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文1966年出生在上海一個普通個人家庭,父親在大隆機械廠,母親在宜川電子配件廠,家裡還有兩個哥哥。王志文13歲那年,父親遭遇車禍去世,大隆機器廠本想讓王志文去頂替他父親的職位,但他母親捨不得,讓他繼續留在學校讀書。
當時,王志文母親每月工資30多元,一家四口生活的艱難可想而知。母親每月領工資後,總是把錢分成幾份,把必須交的水電費、應給孩子攢下的學費等拿出來放好,剩下可憐的一點錢用來維持一家人的日常生活。為了省錢,她學會了理髮,三個孩子的頭髮都是她理的。
王志文在宜川中學讀書,這個學校除了他,後來還出過一個名人,就是「飛人」劉翔。初中時期,王志文雖然瘦弱,但長相清秀,聲音很好聽。他的表演天分已經開始顯露,那時候上海流行滑稽戲,王志文擅長模仿,還會講多種方言,在學校表演滑稽戲常常能把同學逗笑。初三那年,王志文報考上海曲藝劇團,他的基本素質很不錯,比如敏感、領悟力好、表現力強。但可能是五官過於端正,喜感不強,最終沒考上。當時上海南京東路大世界裡有個青年宮,成立了中學生藝術團,之後王志文考進了團里的話劇隊。這個藝術團出了不少名人,比如跟王志文同隊的馬曉晴,後來也成了電影明星,另一位同學金煒則成了上海電視台的知名主持人。
王志文
金煒
馬曉晴
話劇隊雖然是面向學生的課餘興趣團體,但來授課的老師都非常專業,有知名演員,也有上海戲劇學院的老師,他們利用業餘時間來教這幫孩子,特別上心,還不收錢。正是在這裡,王志文打下了很好的專業基礎,而這些老一輩藝術工作者的教誨,也對他的人生觀產生了很大影響。
1984年,18歲的王志文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當時上海考生的專業課考試被安排在了成都考點,由於路途遙遠,前去考試需要一筆不少的費用。王志文跟母親說,「借我200元,以後還給你」,母親聽到「借」這個字還有點難過,一家人怎麼能說借呢。
母親想盡辦法湊了200塊錢,王志文帶著盒飯、乾糧水壺坐了三天兩夜的硬座去了成都。考試期間寄宿在老師的親友家裡,在成都半個月,他每天給媽媽寫信,一共寫了12封。王志文跟母親的感情很深,很多年後,已經成名的王志文在報紙上發表過一篇文章,標題叫《愛我,先愛我母親》,他說,為了他們哥仨,母親一直沒有再婚,他非常感激母親,自己之所以單身那麼長時間,是怕結婚後妻子對母親不好,讓母親受委屈。
因為在話劇隊打下不錯的基礎,王志文順利通過了電影學院的專業考試,接下來就是文化課考試了,跟所有高三學生一樣,必須通過高考,成績達標才能去上大學。
高考時間是7月的7、8、9三天,沒想到的是6月22號那天,王志文騎著自行車在路上被車撞了,嚴重骨折。醫生告訴他:必須躺在床上靜養3個月,今年高考沒戲了,準備復讀吧。但王志文跟媽媽說,我就是爬也要爬進考場。
那年上海藝考生高考安排在馬當中學考場,學校書記朱榴亭負責考務,7月7號一大早,門口值班老師來報告:校門口有情況。朱書記出去一看,七八個小青年抬著一塊木板,上面躺著個愁眉苦臉的小伙子,不能坐,不能站,還發著高燒,這小伙子就是王志文。
按規定,只能考生獨自進考場,這一大幫人可咋辦?書記一看這孩子也太拼了,怎麼也能幫幫他。於是讓門衛放行,一幫人把王志文抬了進去。為了不影響其他考生,專門給王志文安排了一間考室,把幾張課桌拼一下讓他躺著,然後又弄塊木板架在上方,王志文墊倆枕頭就這麼躺著寫卷子。書記還安排衛生室老師弄了點冰塊擱鐵皮桶里,放在旁邊給他降溫。
就這樣,王志文躺著考了三天。當時,北京電影學院負責政審的老師也到了上海,他們到考點察看的時候,跟負責考務的朱榴亭說,不管這孩子考得怎麼樣,我們招定了。
兩個月後,王志文找到朱榴亭辦公室,說他考上了,要去北京上學了,特地來說聲謝謝。實際上王志文的文考成績是那年電影學院表演系第一名。
之後,王志文成了北電錶演系84級的學生,畢業後分配到中戲當老師,一邊還拍著戲,很快就成了90年代的當紅小生。朱榴亭老師經常在電視里看到他,但他們許多年都沒聯繫。
王志文年輕時
王志文年輕時
雜誌封面上的王志文
大約2008年3月,朱榴亭突然接到王志文的電話,說要請她參加婚禮,當時朱榴亭已經退休,搬家搬了3次,電話也變了,王志文打聽了很久,最後是通過公安局戶政科的朋友找到了她。
2008年4月1號,王志文舉行婚禮,嘉賓陣容堪稱豪華——包括了著名導演姜文、何平、田壯壯、黃建新、趙寶剛,著名演員曾志偉、苗僑偉和妻子戚美珍、朱時茂,歌手孫楠和妻子買紅妹、滿文軍,鋼琴家趙胤胤等等。朱榴亭老師也來了,被奉為貴賓。她也沒想到,當年不過是做了一位老師該做的事,但這位得到幫助的學生,24年來從未忘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RZ_s24BMH2_cNUg7Sp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