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與表哥相戀成婚,婚後卻拋夫棄子與人私奔,晚年兒子待她如路人

2022-02-26     生活幸福

原標題:她與表哥相戀成婚,婚後卻拋夫棄子與人私奔,晚年兒子待她如路人

引言

愛情看起來很浪漫、很純情,可最終現實是殘酷的,因為她經不起油鹽醬醋的烹制。——張愛玲

沒有人喜歡不忠的感情,被欺騙、被背叛的感覺,看著自己喜歡的人或者自己的伴侶,和另一個人好,這無疑是一種折磨。戀愛也好,婚姻也罷,只有真心對真心,靈魂相同相融,才能夠碰撞出幸福的火花。如果有一方在感情里摻「套路」,欺騙、隱瞞、背叛、算計,都很容易造成裂縫。

她是民國時期的名媛,其實原本的命很好,既生在了富貴家,得以滋養出了最好的年華。成年後情感也十分的順利,與表哥相戀成婚,過著十分幸福的生活。她算是嫁了一個如意郎君,當初與之一見鍾情,為他的才華與風采神魂顛倒,和表哥是男才女貌,匹配到令人羨慕。然而婚後她卻拋夫棄子,絕情地放棄了一個美滿的家庭,與人私奔,自私地尋找著她心中理想的快活。但像她這麼一個紅杏出牆的人,結局真的會好嗎?

一、幸運又幸福的名媛,愛情事業雙豐收

這位婚後與情夫私奔的民國名媛,1908年生於浙江諸暨,名叫「陳芝秀」,家庭很是富貴榮華,屬名門望族。她從小得到家族的精心教育,自幼學習雕刻藝術,在藝術文化的薰陶下,漸漸出落成了一個富有才情、嬌美照人的名媛。

到了該成婚的年齡,陳芝秀的愛情亦十分的順利。1925年,在宴會上她遇見了遠方的表哥「常書鴻」,僅僅是與之目光交匯之際,她便怦然心動,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了他。常書鴻也是一個才子,有著溫文爾雅的氣質,帶著紳士般的謙遜與自信,使得陳芝秀情竇初開,卻在心中熱烈地燃起了愛情的火焰。

常書鴻亦鍾情於自己的這位表妹,兩人相互吸引著走到了一起。他們相同的志趣愛好,對藝術都十分的喜歡,陳芝秀擅長雕塑,常書鴻喜愛繪畫,當真琴瑟相合,門當戶對,可遇不可求的一段好姻緣。兩人陷入了熾熱的戀愛之中,濃情蜜意,後很快便結成了夫妻,婚後亦十分的美滿,幸福到無可挑剔。

1927年,常書鴻前去法國深造,而陳芝秀在第二年不堪思念與分離,同樣跑去法國找他。兩人在法國一起相互支持地奔向夢想,努力在藝術的殿堂中,摘取累累碩果。而世界上最好的愛情不正是如此嗎?彼此有著一致的腳步,不管是在現實世界中,還是在精神的世界裡,都能聊到一起,一個眼神便可會意,而對幸福的定義,也在同一個境界裡。

倆夫妻在默契之下把生活過得美美滿滿,把事業經營得春風得意。1931年,他們還有了愛情的結晶,一家三口住在巴黎的鄉間別墅中,每天更是幸福溢滿了胸懷。愛情事業雙豐收,那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人生?這時候的陳芝秀,當真是幸運而幸福的,唯一的缺點就是她吃不了苦,使得那份幸福只能建立在優渥的物質條件之上,而這也在後來成為了她的致命點。

二、無法與丈夫共風雨,最終紅杏出牆

如果能夠一直保持富貴的生活,優渥的生活環境,陳芝秀也許會安穩且春風得意的過一輩子,既有麵包保障下的得體,又有愛情的滋潤。但她生長在名門望族,多少有些公主的高傲,一旦生活委屈了她,她是很難忍受的。常書鴻是一個胸中有志氣,同時有責任感的男子。當他知道祖國還有敦煌這個藝術寶庫需要保護的時候,毅然放棄了自己在巴黎辛苦積累下的名聲,打拚下的事業,及優渥的生活條件,去了敦煌。

