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齡段在威海的生活情況怎麼樣?

2019-12-30     威海新樓市

點擊上方藍字 可關註:威海新樓市

作者:威海新樓市 編輯發布於公號:威海新樓市

威海本地專業的地產裝修公號,分享對生活和創業的思考,在威海買房裝修的大傢伙都在關注!每天一篇原創文章,獻給每一位愛威海的朋友,歡迎關注公號:威海新樓市。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威海是一個宜居城市,是一個非常乾淨的,非常適合養老的濱海小城。所以,來威海買房的外地人都是以中老年為主,即便是有些年輕人買房,也多半是為了以後讓父母輩的人過來居住。不管哪一個群體,都不僅僅代表自己,因為每一個人的背後都有一個大的家庭。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買房都比較關心配套問題,適合老中小的各種配套。


所以,今天我們就聊一聊生活在威海的各個年齡段人口的情況,說一說不同年齡段的本地人和外地人在威海的生活感受。很多時候,一時的心血來潮並不代表長久的生活狀況,如果為了一時的衝動,肯定會有衝動後的壓力,購房者有必要跟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威海讓你的童年充滿美好回憶


如今時代的娃娃們早已經不是活泥巴摔泥人的自由生活。取而代之的是各種補習班,比如:跆拳道、鋼琴、美術、機器人、英語、口才、舞蹈等等,從一出生就開始早教,幼兒園、小學、中學一刻也不會鬆懈,直到步入大學才算 「半自由」了吧。目前全國基本都是這個情況,而且越大的城市這種現象越多,威海當然也不會例外。


孩子很累家長更累,此時最讓人羨慕的莫過於白蛇傳中的許仙夫婦,孩子出生後,兩口子一個壓在雷峰塔下,一個在金山寺出家當了和尚。十幾年後一家人團聚,孩子已經考中了狀元。


儘管威海的小孩子們壓力相對小些,但基本也都是幼兒園開始接受各種輔導。當然對於這幫小不點來說,最大的樂趣還是去海邊挖沙玩水,在海邊抓個小螃蟹、貝殼、海蜇什麼的,一玩就是一個下午,從頭到腳都沾滿了沙子,那叫一個高興,然後再找一個不錯的館子吃上一頓。平日裡,住的離海近的,更是整天吵著要去海邊。像海上公園、悅海公園、經區體育公園這些有很多兒童娛樂設施的場所附近的孩子。


從小在海邊長大的孩子,可能已經沒有了大海的概念,但是潛意識中,海岸線成了一種習慣,也許在多年以後踏上異鄉求學之路的時候,才發現,自己來自濱海城市,家鄉有著美麗的海岸線。童年的樂趣則是被這些大自然的饋贈所喧嚷的多姿多彩。



所以,威海是一個給你留下美好的兒時記憶的地方。


威海是很多中青年喜歡又無奈的地方


美麗的風景總會觸動人的內心深處,很多年輕人初來威海都會喜歡上這座美麗的小城,喜歡這裡的風景,喜歡這裡的生活節奏。他們沒有養老養生的心思,也沒有孩子氣般的貪玩。更多的是去享受年輕活力。


本地人雖然早已習以為常,但是年輕人聚個會,搞個派對什麼的還是更傾向於海邊燒烤、泡海澡,或者弄條小船出海釣個魚什麼的。總之,海岸線是他們的工具,是可以向外地同學、朋友炫耀的資本。


如果您只是威海的一個過客,那麼威海會成為您返鄉後時常牽掛的地方,手機里多一個有著很多美麗照片的相冊。



而那些一直生活在威海,或者剛剛定居威海生活的人,感覺就又不一樣了。


年輕人雖然還不太理解生活的壓力,但是經濟來源卻限制著他們的消費能力。威海相對來說少了很多消費娛樂的場所,因為威海是一個發展較晚的小城市。一些配套設施也是一個慢慢完善的過程。威高、九龍城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年輕人的消費需求,所以他們經常跑去青島、煙台等,比如:青島的方特和煙台的歐樂堡。


外地年輕人來到威海可能更不適應,尤其是威海少了大城市的夜生活。晚上9點左右,威海基本上算是凈街了,而人口相對較多的大城市,年輕人的夜生活才剛剛開始。


再回到生活中比較現實的問題,工作與收入。這無疑給了上面那些喜歡享樂的年輕人澆了一盆冷水。因為以目前威海的工資收入,還不足以支撐他們過度虛榮的消費觀。這一點在任何城市都是這樣,真正感到壓力的是那些30-40歲之間中年朋友。與95後比起來,他們大多談婚論嫁,或者開始拉家帶小。已經不是自己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的時代。



這個年齡段的人基本上無暇什麼風景,什麼消費。每天除了圍著娃娃轉之外,就是拚命去賺錢了。或者循環在壓力、解壓,然後承接更大的壓力之中。


還是因為房價,此時首要的問題就是翻越買房這座大山。


目前威海市區內的房子,看的上眼的都要120萬以上。反過來再看3000-5000左右的工資收入,確實挺讓人嘬牙花啊。大多數人到了這個時候才後悔,20多歲的時候咋就花了那麼多錢玩呢!


威海的工資水平確實不高,但硬傷是威海所能提供的工作崗位。大城中那些高收入職位工作者,到了威海感覺無所適從,因為威海鮮有這樣的職位匹配。比如小編我自己,在北京從事的工作是IDC數據運維。到了威海根本就找不到對口的工作,沒辦法只能另闢新技能了。


所以,有很多不能離開威海或某種原因來威海的朋友,感受著威海美好氣息的同時,多多少少有著對生活的無奈。但有一點,現在是一個人才為主的時代,威海也不是沒有高收入的機會,發展中的城市更能孕育事業上的機會,收起那份無奈迎接下一步的挑戰吧。


老年人修身養性的好地方


都說威海消費水平高,高的可以比肩北京。但我所感覺到的是,蔬菜水果價格確實跟北京差不多,而其它消費要低很多。如果從居家過日子來講,總的消費比北京是要低一些的。況且消費這個概念涉及到的東西太廣了,而且也是看消費者個人能力的高低。威海缺乏的是高端消費的場所。


而對於老年人來說,他們需要的不是消費。不然也不會有很多北京、上海等一二線城市的老人來威海養老。養老養的是身心,威海所能提供的恰是身體上所需要的自然環境,以及安逸、清靜的養心場所。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老有所樂,老有所享;老人需要的是情節。


開頭也說了,每一個人的身後都會有一個家庭。很多老年人過來買了房子,肯定會帶著孫輩過來玩:中年人買房本就定居或者改善,全家人一起生活,包括老人和小孩;恐怕也只有剛剛走出校門的年輕人最為自由。


所以說,買房是一個人的事情,更是一家人的事情。買的是一套房子,過的卻是一個城市的人文。隨遇而安雖不是我們的生活之道,避世絕俗更不是威海生活的映照。


還是引用那句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U0fbW8BMH2_cNUgyNL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