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渤、徐崢、寧浩為什麼樂於提攜新人?因為他們懂得感恩

2019-12-13     愛豆研究中心


《被光抓走的人》今天上映,黃渤不僅是主演,也是這部電影的幕後推手。2016年,他發起「HB+U」新導演助力計劃,提攜新人,《被光抓走的人》正是這個計劃的其中一部電影。導演董潤年原來是個知名編劇,《廚子戲子痞子》《心花路放》《老炮兒》《瘋狂的外星人》都是他寫的。作為導演,董潤年算是新人,《被光抓走的人》是他獨立導演的第一部長片,當然這得益於黃渤的大力提攜。

不得不說,黃渤的眼光很不錯,《被光抓走的人》腦洞大開,既有科幻元素,又直擊社會現實,既好玩又很有深度,是非常有風格的一部電影。

《被光抓走的人》劇照


這幾年黃渤從演員到導演,再到幕後推手,他在電影圈的能量越來越大,而在提攜新人方面也是不遺餘力。當初被稱為「鐵三角」的黃渤、寧浩、徐崢都是如此,幫助了不少新人,他們還是很懂得感恩的。說起來這一切都和劉德華有關。

2006年,青年導演寧浩拿到劉德華「亞洲新星導計劃」的350萬投資,拍出了《瘋狂的石頭》,一鳴驚人,寧浩一躍成為一線導演。而在北京飄蕩多年的黃渤原來只是影視圈邊緣人,主演這部電影之後,一炮而紅,很快成為最受歡迎的喜劇明星。徐崢當時在電視圈算是頗有名氣,演了《瘋狂的石頭》之後逐漸轉戰電影圈,成了電影咖,事業再上一個台階。之後《瘋狂的賽車》《無人區》《心花路放》相繼上映,寧浩、黃渤、徐崢被稱為「鐵三角」。到了今年的《瘋狂的外星人》,這個鐵三角已經成為中國電影圈最中堅的一股力量。三個人各自參與的電影,總票房加起來有幾百個億,在幕後運作方面,他們也已然是大佬的級別,寧浩徐崢擔任大股東的歡喜傳媒在香港借殼上市,風生水起,黃渤名下也有十幾家公司。他們在圈內的地位自然不用說,像國慶節《我和我的祖國》這種頗具官方色彩的重量級獻禮片,也少不了這三位的參與。

劉德華與寧浩


劉德華為《瘋狂的石頭》站台


黃渤、寧浩、徐崢「鐵三角」


他們混成今天這樣,當然要感謝當年劉德華的扶持。好在三位都有感恩之心,這幾年憑藉在電影圈的能量,實實在在地幫助了不少新人。寧浩早幾年就推出了「壞猴子72變計劃」,簽了10多位新導演,《繡春刀:修羅戰場》的導演路陽,《我不是藥神》導演文牧野,《受益人》導演申奧,都得到了寧浩的提攜。徐崢也一樣,作為幕後推手,除了深度參與《我不是藥神》,力助文牧野,他還監製了很多新人導演的電影,其中最有名就是蘇倫導演的《超時空同居》,一個小成本電影收穫了9億票房。而黃渤發起的「HB+U」新導演助力計劃,也給很多新人提供了幫助,《被光抓走的人》只是其中一部。鐵三角提攜的新人都很有實力,相應的,他們也獲得了不少的回報。

也許有人會說這不過是一盤生意,但寧浩、徐崢、黃渤,還有力挺《流浪地球》的吳京,他們用自己的能量去提攜後輩,帶動了一批很有實力的新導演,推出了很好的作品,這對中國電影來說,是功德無量的事,這些人不賺錢,難道要讓那些拍爛片的人賺錢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NFxK28BMH2_cNUgIs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