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軍收淚向前去,要看幽州金築台。——宋·汪元量
汪元量寫下這首詩的時候,南宋瀕臨滅亡,他怎麼也想不到,幾百年後,幽州竟然成為了一國之都城,沒錯,就是今天的北京。
古往今來,每一個新朝代的建立,定都城都是重中之重的事情,選擇一個城市作為一個國家的首都,需要全方面考慮,畢竟首都是國家的中心,會對國家未來的發展造成極大的影響。在1949年選首都的時候,剛開始一共有11個城市候選,那為什麼最後選擇定在北京呢?
經濟水平不夠定都
在最初的十一個候選城市中,西安跟延安名列其中,西安跟延安的優勢在哪兒?
西安具有悠久的歷史,曾經是十三朝的古都,擁有極深的文化沉澱,而且,我國唐朝是我國歷史上最繁盛的一個朝代,當時唐朝就是定都西安,這對於新中國的成立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寓意。
延安呢?對於老一輩的革命者來說,延安對他們有不一樣的意義,尤其是在抗戰時期,這裡是紅軍的中心,如果沒有這裡曾發生的一切,可能就沒有我們的今天,所以,選擇定都延安的話,具有很好的紀念意義。
西安跟延安都不錯,為什麼落選了?西安跟延安最大的劣勢就是經濟水平,要知道,1949年不是當年的盛唐,這裡早就不是全國的經濟中心和文化中心,而且兩地的資源短缺,不適合作為首都。
跟西安延安相似的還有洛陽和開封,這倆城市都位於河南,它們跟西安很像,都是我國的文化古都,跟西安不一樣的是,河南是我國的人口大省和農業大省,糧食充足,自古就有一句話,「得中原者得天下」。然而,河南太窮了,雖然糧食充足,但僅僅靠著糧食就坐上首都的位置似乎不太妥。
地址位置不合適
在當時,哈爾濱的呼聲很高。當時的東三省被譽為「祖國長子」,幾乎全國的重工業都彙集在這裡,人口眾多,經濟發達,而且當時哈爾濱距離蘇聯很近,有利於我們跟蘇聯的聯繫,也可以從蘇聯方面得到更多幫助,另外,周圍除了海之外都是同陣營的國家,戰略防禦位置也很好。
哈爾濱的問題在於,地址位置太靠北了。這就意味著,哈爾濱的氣溫很低,尤其是在冬天的時候,和平年代想要把人們留在這裡安居不是那麼容易。另外,哈爾濱所處的位置很難輻射全國,所以沒能入選。
廣州跟哈爾濱很像。廣州是我國最早對外開放的地區之一,珠江三角洲經濟非常發達,單就經濟水平來說,足夠定為首都。
然而,廣州跟哈爾濱一樣,哈爾濱太靠北,廣州就過於靠南了,很難輻射全國,也很難帶動全國的經濟發展。而且,地處沿海地區,作為首都的風險太大,戰略防禦位置不佳。
跟廣州哈爾濱相比,上海就更加可惜了。上海一直都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也是我國的第一大城市,位於沿海地區,貿易便利,同時地址位置較為居中,可以很好的輻射全國。
但是,上海跟廣州一樣,都是沿海城市,尤其東臨日本不遠,作為首都的話,安全無法得到保障,而且其他各國也很少有沿海城市作為首都的。
特殊原因未能入選
上述的幾個城市優缺點都很明顯,都無法對北京構成什麼威脅,不過還是有三個城市的存在可以威脅到北京。
首先要說的就是成都跟重慶。成都跟重慶都位於我國的四川盆地,四川盆地不僅人口眾多,而且物產豐富,古時就有「天府之國」的美稱,而且,在戰時,重慶也是戰略中心,今天還是四大直轄市之一,當時還是很有可能選為首都的。
但是,成都跟重慶都有一個缺點,那就是還未完全解放,而且,位於四川盆地易守難攻是他們的優勢,也是他們的劣勢,一旦有什麼變故發生,輕而易舉地就可以切斷其跟外界的聯繫,所以成都跟重慶也不太合適。
還有南京,其實南京是最遺憾的。從歷史方面來看,南京也是我國的文化古都之一,歷史上有多個朝代在此定居;從經濟發展水平來看,南京的經濟水平一直位於我國眾城市的前列;從地理位置來看,南京位於國家中東部,依靠著長江,貿易方便,也可以很好地輻射全國。
南京這麼好,為什麼沒定為首都呢?說起來也挺尷尬的。雖然現在我們提倡大家不迷信,但確實,歷史上選南京作為首都的朝代都沒有持續多久,而且,當時還有更好的選擇,北京。
小結:
說完了上述的十個城市之後,其實不難發現,從最南邊的廣州到最北邊的哈爾濱,各個城市或多或少都有些不足之處。相比之下,北京確實是一個極佳的選擇。
北京也是一個文化古都,擁有深厚的文化沉澱,而且還是元明清連續三個距今最近的朝代的都城,距離最近的清朝到1949年也僅僅只有30年的時間,這就意味著,北京擁有更好的群眾基礎和首都氛圍。
戰略防禦位置而言,北京離海不遠,而且還是內海,北邊鄰國都是同陣營的國家,其他幾個方向都是內陸,幾乎沒有安全隱患。
地理位置而言,北京位於我國的中間靠北方,距離蘇聯不遠但也不近,有利於跟蘇聯的交流又能保持一個安全的距離,而且位於交通要塞,北扼東北南下的咽喉,自古以來都是必爭之地。
綜合來說,北京就是最好的選擇。
到今天,北京被選為我國的首都已經過去七十多年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當初選擇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真是太明智了。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七十年多來一直在發揮其作用,在北京的帶動之下,我國全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當年剛從炮火中走出來的發展中國家,如今已經站立在世界之巔,位於強國之列。
當然,除了選都正確之外,更多靠的還是全國上下的努力,筆者也相信,在北京的帶動之下,我國還會朝著更高更好的方向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