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場大漲,4398隻股票上漲,北上資金大幅凈流入189.8億。
好像「老鄉別走」啊,昨天成交額只有6589億,年內倒數第二低的交易日,場子裡都沒人玩了,再不漲,關門算了。
今天大漲的催化劑,是昨天的政治局會議。有點超預期。
為什麼是超預期呢?
因為「預期」實在太低了。5月9日,4月進出口數據出來後,大家就對經濟沒有信心,市場跌跌跌;7月17日,二季度GDP出來後,哪怕市場對(平凡的)結果已有預期,股市還是繼續跌。說明,截止到昨天,市場對經濟、對政策,幾乎沒預期了。
但沒想到,政策出乎意料地有「乾貨」,所以就大漲了。真應了那句話:樂極生悲,否極泰來;股市永遠不變的是「波動」。
這也告訴我們,在極度樂觀、或極度悲觀的時候,其實都是賺錢的機會。
聊聊政治局會議。看著篇幅長,其實重點就幾個。
1)「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這條最重要。
在A股玩,記住一句話,凡政策鼓勵的,干就完了;先吃波肉,再考慮政策的持續性,考慮拿多久。既然中央的政策說「提振投資者信心」(怎麼提振?只有讓市場漲啊),那麼,股市肯定能漲啊;不能領導訓完話,股市反而熊了吧?下面的人想不想乾了?所以,別慫!
2)會議提及「當前經濟面臨新的困難,國內需求不足」。
相比於今年4月政治局會議的表述「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得到緩解」,這次對經濟的判斷更加「保守」。
判斷「保守」是好事啊,說明政策認為「經濟增長是低於預期的」,暗示了「財政發力」的可能性;財政發力無非就是搞「基建」這些,於是今天建材板塊就大漲5%以上。
3)會議提及「著力擴大內需,多措並舉提振消費、促進投資」。
提振消費、促進投資,要花錢啊,沒錢怎麼促進?但是現在地方債務壓力大,土地財政也因房地產的下滑而力有不逮,都沒錢;所以,這條其實暗示了「降息、降准」的可能性。
綜上,7月的政治局會議,對財政、貨幣的定調都偏積極,也首次提及了「提振投資者信心」,所以我認為,接下來可以對A股樂觀點。
1、基金中報
基金中報已經披露完畢了,有必要分析一下。分析的意義在於,一是知道公募基金經理對市場怎麼看,以便我們更好地了解市場;二是發現一些「被冷落」的機會,比如,被基金經理大幅低配的板塊,可以關注起來。
下面分3個方面介紹。
(1)主動基金買了什麼?
單就今年二季度看,主動基金(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平衡混合型基金+靈活配置型基金)主要加倉了「通信」板塊,持倉占比從一季度的2.0%大幅提高到了二季度的4.1%。當然,通信板塊二季度也不負眾望,單季度大漲23%。
今年上半年,主動基金主要加倉了「通信、計算機、電子(半導體)、家用電器」板塊。很顯然,上半年主動基金大幅加倉的主要是TMT板塊,擁抱這輪ChatGPT革命(家用電器板塊主要也是「智能家居」的概念,也是AI)。
主動基金大幅度加倉TMT,擺明了是看好TMT(至少)未來1-2年的發展。但板塊再景氣,交易也不能過於「擁擠」,目前TMT交易擁擠度高嗎?
看看它們超/低配的情況。
超/低配是指,將「主動基金對板塊的持倉占比」和「板塊的流通市值占全A流通市值的比例」作對比,比如,如果主動基金對某板塊的配置比例是10%,而該板塊流通市值僅占全A流通市值的5%,就認為這個板塊被超配了5%(10%-5%);如果主動基金對某板塊的配置比例是10%,而該板塊流通市值僅占全A流通市值的15%,就認為這個板塊被低配了5%(10%-15%)。
這裡的原理是,正常情況下,主動基金應該大體均衡配置某個板塊,某個板塊的流通市值只占整體的5%,基金憑什麼把10%的倉位分配給它;如果多分配了,就是「暫時提高了權重」,但未來大機率會慢慢降低,所以有下跌壓力。
就好像食品飲料(即消費,被超配了6.3%)、電氣設備(即新能源,被超配了4.7%)、醫藥(被超配了3.5%),雖然它們的業績不斷增長,但被超配太多了,所以漲不起來。
目前,經過上半年的大幅加倉,計算機、電子、通信、家用電器也均被超配了,其中計算機被超配了1.6%,電子被超配了1.4%,通信被超配了1.3%,家用電器被超配了0.6%。
這意味著,主動基金的「加倉作業」,不能抄;這些板塊中短期預計很難有很高的超額收益。
(2)主動基金賣了什麼?
