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庸諱言,高校自招有利有弊,這些年一直引發社會關注與爭議。
賦予學校自招權是對高考統一考錄的有效補充,有利於高校自主選拔有特長的學生加以針對性的培養,但是弊端在於人為因素過多,在非密封狀態下的招錄存在太多被鑽空子的漏洞,致使不少高校自招活動丟失初衷,顯失公平。
綜觀這些年的高校自招,最受人詬病的有這麼幾條:
一是自主招生人數過多,對裸分學生不公平,他們幾乎是提前喪失了競爭機會;二是報名資格審查不嚴謹,許多「假冒偽劣」的考生進入了自招環節,成績造假、論文造假、證書造假;三是優惠政策操作空間過大,高校的降分優惠從10分到60分的區間,這裡面變數太多。對裸分考生不公,對自招生也不公。比如某甲只降10分,某乙卻降了60分,某丙是裸分考生,試問公平性何在?誰能保證這個分降得就一定合理?
因此,高校自主招生必須要適應新形勢,作出新調整。
一是按照教育部《關於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嚴格控制招生規模,在上一年錄取人數基礎上適度壓縮招生名額;二是削減或取消部分文科類自招專業;三是提高自招報名門檻;四是大幅減少降分優惠至20分以內。這樣,擠出自招中的水分,對於真正的特長生也同樣能兼顧到。
除此之外,加強學生身體素質是必須要高度重視的。
我們的高校不能只盯著學生的分數,否則,用人導向的偏差必然會讓孩子們從小忽視身體健康,缺乏體育鍛鍊的惡果這些年已經顯現。每年新生入學軍訓,都有不少學生暈倒甚至休克。
彎腰駝背,四體不勤,手不能提肩不能挑,戴著厚厚的眼鏡,這樣的大學生哪有青春應有的風采?是以,自招中對學生進行體質測試應當作為重要依據,直至「一票否決」。如果僅僅作為一項參考,還不如不設這一項,省得浪費時間。
高考也應該像中考一樣,加試體育成績,而且應該更嚴格,分值更高。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忽視身體健康換回來的學習成績並不值得誇耀,將來一定會後悔的。我從小就哄孩子加強鍛鍊,從小到大,學校的運動會上,都能見到他的矯健的身姿。中考體育加試輕鬆取得滿分,到了大學,第一次運動會就拿了兩個項目的冠軍。被選拔到院裡的健美操隊和足球隊,踢的還是中鋒的位置,我很高興。
高校自招,你怎麼看?歡迎留下你的真知灼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96e3e5948d2b54be61e1d467ed05f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