1936年。常書鴻留妻女繼續在巴黎生活,急於修繕敦煌遺蹟的他,匆匆趕回了祖國。1937年,陳芝秀在巴黎完成了藝術學業,在無奈之下帶著女兒回國與丈夫生活。當時一家人經過幾番漂浮,終於在重慶安居,不過日子過得遠不如從前,比較清貧。不過1941年,她和常書鴻又生育了一個可愛的兒子,使得她心裡又多了一份安慰,日子雖說苦了點,不過也還是挺幸福。

之後,常書鴻被任命為了敦煌研究所長,這原本是一件好事,但陳芝秀卻笑不出來。敦煌那種大漠寒山,哪比得上繁華的城市呢?那裡沒有優越的生活,甚至有著鋪天蓋地的漫天黃沙,一望無盡的貧瘠荒涼,自小生在富貴人家的陳芝秀,無法忍受在那裡生活。

無奈的是,常書鴻偏偏放著好日子不過,非要去那裡過苦日子,全家搬遷敦煌後,陳芝秀的心理就產生了極大的變化。居住在敦煌,她感受不到一點生活的美好。那裡的環境很惡劣,就算她把自己打扮得再時尚,也與那裡的環境十分的搭調,可她不會用那些大棉襖包裹住自己玲瓏的身段。更重要的是,常書鴻一心投入當地的工作中,整天不能陪她,更別說給她以前的浪漫了。最終她還是背叛了丈夫,和一個叫趙忠清的男人勾搭在一起,然後兩人一起私奔了。

三、與情夫私奔,過上了曾最嫌棄的生活

趙忠清後到敦煌謀生,憑藉一張會說話的嘴,謀取到了要職。這時候的陳芝秀心裡本就厭惡塞北的荒涼,又不滿丈夫的忙碌,在趙忠清的甜言蜜語下愛上了他。1945年,與情夫趙忠清打得火熱的陳芝秀決定與他私奔,便以需要治病為由,和情夫跑了。常書鴻似乎也知道了這件事,但真的愛她,據說騎馬追了她3天,最後病倒在了沙漠之中,好在被人救了。而陳芝秀卻走得很決絕,心裡不留一點遺憾,和情夫私奔後在西子湖畔定居,過著她心中所喜歡的生活,心安理得,並沒有覺得自己對不起那個家庭。

然而好景不長,趙忠清因歷史問題被抓捕了。而陳芝秀這個曾經風光無限、一心愛榮華生活的名媛,因為紅杏出牆,名譽全毀,即便她在雕塑上造詣非凡,也沒有一個單位願意聘用她。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她的日子是真的苦了,人生也陷入了萬丈深淵,比敦煌的惡劣環境還要荒涼。為了生存,她只能嫁給一個普通的勞動工人,給他生了個兒子,且為了餬口不得不給人家洗衣服,過上了自己曾經最嫌棄的生活。

對於她的私奔之事,她和常書鴻所生的女兒倒是沒有過分指責她。而她晚年十分想念當年被她拋下的4歲兒子,但她的這個兒子一直待她如路人,直到陳芝秀於1979年病逝,都沒有與她相認。

結語

戀愛是甜蜜的、輕鬆的、浪漫的,兩顆心的跳動,演奏出了生命的樂章,歡欣地如同置身於雲端,似乎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住在了自己的心裡,彷佛人生最燦爛的日子,就綻放在了那段美好的年華。而身邊的那個人,便是世間最好的人,能夠遇見,是何等的幸運。但婚姻不同,兩個人需承擔起一個家的責任,在餘生里一起吃著一口鍋里的飯,養育共同的孩子,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對方有什麼優點缺點全然清楚,而那份情感的帳本,也算得清。漸漸地、就沒了什麼神秘感、激情、浪漫。

這時候,能夠很支持兩個人繼續走向餘生的,必定是真摯的情感,還有一份家庭責任感。陳芝秀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那份婚姻也是她所選擇,但因後來在情感里算計了利益,且缺少家庭責任感,把自己的餘生弄得面目全非,兒子亦不願相認,不知她可否後悔?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2ac1dbcd3c91849e95145dfc1f16f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