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檢測ta的感情忠誠度,你可能泄露了隱私

2019-09-16     專業購物指導網站

一時興起決定測測另一半的忠誠度,沒想到忠誠度沒測出來卻惹來大麻煩,這是怎麼回事呢?

近日,一則"網警濫用職權恐嚇女子求交往"的新聞引發了網友們的關注,事情的起因是小伙想測試一下女朋友對自己的忠誠度,在網上找到一個所謂"測試員"的人來冒充"網警"來測試女友。

慶幸的是沒有發生不可挽回的後果,該"測試員"也因為冒充"網警"得到了法律的制裁。雖然為"網警"職業正了名,但該事件的背後反映出的是個人信息的泄露問題嚴重。

當前網購平台上流行各種"鑒渣服務"、"愛情忠誠度"等測試服務,消費者在購買這些服務後,往往會給賣家,也就是所謂的"測試員"發送想要測試對象的微信、姓名、工作單位等個人信息,通過這些信息再結合話術來欺騙測試對象,從而得出測試結果。

在這一系列的操作下,測試對象卻毫不知情,雖然測試對象與買家關係親密,但這些信息未經當事人同意就泄露給第三方,已經侵害了他人的權益。

說到隱私泄露,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手機中的各種搜集用戶信息的軟體,儘管這些軟體都存在信息泄露風險,但最起碼能找到接受監督的主體。但網購測試服務,隱私泄露風險更加不可控,不知道賣家是誰、不知道信息的去向、不知道受監管的主體。大量的信息就這樣被泄露出去,危險來的悄無聲息。

另外,提供測試服務的賣家存在欺詐等,嚴重侵害了公民的合法權益,平台應該加強對此類服務的監管,避免以服務為藉口搜集和售賣個人信息,而不是出了問題之久再進行封店處理。

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網購平台售賣的產品也越來越豐富,雖然創意滿分,但不能成為法律的"真空地帶"。雖然當前對公民隱私的保護機制還不健全,但卻不能成為商家謀私利"捷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bh4PG0BJleJMoPMuFM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