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了

2023-06-13     錢耳朵

原標題:降息了

2023年6月13日進度條09:1200:00/09:12

降息潮開始了。

今天央行開展了20億7天逆回購,中標利率由2.0%下降至1.9%,降低了10BP。

從過去的經驗看, 逆回購、MLF、LPR的利率幾乎都是「同升同降」。今天逆回購利率降低,意味著, 將於15日公布的MLF利率、20日公布的LPR利率,大機率也會降低

復盤歷史可以發現, 大降息期間,股市一般都會「走牛」,例如2015年1月、2019年8月,降息周期開啟後,都有一波牛市。

前有促進消費的政策(家電、汽車),現在又有降息,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雙管齊下,股市的好日子快來了。大家抓緊布局,別浪費三季度的行情。

1、銀行還能漲嗎?

一般在「放水」期間,先漲金融(銀行、證券、保險),因為 金融離「水源」最近,最先受益

今天銀行板塊僅僅微漲0.24%,倒有些意外,好像「放了個假水」。

銀行板塊還能漲嗎?

我認為, 銀行還是能漲的。因為, 降息能提高銀行的「凈息差」,改善銀行的盈利能力

銀行是以「放貸」為主業,凈息差越大,銀行賺的錢就越多。

可以認為, 凈息差=生息率-付息率。其中,生息率可理解為「貸款利率」,這個利率幾乎是市場化運作,大小取決於經濟情況,「人為」影響因素小; 付息率分為2塊,一塊是「存款利率」,一塊是「銀行間、銀行向央行」的借錢利率,付息率受政策的影響大

現在,付息率的2塊,利率都降低了。

1)6月8日,六大行正式通知,2年期定存利率下調10個基點,3年期、5年期定存利率下調15個基點。6月12日,招商銀行、光大銀行等股份行也紛紛跟進。

存款利率下降10BP-15BP,相當於將銀行的凈息差提高了0.1%-0.15%。截止到今年一季度,銀行存款有273.9萬億,這就意味著, 未來銀行業一年的凈利潤將增加2739億-4108億

2)今天逆回購利率下降10BP。不出意外的話,MLF、LPR利率也會下降5-10BP。

MLF是同業存單定價的錨。MLF下降,銀行間的借款成本也將下降。今年1-4月,債券市場平均每月發行的同業存單規模約為2.05萬億。這麼計算下來,若MLF下降5-10BP的話, 大概每月也能給銀行節約10.1億-20.5億的成本。利好同樣不小。

但是注意,雖然降存款利率、降息對銀行板塊是利好,但 並不認為銀行板塊能大漲

其一是因為,今明兩年都有一定的經濟壓力,根據IMF預測,預計中國今年GDP增長5.2%,明年增長4.5%。

這麼看來, 貸款利率下行依舊是大趨勢,銀行的盈利難以大幅提升

根據券商一致預測,今年「中證銀行」的凈利潤預計增長5.71%,明後年預計分別增長6.94%、8.59%。 雖然盈利在不斷改善,但總的來說處在比較低的水平,很難支持銀行大漲

其二,4、5月銀行板塊的一波大漲,其實已經反映了「銀行盈利改善」的預期。

從4月1日到5月8日,「中證銀行」大漲了13%。雖然當時炒的是「中特估」,但是 「中特估」最後的落腳點不也是「銀行板塊的盈利提升,給股東提供更好的回報」嗎

所以預計,這輪「中證銀行」的反彈,大機率不會超過6397點,即 潛在漲幅不超過9%

其三,綜合來看的話,就算降息,銀行的漲幅大機率跑不贏大盤。

復盤2019年至2020年的行情,就算牛市期間,銀行板塊也跑不贏代表大盤的上證指數和代表成長的中證500。

這是因為,A股的投機性很強,一般行情都是因「炒作」而爆發。銀行的市值太大了,一般不會被選為上漲的「火車頭」;都是其它熱門板塊大漲,帶動A股整體估值提升,然後銀行補漲。而且銀行大漲的時候,會大量吸市場的血,吸完了就漲不動了,所以 銀行大漲一般是牛市的最後一波

這就是說, 如果你已經買了銀行,可以繼續持有,等待降息兌現,預計也能有一波小行情;但是如果你沒買銀行,最好選擇其它「更具成長性」的板塊來享受「降息的紅利」

2、利息下調,錢怎麼辦?

銀行存款利率大面積下調,很多小白慌了。本來因為經濟不好 ,擔心失業,擔心未來養老,才想多存點錢;現在存款的利息一降再降,不是「欺負老實人」嗎?

氣歸氣,問題還是要重視一下。

首先,大家要明白, 降存款利息是有「慣性」的,一旦開啟降息周期,可能會反覆降

例如2015年開啟了降息的「潘多拉魔盒」後,連降5次,5年期存款利率由4%大幅降低到了2.75%,降了1.5%。

其次,繼續把錢放銀行是行不通的。

之所以降存款利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把大家的錢「逼」出來,要不消費,要不買房,要不做生意。 如果大家「氣不過」,就是放銀行不動,銀行就會繼續降,降到你不存為止……所以大家還是別跟銀行槓,既然銀行不歡迎大家存錢,就不存了唄。

如果不把錢存銀行,有沒有代替銀行存款的基金呢?

有,而且不少。

1)債基。今年以來,「中證全指」漲了2.67%, 折成年化的的話有6.4%,這收益不比銀行存款划算多了。

2)權益型基金。

到今天,滬深300的股債利差已經到了5.79%,也就是說, 現在投權益基金,平均下來,收益大概能比投債基高出5.67%。性價比非常高。

當然,權益型基金的主要問題有兩個: 一是波動大;二是買錯了的話,可能虧損

這兩個問題可以通過「精心擇基」和「構建組合」來解決。

嫌基金波動大?那就通過數據回測,選波動小的基金,比如我們組合里就有一位基金經理,它的基金非常穩,從2015年至今年度回調最大也不超過20%。

如果你的風險承受能力低,買這種低波動的基金就安心了吧。

如果嫌單只基金總有不確定的風險,那麼雙管齊下,構建一個基金組合,彼此對衝來降低組合的波動,就有備無患了。

具體怎麼組合呢?

有一個方法:今明兩年,市場的主線大機率就是TMT、中特估、大消費;大家可以將自己的資金分成3份,每個方向配置一份。

然後在各個方向里選擇合適的基金,比如TMT是進攻板塊,就選擇進攻型強的基金,「以攻為守」;比如中特估是價值板塊,大家可以選一些老的基金經理,老一代的基金經理相對對國情更了解,能更好地把握中特估行情;比如消費的大行情大機率在明年才出現,大家可以選擇「長期價值投資」的基金經理,這樣才能提前布局明年的消費行情。

如需看大盤及賽道估值,看第三條文章。

如果喜歡文章,希望點個贊,我會根據大家的反饋來優化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7ce686a91204d46f816641052141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