裸露的河床上散起了步,撿撿石子、蚌殼之類的。但走著走著,他不慎被一塊石頭絆了一腳,轉頭一看,發現這石頭髮出一種特別的青綠色,挖出來一看,發現這並非是一個石頭,而是一種特殊的金屬物品,上面還有許多美觀的花紋。

於是,這牧童就將這東西帶回了家,給父母、老師看過之後,這才知道,這居然是一個青銅殘片!

春秋楚墓,珍貴文物

他們趕緊把這件事上報了組織,不多久之後,就有專家團隊來到了此地,在牧童的指引下,去到了當時發現銅器的地方,並且開始了發掘工作。

結果令專家震驚的是,這裡居然埋藏了一個墓葬群!整個墓葬群達到了整整10萬平方米,規模及其浩大!整個墓葬群包括了25座墓葬和5座車馬坑,就像是一個小秦始皇陵一般!

而且,這個墓葬群乃是公元前500多年的春秋時期的楚國大墓,比起秦始皇陵的歷史還要久遠。而更令專家驚奇的是,在墓葬當中的文物極其豐富,其中包括青銅、玉器等等之類的文物總計達到了6098件!

而且在這些文物當中,有幾個文物更是珍貴異常。其中一個叫做春秋雲紋銅禁的文物,就是價值連城。雲紋銅禁呈長方體,總體重達95公斤,器身上有共計12隻青銅獸龍,器座上也有12隻青銅龍形座獸,個個都十分精美。

而更讓人驚嘆的,是這器身上,還有兩層紋路。首先是浮在最外層的雲紋,繁複而美觀,而在雲紋之下更有絢麗的花紋,這種雙紋雕鏤手法,是在所有青銅器中都十分少見的。

而且這雲紋銅禁使用的雕塑手法,名叫失蠟法,是中國古代三大鑄造方法之一。在雲紋銅禁發現之前,歷史學界普遍認為我國失蠟法出現於唐代。因此,這具雲紋銅禁的出現,直接將我國鑄造法的失蠟法提前整整1000多年!

文物保護,迫在眉睫

因為雲紋銅禁極其珍貴,因此在2002年的時候,雲紋銅禁就被列入了《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受到了我國的頂級保護,也是我國的一級文物之一。而除了雲紋銅禁之外,在這個春秋楚墓之中,還有七尊銅鼎、王孫誥編鐘等等寶物,也都是我國的一級文物。

而隨著這座春秋古墓的發掘,經過考古人員的進一步勘測,另外在淅川縣丹江口水庫的倉房鎮中,還發現了和尚嶺楚墓群和徐家嶺楚墓群。但讓人感到遺憾的是,盜墓賊先行一步,將這兩座墓葬洗劫一空。

他們用烈性炸藥強行炸開了墓葬, 不僅將墓葬洗劫一空不說,還嚴重毀壞了我國文物。當專家進入墓室之中,看到的儘是一片狼藉,讓考古學家心痛不已。而這也就是盜墓賊跟考古學者的區別,盜墓賊到底是為了一己私利,只要能賺錢,破不破壞都無所謂。

而考古學家,則是秉持著完善歷史、保護文物的初心進行細緻發掘,跟盜墓賊完全不同。而除了盜墓賊之外,還有很多因素都影響著我國文物的保護工作,每一個歷史文物的損失,都是全中國的損失,文物保護,對於我們這代人來說,依然任重而道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f8d33b509dee7f7b26e095950dacf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