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能買嗎?

2023-08-02     錢耳朵

原標題:還能買嗎?

為期2天的牛市結束,今天成交量降到了8371億(前天是1.11萬億,昨天是9576億),北上資金凈流出50億。又是不賺錢的一天!

另外,告訴大家一個消息, 俄羅斯的股市今年漲了44%,早已回升到「俄烏衝突」前的水平了

去年2月24日,俄羅斯發動「特別軍事行動」,俄羅斯MOEX開盤是2736點,截止到今天,MOEX是3082點,漲了12.6%。A股呢?去年2月24日上證指數開盤3430點,今天上證指數收於3262點,跌了5%。

搞了半天,軍費又我們出了,爭點氣吧,大A!

不過,玩笑歸玩笑, A股這個位置的「投資價值」怎麼樣?

我覺得目前「性價比」挺高的。看2個指標。

1)目前滬深300的股債利差為5.65%,比近5年78.15%的時候都高,在機會值附近。

股債利差是判斷股市性價比最好的指標。現在,滬深300股債利差位於近5年78.15%的百分位,代表, 現在投資股市有78.15%的勝率能跑出超額收益(相對於債市)

2)7月新發基金只有39隻,份額大幅下降為288.29億份,為今年最低值。

基金髮行量是市場情緒指標。6、7月基金髮行份額斷崖式下降,說明情緒降溫的厲害。

但投資講究「買在無人問津時」,情緒降溫,難道不是為長期的超額收益提供機會嗎?

所以,目前在這個位置,我是不慌的。

當然,理性地講,股市情緒低迷也不是「瞎跌」,跟當前不及預期的基本面有點關係。

別的不說, 7月的CPI(預計8月9日公布)大機率是個「負值」,說明現在消費的壓力依舊比較大。

但我覺得這不是問題,經濟有周期的,時而大家消費意願強,時而弱,只是現在恰好轉到了「不好的時候」。

其實熬一熬就過了,8月預計CPI就會緩慢回升。而且,7月的會議上不是都提了「 積極擴大國內需求,發揮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提振汽車、電子產品、家居等大宗消費,推動體育休閒、文化旅遊等服務消費」。

既然問題被重視,大機率就能有效被解決。所以,懷有信心吧。

1、聊聊當前經濟

前面說到了經濟有周期, 現在處於什麼周期呢?相信大家比較關心,今天聊聊這個話題。

主流的經濟周期有3種,分別為長周期、中周期、短周期。

長周期就是「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這個周期長達50-60年;

中周期指「朱格拉周期」,時間為9-10年;

短周期指「基欽周期」,3-4年。

我們做投資,長周期和中周期可以不用關注了,它們都太長了,像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長度為50-60年,萬一不幸碰上了它的下行期,這輩子就別投資了。

重點關注應該是短周期,即「基欽周期」。基欽周期其實本質上就是「庫存周期」。一般是這樣的: 經濟好企業擴產存貨(主動)增加產品供過於求存貨進一步(被動)增加企業(主動)減產經濟差……

這種企業存貨增加再到減少的周期,一般持續40個月,也就是3-4年。

基欽周期是我們做投資時應該重點關注的,能抓到的話,投資就抓住上漲,規避回調。下面分2個方面介紹介紹。

(1)怎麼判斷基欽周期

剛才說了,基欽周期其實就是「庫存周期」,那麼可以通過一個指標來判斷,PPI。

PPI是生產者價格指數,衡量的是企業的生產成本,PPI升高,說明企業的生產成本提升,此時企業大機率處於「擴產周期」,也就是基欽周期的上行期;PPI下降,說明企業的生產成本降低,此時企業大機率處於「減產周期」,也就是基欽周期的下行期。

復盤PPI的歷史走勢,可以發現的確非常規律,差不多40個月左右一輪,跟企業的庫存周期一致。

現在處於「基欽周期」什麼階段?大概處於「拐點」處,即, 「主動去庫存」(一般這個階段,PPI為負,且降幅擴大)到「被動去庫存」(一般這個階段,PPI為負,但降幅收窄)的拐點

首先,本輪基欽周期是從2020年5月份開始的,到目前已經有39個月,從歷史規律上判斷,也該到尾聲了。

其次,今年6月國內的PPI大幅下滑至-5.4%,「大幅超預期下滑」,現在越差,未來就可能「超預期好轉」。

最後,7月政治局會議的表態偏積極,提到「積極擴大國內需求,發揮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企業擴產的積極性應該有所提高,同樣有助於PPI的企穩回升。

所以, 綜合來看,6月是PPI的底部,7月PPI環比回升(降幅大機率會收窄到-3.8%左右),這個結論應當沒有問題。

(2)主動去庫存結束,利好什麼呢?

從歷史規律看,有2點經驗。

1)主動去庫存結束後的幾個月,股市都有不錯的漲幅,例如2006、2009年主動去庫存結束後的幾個月里,萬得全A都漲了35%以上。

2)主動去庫存結束後,上游原材料加工、中游裝備製造業往往引領工業盈利的復甦。所以,一般伏擊這兩個方向就可以。

但是, 今年可能有點例外

現階段,我們正處在「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追求「高質量發展」。比如,8月1日,發改委在答記者問的時候還在強調,要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加快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也就是說,未來的發展要向「高端製造」傾斜。再換句話說,等這輪庫存的舊產品消化完了,就不再照舊生產補庫存了,而是要加大高新技術的應用,生產新產品。

這就是說,本輪庫存周期的復甦方向,不再是「上游原料加工、普通中游裝備製造業」,而應該是「中游高端製造」。

所以,別看到庫存周期到尾聲了,就盲目石油、煤炭、機械等傳統行業, 下半年,機會大機率在「高端製造」方向

2、板塊分析

(1)醫藥

近兩天鬧的最凶的是「醫藥反腐」。影響有多大,醫藥股價已經反映了,「800醫藥」連續3天放量大跌。

可能有人問, 這是不是「低吸」的機會呢?建議緩緩。

這次調查的級別太高了;而且時間太久,要查一年左右。

醫藥企業普遍「銷售費用」高,例如恆瑞,2022年銷售費用74億,而當前凈利潤只有39億,銷售費用是凈利潤的2倍。 這些錢花哪兒去了?很多說不清楚。現在認真查,醫藥行業肯定不是「混混就過去了」。

所以,不建議現在「接刀子」。

(2)證券

近幾天證券「火」了,今天證券又漲了0.7%。

原因主要是2個:

1)上半年證券被「低配」(上半年證券被偏股型基金減配了0.5%),現在其它行業也有壓力,證券的相對價值提升,於是資金慢慢流入證券了;

2)因為會議喊話「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情緒」,大家對政策還有預期。

所以,說來說去, 證券的上漲其實就是「估值修復+炒政策預期」。但這種上漲不具備很強的可持續性,上周一到現在,證券板塊已經漲了13%,估值修復算是完成了;後面可能依舊有「政策期待」,但存在不確定性。

什麼意思呢? 如果沒買,現在不建議往裡沖了;買了的話,留一留也可以(等政策)。

今晚8點,我有一場直播,歡迎前來觀看。

如需看大盤及賽道估值,看第二條文章。

如果喜歡文章,希望點個贊,我會根據大家的反饋來優化文章。

最後,新開了一個視頻號( 勇哥說財富),會每天講解最新的投資機會,歡迎大家觀看、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2697c35d850b4541808d8d02515c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