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場回顧
國慶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原以為給祖國媽媽慶生能發個紅包,沒想到大A不給力, 三大股指全天高開後震盪回落,滬指再創新低,創業板指領跌,整個9月累計下跌超10%,三大股指9月收官齊齊大陰線。
受節前避險情緒影響,兩市交投持續低迷, 成交額跌破6000億,續創23個月新低,地量再一次被刷新了。
盤面上,醫藥相關板塊持續逆勢活躍, 中藥、醫藥商業方向領漲, 這兩個細分賽道我專門寫過兩篇文章詳細拆解,當時就明確表示看好中藥和藥店,邏輯在此就不重複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行業分析」合集中查看。
另外一個今天比較強勢的板塊就是 地產,主要是受利好刺激反彈,昨晚最新的救市政策是降低房貸利率。政策今年一直不吝惜對地產的支持,保交房、降貸款利率,一切都是為了樓市的銷量。
下跌方面,賽道股再度調整, 新能源汽車、光伏等方向領跌,特別是汽車零部件中的一體化壓鑄、光伏中的TOPCON電池, 最近也是波動比較大的板塊,沒什麼理由,只是聚集的籌碼多了,波動自然就大了。
2,破發新高
在之前的周報中,我提到當時市場下跌的一個原因是當周新股發行數較多,從流動性本就不足的市場中又抽走了一波血。
後來這些新股中有不少慘澹收場,還記得萬潤新能嗎?我當時還點了名的,發行價299.88,昨大跌近30%,今天又跌了近6%,收盤價報204.36。另一個近岸蛋白也一樣,兩天跌了28.98%。昨天上市的三隻新股,又破發兩隻,誰不幸中了一簽那就是浮虧4萬塊。
說來也好笑, 萬潤新能當時網上申購時,遭遇投資者棄購4.59億元,被承銷商東海證券包銷了,昨天一個猛子紮下去,東海證券直接損失1.6億多,也算自食惡果。要知道人家萬潤新能本來打算募集8億,投行硬塞給50億,發行價被券商炒到了天上,拿咱們二級市場的投資者當韭菜,委實可惡。這回栽了跟頭,解氣!
昨天我剛發了破凈率創新高,A股即將見底的文章,後台就有朋友跟我說, 新股破發率也在提高。沒錯,從歷史經驗看,這也是見底的信號之一。
新股大批量的破發,往往意味著市場已經進入階段性底部。尤其是在大盤連續調整之後,破發率一路走高,更預示著底部在望。
就拿今年的行情來說,今年2月到4月,首日破發股數量逐步提高,破發率上升,滬深300指數連續調整,在4月時達到了頂峰。隨後5月和6月市場反彈,破發率明顯回落, 可見二者之間是存在負相關性的。
具體來看,滬深300指數收陽的月份,首日破發股幾乎為0,而在下跌的月份,特別是連續下跌的後期,破發率非常高。截至昨天, 9月破發率為41%,今年破發率比較高的3月和4月,破發率分別為35%,4月為51%。現在的破發率已經很接近4月底的時候了。
我們把時間線拉長,縱觀2000年以來的A股市場,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破發率達到高峰的兩個時段,一是2010年到2012年前後,創業板剛剛開通,市場迎來了一波新股發行浪潮,於是破發數量急劇上升。二是2020年之後,創業板全面註冊制實施加上科創板開通,破發股數量又明顯增長。
觀察上圖,2010年到2012年,萬得全A表現一直比較低迷,但是當破發數量回落一段時間之後,指數明顯企穩回升。同樣,在2020年新股大規模破發後,指數就一直維持著高位震盪。
最近,破發股數量再度高企,指數直線走低,大家可以留意新股破發率的拐點,很可能距離指數拐點不遠了。
創業板和科創板的到來,即便設置了門檻,對主板也會造成抽血效應,新股破發和市場下跌就不可避免。另一方面, 創業板和科創板全面註冊制的實施,也降低了公司上市的門檻,新股發行數量增多,上市公司良莠不齊,加上種種炒作,破發率提高在所難免。
整理了過往破發股的數據,我總結了一些規律。從市場上看, 主板的破發率要明顯低於創業板和科創板。今年1月至今,主板破發率僅有1.8%,創業板的破發率卻高達18.8%,科創板更恐怖,破發率有44.8%!原因一方面是主板流動性更強,另一方面則是主板的平均發行市盈率要比註冊制的創業板和科創板低上許多。
從行業上看, 今年破發的個股主要集中在電子、醫藥生物和機械設備上,有色金屬、通信、社會服務、輕工製造、家用電器、紡織服飾、傳媒板塊破發股數量較少。當然,這也是由於新上市的公司多集中在電子、醫藥生物等行業,而這類公司又通常走註冊制,在創業板或者科創板上市,破發機率相對高些。
從公司角度看, 未盈利的公司破發率較高。未盈利的個股破發比例高達56%,盈利的破發比例約19%。 而個股市盈率明顯高於行業平均市盈率的,破發率更高。
我們都知道,許多高科技公司,比如之前的網際網路公司,本身都處於虧損狀態,而根據核准制的要求,最近三年不盈利肯定是無法上市的,所以在創業板還沒有實行註冊制的時候,那些網際網路公司才會跑去香港上市。 註冊制的要求相對寬鬆,一些沒有實盈利但是前景很好的公司也可以上市,這本身就是一種風險,尤在市場環境低迷,流動性不足的情況下,更容易破發。
就比如今年的市場,俄烏衝突疊加疫情反覆等因素,使得經濟下行壓力增加,市場情緒回落,A股調整幅度較大。在這種情況下, 市場估值整體受到擠壓,但你發現沒有?新股的定價估值不降反升,有些個股諸如萬潤新能,估值遠高於行業平均,因此新股破發率才會大大增加。
自科創板註冊制第一批上市以來, A股市場新股供應量持續處於高位,錢少股多,破發增加,隨之而來的則是越來越多的新股首日融券賣空,又給新股破發增加了壓力,如此惡性循環。
這回連券商業績差的原因都找著了,除了行情差沒人開戶炒股之外,還多了個跟投虧損疊加包銷棄購股份,真是太難了。
雖然9月的破發率還沒有到達4月底的高度,但也絕對處於歷史高位水平了, 一方面留意底部的到來,另一方面警惕新股的破發,打新有風險,申購需謹慎吶。
節後的展望咱們節後再聊,休市9天變數還是比較多的, 不過也沒必要提心弔膽,假期好好放鬆一下,迎接10月的反彈。
祝大家國慶假期愉快~
今日股債利差
從近10年看,FED溢價為3.4%,接近今年四月份的數值。該指標過去十年均值為2.459%,股票性價比相當高,適合增配權益類資產。
擴展閱讀:
·【行業】 大漲過後的煤炭,下半年還能漲嗎?
· 【行業】 軍工領漲,曇花一現?
·【基金】這些基金被加倉,不看好
·【指標】還能入場嗎?一個指標幫你判斷
點個在看鼓勵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