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嫂月子湯煲不出味道!這6個要訣你肯定沒掌握

2020-02-01     爸媽說育兒

產後喝一碗熱湯,能補充多種營養。

要想煲出一鍋美味的湯,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兒。

今天就幫大家列出做月子湯時常犯的幾個錯誤。


1、水太少

水是煲湯的關鍵,它既是傳熱的介質,更是食物的溶劑。在煲湯時容易犯的第一個錯誤是加水不夠,導致中途加水,影響湯的風味。

一般情況下,煲湯時的加水量應至少為食材重量的3倍。如果中途確實需要加水,應以熱水為好,不要加冷水,這樣做對湯的風味影響最小。


2、時間太久

有些人總怕湯熬的時間太短不進味兒。

其實,如果是煲肉湯,時間以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為最佳,這樣既能保證口感,也能保證營養。

時間過長會增加湯中嘌呤的含量,進而增加痛風的風險,同時食物中的營養也會慢慢流失。如果是燉骨頭湯或豬蹄湯,時間可適當延長,但也不要超過3個小時。


3、亂加中藥

不少人產婦希望通過喝湯進補,因而在煲湯時會讓月嫂加入一些中藥材。

但不同的中藥材特點各不相同,煲湯前,月嫂必須通曉中藥的寒、熱、溫、涼等各性。比如,西洋參性微涼,人參、當歸、黨參性溫,枸杞性平。

另外,要根據個人身體狀況選擇中藥材。

比如,身體寒氣過盛的人,應選擇當歸、黨參等性溫的中藥材,但體質熱的人吃後可能會上火。

因此,在煲湯時如果想要加中藥材,最好根據自己的體質來。


4、加鹽太早

鹽是煲湯時最主要的調料之一。有些人認為早點加鹽可以讓鹽完全「融入」食材和湯中,提高湯的口感,這其實是一種誤解。

因為鹽放太早會使肉中的蛋白質凝固,不易溶解,也會使湯色發暗,濃度不夠。

鹽放得晚並不會影響湯的味道,反而還能使肉質保持鮮嫩。所以最好在快出鍋時再加鹽。


5、大火熬

煲湯時,開始時應該先用大火將湯煮開,然後轉為文火煲湯。因為大火會使肉中的水分流失過快,導致其口感變差。控制火候以湯微微沸騰為好。


6、調料放太雜

「多放調料提味兒」也是煲湯中的一大誤區。調料太多太雜可能會串味兒,影響了湯原有的鮮味,也會影響肉本來的口感。還有一些調料並不適合產後使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Kyc_28Bgx9BqZZI2m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