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漲

2023-06-15     錢耳朵

原標題:大漲

2023年6月15日進度條09:0500:00/09:05

毫無懸念,MLF也降息了。

今天央行開展2370億1年期MLF,中標利率為2.65%,較上月降低了10BP。6月20日的LPR利率大機率也會降。

降息利好股市、尤其利好成長板塊,所以今天創業板指大漲3.4%,過氣的新能源漲超5%。

今天上午公家統計局公布了5月的經濟數據,同樣不及預期。

投資方面,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0%,不及預期的4.5%;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7.2%,跌幅擴大了1%(4月同比下降6.2%)。

消費方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2.7%,不及預期的13.6%。

總的來說,4、5月經濟復甦較差,但我說了現階段經濟數據差反而是「利好」,因為 政策很有可能加力

最後,昨晚美聯儲如期「暫緩加息」,海外流動性的壓力緩解,所以, 現在處於「放水+財政政策加力+海外流動性預期向好」的三重利好的時期,股市的預期非常好。

所以就一句話,現在是布局基金的好時機。

1、提示AI風險

放水,利好成長板塊。

但是千萬別覺得,現在又到了「亂炒AI」的時候。我昨天在直播中說了,現在AI的某些板塊積累了比較大的風險。

今天市場大漲,但通信設備僅僅微漲0.7%,人工智慧、遊戲反而跌了1%,就是明證。

說說AI的動態。

(1)GPU供不應求

昨天有媒體報道, 位元組跳動今年向英偉達訂購了超過10億美元的GPU,另一家大公司(阿里)的訂單也至少超過10億元人民幣。並且,位元組、阿里等大公司主要是和英偉達直接談,代理商和二手市場難以滿足他們的龐大需求。

據了解,今年僅位元組一家的訂單,就接近英偉達去年在中國的商用GPU的銷量總和。

可見,現在國內對AI的投資有多火。

GPU是AI算力的主晶片,既然中國對GPU的需求高,那麼對跟GPU配套使用的光模塊、其它通信設備等的需求也會很高。這就像,你買了房子,要裝修、添置家具才能住進去。

所以,光模塊、通信設備前段時間大漲,沒毛病。

但問題是漲多了,今年以來,「通信設備」已經漲了47%,「萬得光模塊指數」漲了203%。

GPU的「爆發需求」能支撐通信設備、CPO的大漲嗎?

答案可能是否定的。網際網路大公司買GPU主要有兩個用途:一是自己用,做一些前沿研究;二是租給別人用,做「二道販子」。

但是你看看現在國內的雲服務都在幹什麼?

4月26日,阿里雲核心產品價格全線下調15%-50%,存儲產品最高降價50%;

5月16日,移動雲宣布大降價,通用網絡優化型主機降價60%;同日,騰訊雲宣布對多款核心雲降價,部分產品最高降幅40%。

雲降價,說明「愁賣」,AI在中國的實際需求,被高估了。

(2)大股東跑了

這輪AI行情中,CPO一騎絕塵。

可是你看看,CPO的大股東都在幹什麼?以CPO「三劍客」之一的劍橋科技為例。

5月23日,第六大股東「Hong Kong CIG」擬減持不超過0.97%;

5月31日,第二大股東「上海康令」擬減持不超過0.96%;

6月1日,第一大股東「Cambridge Industry Company」擬減持不超過1%;

6月8日,第二大股東「上海康令」擬再度減持不超過2.95%,幾乎清倉。

現在,在劍橋科技裡面玩的,就剩幾個「大遊資」。遊資是做趨勢的,是做短線的,能持續嗎?

所以說,現在AI的某些板塊,例如「賣鏟子」的板塊,風險不小了。這個時候再買,很有可能高位站崗。

AI還有沒有機會呢?

我認為有。現在國家追求高質量發展,AI正是政策鼓勵的方向之一。例如,6月13日發改委等十幾個部門印發了《關於做好2023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對科技創新、重點產業鏈等領域出台針對性的減稅降費政策。

所以可以預測,AI行情還沒有結束。

只是,方向得變一變。前期市場都炒「賣鏟子」的算力,理由是,不管AI最後能不能發展起來,對算力的需求是確定的;這是「保守戰法」。現在,隨著AI的確定性增強,以及「賣鏟子」的板塊估值升高、性價比降低,我們應該重點挖掘「還沒漲到位的AI應用板塊」,例如AI醫療、AI金融、AI辦公,等等。

2、終於漲了

今天市場「放量大漲」,成交額1.07萬億,北向資金凈買入92億。

大漲其實忙什麼說的,6月我反覆提醒大家很多次了,現在是布局基金的好時候,要看漲。

5月31日( 百「模」大戰 ),我說 現在跌到位了,股市的性價比高,宜9成倉

6月2日( 史詩級反彈 ),我說 6月美聯儲加息的機率不大,6月是做多的時候

6月6日( 落空了 ),我說 5月經濟數據大機率不好,但現在是「機會區」,希望大家仔細分辨機會

前天( 降息了 ),我說 今天MLF大機率也會降息,股市會走牛

昨天( 利好 ),我說 金融數據差是好事,說明支持政策會出來,基金的布局時機到了

基民們老是抱怨市場不漲,其實市場一直有機會,只是大家一直錯過、錯過。

比如6月,是多好的布局基金的機會,可是有多少人敢投的?我在公眾號文章中,幾乎篇篇講機會,有幾個人信的?我在直播中勸大家加倉、調倉時,有誰照做了?答案都明確告訴你了,你不聽,然後賺不到錢罵罵咧咧的,這種心態怎麼能做好投資?

當然,這也不怪大家。

有時我常常在想, 明明市場有機會,但是為什麼說服用戶就這麼難?後來我想通了,根源在於, 大多數人不懂市場,不懂專業。大多數人只能看到市場的表象,而沒有分析深層驅動因素的能力;他們看不到「市場的內在」,自然就不信我講的邏輯。

這其實是一件很悲傷的事。

因為投資是逆人性的,想賺錢,必須跟大多數人想的不一樣。但是, 散戶偏偏缺專業知識,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看不到「不一樣的東西」,怎麼可能「逆人性」思考?

有時候,散戶可能知道「別人恐懼我貪婪」,在市場大跌的時候加倉。但這其實也不屬於「逆人性」,因為那時候大家依然只是「用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專業」做決策;散戶「感覺」市場跌到位了,能漲,所以才加倉。結果可能是, 一路抄底一路跌

所以,勸大家平時還是多學習、多思考,才能學會「逆人性」思考,才能在機會到來的時候緊緊地抓住,才能賺到錢。

今晚8點我有一場直播,跟大家 聊聊機會,聊聊風險。歡迎掃碼觀看,不見不散。

如需看大盤及賽道估值,看第三條文章。

如果喜歡文章,希望點個贊,我會根據大家的反饋來優化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8a2bd2b1cc7eb27824350916c29f5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