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持續下跌,怎麼辦?放棄抵抗,不看帳戶「裝死」?還是趕緊止損,割肉出局?抑或是開始加倉,越跌越買?
無論怎麼做,都需要是深思熟慮的結果,而不能意氣用事,或者消極對待。
投資這件事足夠複雜,它不僅僅關乎標的的研究和選擇,更和你的情緒相關。事實上,情緒穩定,你的決策會更理性;情緒亢奮,你的決策會更激進;情緒萎靡,你的決策會更保守。
情緒甚至會改變投資者對信息的研判。上漲中,樂觀情緒不僅僅放大利好,利空也往往被挖掘出有利因素,推動進一步上漲;下跌中,悲觀情緒不僅僅放大利空,利好也往往被找出壞的因素,帶動進一步下跌。
當下市場,當你對手中的標的有了篤定的判斷後,需要的就是 管理自己的情緒。
01悲觀者正確,樂觀者賺錢
悲觀者對未來抱有否定的看法,對任何事情總是作最壞的預測,覺得機會小、風險大就會放棄。這裡的「悲觀者正確」,指的是悲觀者在判斷成功率不高時,往往選擇不行動或者逃避,也就不會失敗,所以其正確率比較高。
對應在投資上,因為一直看空,要麼空倉不入市,要麼稍有收益就會止盈。這樣儘管是微利或者是0收益, 由於市場總是會下跌的,所以成就了看空者正確。
樂觀者抱著樂觀的態度勇於嘗試,他們看到的更多是風險後的收益。正因為他們看到了事物向好的一面,所以他們比悲觀者更願意承擔風險獲取收益,更有行動力。
對應在投資上, 因為長期樂觀,更敢於在底部區域買入,敢於在左側交易,並忍受之後的下跌、震盪,最終在市場上漲時獲利。
回顧過去20多年,偏股基金指數累計收益11倍,年化收益接近15%。但如果如果剔除漲幅前1%的交易日,年化收益為3.56%;如果剔除漲幅前2%的交易日,收益為負。
也就是說, 在98%的時間裡,悲觀者都是對的,但在悲觀者正確的時間裡入場,買入籌碼、堅定持有的人會在1%-2%的交易時間裡賺到錢。
02不恐懼、不悲觀,堅持持有
彼得·林奇說,投資股票要賺錢,關鍵是不要被嚇跑,這一點怎麼強調都不過分。無論發生多少次股災,股價最終都會漲回來,而且漲得更高。
鄧普頓說,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長,在憧憬時成熟,在充滿希望時毀滅。
巴菲特說,「別人恐懼我貪婪,別人貪婪我恐懼。」「我們往往能在大事件引發的恐慌到達頂點時,成交最划算的買賣。恐慌是狂熱者的敵人,也是市場基本準則遵守者的朋友。」
1973年,華盛頓郵報總市值約8800萬美元。巴菲特根據未來現金流折現的價值估算方法,認為該公司內在價值約為4億到5億。也就是說, 在當時買入華盛頓郵報的股票相當於以兩折的價格買入,具有非常大的折扣和安全邊際。
5月份,巴菲特開始買入華盛頓郵報的股票,開始一共買入了23萬股,
但市場並沒有給到華盛頓郵報合乎價值的價格,相反,在1974年,美國股市開始崩潰,標普500指數下跌了26.4%, 華盛頓郵報的股價也大幅下跌了約25%,巴菲特持有的股票市值從1060萬美元減少至約790萬美元。
但看好華盛頓郵報, 選擇樂觀的巴菲特繼續持有。
12年後,巴菲特在1985年的致股東信中總結到,當初以1060萬美元購買的華盛頓郵報股票市值已經大幅躍升至2.2億美元,總收益率約為21倍, 年均復合收益率約為28%。
20年後,巴菲特在1993年的致股東信中總結到,這些股票帶來每年700萬美元的股利,而持有股票的市值已超過4億美元。
30年後,2013年8月,亞馬遜同意以2.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華盛頓郵報公司旗下的報紙資產。消息公布後一天,華盛頓郵報公司股價開盤上漲5.3%,報599美元。按照此時股價,巴菲特持有的股票價值高達10.2億美元, 這筆投資的回報率高達9170%。
有人曾做過統計,在巴菲特的一生中,其所投資的股票90%以上都曾出現過剛買入就被套的狀況。但無論是華盛頓郵報,還是比亞迪、運通、富國銀行等等, 巴菲特都是一個樂觀者,儘管中間經歷了諸多次持股的深跌,但巴菲特一直持有,不恐懼、不悲觀,最終收穫碩果。
03樂觀心態帶來最終獲利
回顧自己的投資經歷, 樂觀心態恰恰也是逆向投資、長期持有,最終獲利的支撐。
2010年,A股跌到3000點,我擬定了一份投資計劃:上證3000點時每周定投800元;2900點時,每周定投1200元;2800點時,每周定投2000元……按照「 越跌越買」的策略,上證跌至2000點以下時,每周定投8萬元。
此後, A股市場開始了長達四年的熊市。2010年6月跌破2400點,7月再次跌破2400點;2011年12月,跌破2200點,2012年1月再次跌破2200;2012年9月跌破2000點,11月、12月連續跌破2000點……
在此過程中, 每一個悲觀者都被驗證是正確的。
2013年1月上證綜指以2289點開盤,6月,跌至這一輪熊市的最低點1849點。當時市場上瀰漫著悲觀情緒,「股市沒希望了」,「A股要推倒重來」,「再也不玩股票了」的聲音不絕於耳。
在此過程中, 我嚴守2010年制定的策略,繼續投資,並在每一個跌破2000點的月份將投資額度提高到每月32萬元。 正是這一時期的樂觀堅定和逆向而行,讓我獲得了寶貴的低位籌碼。
2014年下半年,A股開始一波牛市。2015年4月,市場亢奮異常,全民炒股再現,我嗅到了危險的味道,賣掉了連續5年低位買入的基金,獲利頗豐。
確實, 悲觀者往往正確,樂觀者往往賺錢。
回看2008年金融危機,2015年股災,2018年金融去槓桿,這三次比較大的回調,最終都漲回來了。
或者簡單來說一句話: 在下跌的市場中,我們應該不斷買入越來越便宜的優秀公司,不斷優化投資組合,然後坐等抬轎、贏在上漲。
當下,市場正在大跌中, 短期走勢一定會讓悲觀者正確,但中長期來看,如果你相信地緣爭端會結束,中國經濟有韌性,那麼,樂觀者會賺錢。
當然,樂觀者並不能盲目,有 三點建議給到大家:
1、用閒錢投資,心裡不慌。
用短期內、甚至是三五年都不用的閒錢進行投資,更能經受等待和煎熬,更能夠虧得起。
2、越跌越買的前提是:長期看好手中標的。
不好的投資品跌到再低,它還是個垃圾,不會有開花結果的時候。
3、不要輕易滿倉。
手裡有錢,心裡不慌,不要把錢全部投入,手裡永遠留有一部分現金。這樣做的目標不是為了加倉,更重要是安撫我們的情緒,讓我們不慌。
點個在看鼓勵一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fe6908a8627ebbed6df2305e0fc3d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