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部官方認定的限制級電影竟然在內地公映,甚至央視也播出過

2019-10-08     愛豆研究中心


香港的「三級片」在內地是「色情」的代名詞,不過這其實是個誤會,按照香港電影檢查條例,除了色情類,充滿血腥暴力鏡頭的、過於恐怖的,以及描述在社會內具爭議的道德價值等題材的電影,也會被評為第Ⅲ級電影。

香港第一部被官方認定的三級片並非色情電影,當年曾在內地影院堂而皇之地公映,之後甚至在央視電影頻道也多次播出過,這部電影就是《黑太陽731》,年紀大一點的朋友可能有印象。影片講的是日本鬼子拿中國人做生化實驗的慘劇。片中有大量活體解剖這種恐怖的畫面,最可怕的是日本兵把一個中國婦女拉到零下30幾度的室外,往手上澆水,凍僵後用棍子敲掉手指,然後再拉回室內,把她的雙手放到熱水中,接著日本軍官當著十幾個日本娃娃兵的面,把婦女手臂上的皮肉全部撕下,露出白骨。電影畫面之血腥恐怖,估計很多小時候看的都有童年陰影。

《黑太陽731》血腥畫面

《黑太陽731》人體解剖畫面

《黑太陽731》中國婦女被凍僵


香港是1988年才有電影分級制度,當年11月《電影檢查條例》實施後,第一批送審的片子裡就有《黑太陽731》,當時電檢員審片的時候驚嚇到嘔吐,於是大筆一揮,香港首部三級片就此誕生。

為什麼在香港被評定為三級片,卻能在內地上映呢,因為當時《黑太陽731》是「銀都機構」出品的合拍片。「銀都」雖然在香港註冊,但其實是個國有企業,如果往前追溯,從50年代開始,香港就有了長城、鳳凰、新聯等左派電影公司,也就是所謂的「長鳳新」,承載著宣傳進步思想、團結香港業界的使命。1982年幾個公司合併成「銀都機構」,當時內地改革開放,與香港的交流越來越多,電影方面的合作也更多,銀都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利用在香港紮根多年的優勢,推動兩地合作,加速內地電影業的市場化,畢竟當時香港電影的製作實力要比內地強很多,其中銀都機構主導的合拍片《少林寺》就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瞬間捧紅了李連杰。電影要搞市場化,就要把觀眾拉進電影院,在當時的情況下,要讓觀眾進影院,最重要的是電影有噱頭,所以,像731這種炸眼球的片子最合適了。至於電影的畫面是不是會嚇到觀眾,那都不是最先考慮的事情。

我們經常在港片中看到的「銀都機構」標誌

黑太陽731海報

所以《黑太陽731》不但在內地電影院公開放映,甚至有些影院為了吸引觀眾,在宣傳的時候還刻意提到這部電影在香港被評為三級。至於後來央視播出這個電影,那是因為這是一個抗戰題材的電影,每逢集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宣傳的時期,電影都會被拿出來放一放。很多未成年人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在電視上看了這部電影,往往被嚇得半死,甚至留下深刻的童年陰影。

cctv6在重要的抗戰紀念日往往會播出《黑太陽731》


說到這裡,必須再提一下電影分級的重要性,以香港為例,分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護18歲以下未成年人士,免受不良電影內容影響。其中「I級」所有人都能看,「II級」可以面向所有觀眾,但要註明「不適合兒童」,「III級」只有18歲以上才能看,現在更是細分到了四級。

比較有意思的一個例子,1997年,17歲的謝霆鋒主演了他的第一部電影《新古惑仔之少年激鬥篇》,飾演少年陳浩南,這部電影由於血腥暴力以及價值觀等問題被電檢部門定為三級。1998年6月電影上映時,謝霆鋒未滿18周歲,按相關法律規定,他自己是無法進電影院觀看的,直到兩個多月後的8月29日他才滿18歲。

《新古惑仔之少年激鬥篇》劇照


雖然香港電影分級制度導致大批渲染暴力和色情的影片泛濫成災,不過,在另一方面,電影人也獲得了更為自由的創作空間,當時拍出的突破題材禁忌的佳作還是很多的。因為有了分級的依據,創作者就知道界限在哪裡,不像沒有分級制度的地方,往往是一刀切,或者標準模稜兩可,創作者常常是一頭霧水又心驚膽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VTarW0BMH2_cNUgFaa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