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做經典招牌毛氏紅燒肉,保你一次就會愛上這道菜

2019-09-28     四毛家的小窩

在舉國歡慶建國70周年的日子裡,我們不能忘記為我們創造美好生活的前輩們,一說這個就暴露了我的年齡。說這些又跟美食有啥關係呢?當然有關係,因為家喻戶曉的就是紅燒肉和二米飯,,二米飯實際上就是大米和小米兩摻的米飯。

在過去那個年代能一周吃上一次紅燒肉,在前輩的眼裡就是「打牙祭」啦!打牙祭的意思就是偶爾享用豐盛的菜肴。在條件艱苦的年代能吃上肉就是豐盛了,想想前輩們真是不容易,再想想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確實得來不易要好好珍惜呀!

雖然我們現在的生活水平已經不會再像過去那麼艱苦,但是偶爾憶苦思甜,感受一下歷史也還是有必要的,但是要說紅燒肉不能算憶苦思甜,只是現在人們日常生活什麼也不缺,所以不會對葷菜有那麼的嚮往,甚至都去吃素了,但是當你偶爾想吃肉解饞時,紅燒肉還真是不錯的一道菜。

我做的紅燒肉其實用到的油不多,給出的油量也是因為提前要炸一下大蒜用,炸過大蒜的油就留著當大蒜油,炒別的菜或拌涼菜用就行,真正燉肉用不了多少油 因為我會把五花肉本身的油脂都燉出來,這樣做出來的五花肉好吃不油膩。

【紅燒肉】

原料:帶皮豬五花肉800克 大蒜2頭 大蔥1根 姜5片 八角2個 香葉3片 陳皮5克 冰糖30克 油50克 南乳汁20克 鹽10克 生抽20克 老抽3克 料酒10克 醋5克

製作方法:鍋中燒油至七成熱時,把一頭半大蒜放進油中小火煸熟,煸至大蒜金黃撈出來備用,炸大蒜的油留著做別的菜用吧,味道超贊的。剩下的大蒜用刀輕輕拍一下裂開就行了,大蔥切段、姜切片備用,豬肉連皮一起切成3厘米乘5厘米的長方塊備用。

鍋中留少量炸過大蒜的底油,把切好的豬肉倒進去,小火煸至豬肉表面上色,尤其是肉皮金黃,要想肉皮金黃下鍋時可以把肉皮朝下多煎一會,這時候豬肉本身油脂也被煸出來一部分,然後把蔥、姜、蒜、冰糖、大料、香葉、陳皮一起倒入鍋中,中小火炒香蔥姜蒜的同時,慢慢把冰糖熬化,冰糖熬化後就會給肉上糖色,這時一定注意要調小火,不要把糖色炒老了,那樣肉會有苦味,如果喜歡顏色深一些,可以在這個時候加上生抽和老抽調色了,經過這段時間的煸炒肉本身的油脂又被煸出來一部分,所以做這道菜不用很多油就可以。

顏色調好之後我們要給肉去腥啦,把料酒烹入鍋中迅速蓋上鍋蓋中火燜一分鐘,然後打開鍋蓋加開水沒過豬肉,這裡敲黑板一定要加開水,如果這時候一大碗涼水倒進去,肉質迅速遇冷回縮,那肉吃著不硬就見鬼了,接著加南乳汁、鹽、醋,簡單攪一下鍋,讓南乳汁散開,這樣上色也均勻,南乳汁除了上色的功能也可有去腥的作用,蓋好鍋蓋小火燜煮30-40分鐘,這個看你喜歡紅燒肉的軟硬口感啦,喜歡吃軟一點的就是燜煮一會兒。

把肉燉熟後打開鍋蓋,調中大火收湯汁,收到最後時首先調小火避免糊鍋,接著把炸好的大蒜倒進鍋中簡單翻炒,看到湯汁濃稠了顏色也紅亮了,這菜就做好了,另外做好的紅燒肉,最後會把豬肉本身的油脂都燉出來,盛肉時把油脂過濾掉,只要肉和紅湯汁就行了。

燉肉的時候我做了一鍋噴噴香的二米飯,順道又炒了一道香菇油菜,這頓飯葷素搭配,全有了,尤其是紅燒肉的湯汁澆在二米飯上,怪不得前輩們愛吃,我也愛吃!

小貼士:炸大蒜最後放進鍋中是我的小妙招,用炸過大蒜的少量油煎一下五花肉,這樣比熗鍋直接用大蒜要好,因為我們是燉肉不是炒肉,大蒜如果在鍋里燉時間久了就會過於軟爛,另外炸大蒜臨出鍋放起到了倒熗鍋的作用,同時炸大蒜還是整顆的,吃起來有炸蒜的香味和肉汁的香味混合在一起,搭配著紅燒肉一起吃還很解膩,這個搭配是絕配。

陳皮在這道菜里可以讓肉質變得軟爛,還可以去腥氣,所以讓肉去腥有很多天然食材就可以做到了,另外還有的做法是放適量的山楂,

您吃過紅燒肉嘛?歡迎在留言區留言評論,每天給大家分享我為家人製作的每一餐,喜歡我的美食分享的您,別忘了分享和收藏我的菜譜,更歡迎關注我,我會持續分享我的美食製作給大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CrEeW0BJleJMoPMB2A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