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離不開「食」這件事。而作為一個南方人,平常吃得最多的主食自然是米飯,不過我想北方人也離不開米飯吧!早在7000年前,在長江下游的河姆渡遺址中就發現了稻米存在的證據,由此可見,大米的由來已久,遠比我們想像的要久!
發展至今,稻米的種類已經不局限於一種,現在我們常食用的大米大致分為大米、黑米、糯米、糙米、紫米、小米和薏米等十幾種,而大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出鏡率最高,北方地區不得而知,就拿南方地區來說,幾乎所有的家庭的午餐和晚餐都是食用大米作為主食。大米一般只分為秈米、粳米、糯米,我們平常吃的大米是水稻種子的胚乳,蒸煮熟後方可食用。
米飯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果腹食物,如果家裡沒米了,那就是應了那句「揭不開鍋」。再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廚藝再好,沒有米飯也是白瞎。大米之所以會成為我們的主食,主要還是因為它的營養價值豐富。碳水化合物高達75%,蛋白質、澱粉、脂肪、維生素等物質都有利於人體健康,纖維素和可溶性糖與澱粉相結合,極易被人體消化和吸收。熱量低、飽腹感強、營養全面,所以說,大米成為我們的主食是有原因的!
那麼說到這裡,大米我們天天吃,但是煮飯的正確方法90%的人都不會,難怪米飯不香沒營養!我們平常在家裡煮飯的時候,只會淘米加水下鍋煮。因為淘洗米的過程中,水會變渾濁米白色,那麼有強迫症的人就會洗到水清澈見底為止。另外,煮飯的時候水和大米的比例老是弄不明白。這樣一來二去,煮出來的米飯要麼夾生太硬沒法吃,要麼跟濃稠稀飯一樣難以下咽,最關鍵的是淘洗太多次,大米的營養全被水沖走了,這樣的米飯吃著毫無意義。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如何正確煮米飯,從淘洗大米到怎麼控制水量,都是很有講究的!煮米飯的時候還要記得多加兩種食材,這樣煮出來的米飯才會粒粒分明,潔白如玉,讓人看著就有食慾!快來瞧瞧吧!
煮米飯的正確方法
Step1:取適量大米,分量自然是根據家庭人口來定。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大米「出飯率」會更高,這個要買米的時候問過米行老闆就知道了。「出飯率」高就可以少用點大米。
Step2:淘洗大米的時候不要一直淘洗至水透明狀態,這樣把大米的營養元素都沖走了。一般來說,大米淘洗兩三遍就可以了。
Step3:想要大米吃著口感更軟糯,可以用少量清水浸泡半小時到1個小時。
Step4:很多人煮米飯的時候控制不好水和大米的比例,這裡教大家一個竅門,大米未淘洗前搖晃平整,將食指伸入電飯煲底部,記好大米的高度。淘洗後加水的時候再用食指量,大米和水1:1的比例煮出來的米飯就軟硬適中。
Step5:想要煮出來的米飯潔白如玉,我們可以在電飯煲里擠上兩滴檸檬汁。這樣米飯看著就特別美觀。
Step6:平常喜歡下飯館的人應該發現一個現象,飯館的米飯油光發亮,粒粒分明。那是因為煮米飯的時候滴了幾滴食用油,我們自己在家裡煮米飯的時候也可以這樣做,煮出來的米飯油亮潔白,讓人看著就有食慾。
好了,關於怎麼正確煮米飯的方法就分享到這裡了!如何淘洗大米和控制水和米的比例,另外記得再加兩種食材,這樣煮出來的米飯就和飯店的一樣了,營養價值得到了很好的保留,米飯潔白如玉,油光發亮粒粒分明!
圖文內容為潤心食憶原創,盜圖抄襲請三思而後行。溫潤身心,食之記憶!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