今年二季度,主動基金主要大幅減倉了「食品飲料」,減倉幅度高達3.5%。估計主要是因為CPI不行,今年4、5、6月的CPI分別為0.1%、0.2%、0%,肉眼可見的「消費萎靡」,基金經理們擔心消費股今年業績,就大幅減倉了。
上半年,主動基金主要減倉了「電氣設備(新能源)、食品飲料、休閒服務」。可以看出來,上半年基金減倉的主要是消費板塊(食品飲料、休閒服務)和產能過剩的板塊(新能源)。
既然基金大幅減倉了,這些板塊有沒有被「低配」呢?或者說,它們有沒有機會呢?
很可惜,並沒有。電氣設備、食品飲料目前依然處於「大幅超配」的狀態;休閒服務的倉位合理,但也沒有被低配。
說明,基金經理的減倉其實也沒有給我們提供投資機會。
基金經理的加倉、減倉,都沒能給我們提供「線索」。
這從側面說明,主動基金現在是真夠難的,調倉,很難找到大漲的機會;不調倉,可能會繼續跌。
出現這種情況,原因還是在於「經濟弱復甦」。當經濟的增長不給力,中短期,股市的中樞會下降,大部分人註定賠錢。估值中樞下降的時候,投資者就剩下2種選擇:或者調倉到景氣度高的板塊(例如上半年的TMT),但在這種板塊的資金容量可能沒那麼大,調倉快才安全,調倉慢了可能就接盤了;或者堅守本心,放棄對中短期回調的控制,把握長期,可能大部分基金經理是這種選擇(例如張坤)。
(3)低配的板塊
沒能從基金加倉、減倉中找到線索會,有沒有其它方式能發現一些機會呢?
可以看主動基金的「低配」板塊。
「低配」板塊雖然今年未必被大幅減倉,但其長期低配,也可能出現機會,而且是大機會,比如,當基本面反轉,基金紛紛加倉,這種板塊最可能產生大行情。上半年TMT大漲,不也是前幾年TMT被大幅低配貢獻的嗎?
截止到今年二季度,被大幅低配的板塊主要有5個,「非銀金融、銀行、公用事業、建築裝飾、傳媒」。
在這5個板塊中,我認為「非銀金融、建築裝飾」的希望最大。
1)非銀金融
非銀金融主要指「證券、保險」,我認為證券的機會很大。原因是:
第一,截止到今年二季度,非銀金融已經被大幅低配了5.1%,屬於被「極度冷落」,未來基金有大幅加倉的空間。
第二,券商是「牛市旗手」,昨天的政治局會議首提「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後續股市大機率有不錯的表現,券商有望率先受益。
2)建築裝飾
建築裝飾被低配了1.3%,也有一定的加倉空間。
並且,昨天的政治局會議沒提「房住不炒」,而是以「適應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替代,後續房地產板塊大機率有所「鬆綁」。
建築裝飾是房地產後周期板塊,有望從房地產的「復甦」中獲益。
2、板塊分析
(1)房地產
今天房地產板塊大漲6.1%,主要源對房地產政策「鬆綁」的預期。
我認為房地產政策「適度鬆綁」是有必要的、也是合理的。目前房地產的問題是,地產商想儘快把房子賣出去,收回現金;但「剛需買房」的人少,或者說不是人少,而是買不起。降價吧?地產商願意,但是會破壞土地的價格體系……政府不願意。
所以,大家只能幹耗著,地產商的房子賣不出去,銀行的房貸放不出去,都指望普通人趕緊賺到錢,買房。但經濟不好,賺錢難啊……無解!
乾耗著不是辦法,最後可能「惡性循環」,所以我認為適當給房地產鬆綁是必要的。有效的鬆綁方法,說白了,無非就是適當放鬆房地產的「金融屬性」嘛,讓有錢人買,這樣才能有轉機;而且,這未必跟「房住不炒」衝突,比如放鬆高端房子的限購,這些房子普通人本來就買不起,也不會推高老百姓的房價……
這就是說,房地產「適當鬆綁」是可行的,房地產才是中國經濟最重要的周期,房地產復甦,經濟必定會起來。
所以,隨著房地產政策預期的改善,我看好下半年的經濟和股市。
(2)養殖
今天市場大漲,養殖板塊反而收跌。是不是很疑惑?
這是因為,前段時間養殖板塊已經漲過了。前段時間,大家對經濟悲觀,但對下半年養殖板塊「困境反轉」反而有「共識」,所以養殖板塊不斷拉升。
但昨天政治局會議出來後,大家對經濟又有信心,而養殖的基本面沒怎麼變,就紛紛買有更高預期的板塊,養殖板塊的優先級反而相對降低了。
這就是股市,不斷變化,不斷有驚喜,不斷失望,周而復始,永不停息。我們無法預料到所有的「風雨和彩虹」,只能根據實際變化應對,不斷修正預期,挖掘機會。
想了解更多機會?今晚8點,我有一場直播,歡迎前來觀看。
如需看大盤及賽道估值,看第二條文章。
如果喜歡文章,希望點個贊,我會根據大家的反饋來優化文章。
最後,新開了一個視頻號(勇哥說財富),會每天講解最新的投資機會,歡迎大家觀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