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百病,
食積為先
北京/天海
喂養孩子是一門學問,許多寶爸寶媽都少不得自己從零開始做功課。孩子一日三餐吃什麼、怎麼吃、吃多少,探究起來就已經十分細緻繁瑣,至於吃完不舒服怎麼辦,就更加令人為難了。
常言道「病從口入」,大家一般認為這是指食物應該清潔、新鮮,防止從飲食渠道攝入各種病原體,引發各種疾病。而對於臟腑嬌嫩,各個系統功能尚不完善的小兒來說,除了飲食不潔之外,還應該注意的一大病因是飲食不節。孩子們吃東西常常不知節制,貪食嗜好的食物,還可能過食生冷瓜果等,胃腸功能本就不如成年人成熟完善,很容易導致食物停滯,更加損傷脾胃。
《幼幼集成》中提到:「傷食一證,最關利害,如遷延不治,則成積成癖,治之不當,則成疳成痔。」可見食積並不是「這兩頓吃多了,下頓餓一餓就好了」那麼簡單的,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和免疫力,伴發感冒、肺炎、厭食、便秘等,甚至發展成疳證。
中醫在治療小兒食積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和良好的療效。中藥調理以消食化積、理氣健脾為主,可以選用中成藥保和丸,或劑型更加方便服用的健兒消食口服液。小兒推拿、貼敷等外治法也簡便易行且卓有療效。家庭調理方面可以使用如白蘿蔔粥、焦米粥、雞內金粥等健脾消食的藥膳。
最新合訂本
上架了!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主管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 主辦
中醫藥知識 健康養生資訊
零售價:RMB16元
郵發代號:82-654
文章版權歸《家庭中醫藥》雜誌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摘錄。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所載方藥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本文編輯:秀瀧
投稿郵箱:jtzy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