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刑施之,絕人生理,老無所養,死無與殯。無罪之鬼,無人除墓草而奠懷染。故宮者,均於大辟也。宦寺之惡,甚於士人,只因其無廉隅之借,子孫之慮耳,故憫不怕死,何況乎其以淫而在傍君主之側耳。」
太監在歷史上是一個貶義詞,是對古代被閹割後,專供皇室成員奴役的百姓或奴隸的一個統稱,又因他們是最接近皇權統治的一類人,所以又被稱為宦官,常侍,內臣等。據《周禮》,《詩經》記載,宦官一詞最早出現在先秦時期,周王朝各諸侯國都有設立宦官,秦漢以後,宦官開始接觸政治權利,對歷朝歷代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比如秦始皇時期,宦官趙高亂政,在秦始皇時候,擁立秦二世登基,誅殺始皇所有子女,掌控秦朝大權,最終導致秦朝滅亡。漢高祖時期,劉邦為了吸取教訓,刻意抑制宦官勢力,勵精圖治,但是到了漢元帝時期,宦官勢力崛起,到了東漢,宦官甚至可以直接幫皇帝傳達詔令,掌理文書,成為近臣。
在古代,太監就是一種特殊的存在,往往因為他們不健全的身體,讓人們忽視了他們的危害。而到了近代,也有一類這樣的人存在,他們就是泰國「人妖」。與古代太監不同的是,泰國人妖主要是從小服用雌性藥物,從而擁有女性特徵的男性,這類人的職業就是從事表演,供人娛樂的取樂對象。
而泰國「人妖」源自於16世紀的莫臥兒伊斯蘭教國家,因為常年發生戰亂,為了防止家中女眷情變,於是就找來一批「陰陽人」留在家中照顧她們,那個時期的「陰陽人」其實就是天生的兩性人,因為他們不會對自己構成威脅,所以在當時非常盛行,後期,「陰陽人」逐漸成為了貴族用來服侍女眷的習俗,並逐漸擴大到整個印度。
而泰國「人妖」的演變,是通過人為因素造成的,已經成為了當地的一道風俗,幾乎每個去到泰國的人,都會想要領略一下泰國人妖的風采,因為他們的主要特點就是漂亮,外表是和女性沒什麼差別。根據數據顯示,在20世紀90年代的時候,泰國人妖已經達到了2萬人,最小的14歲,最大的有50歲,每天都會在各國遊客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藝。
雖然泰國人妖在大多數國家很受歡迎,但因為長期服用藥物的原因,所以他們的平均壽命一般在40歲左右,而他們最鼎盛的時期,也就是18到25歲之間,26歲後,他們就會進入衰老期,那麼當身體開始衰老,失去了登台賺錢的機會,這些泰國人妖們的晚年要如何度過呢?
第一,泰國「人妖」基本在三十歲後,就很少有機會能夠出現在大型的舞台上表演了,由於他們長期依賴激素藥物,所以對身體的損害非常大,當他們進入衰老期後,藥物已經對他們的身體失去了作用,隨之而來的就是明顯的外表變化,以及聲音變粗,於是這個時期,他們只能開始找一些別的工作來維持自己的生活。
第二,因為身體的特殊,他們已經沒有了情慾,無法像正常人一樣結婚生子,甚至還要遭受別人歧視的眼光,於是有一部分人就會選擇出家,畢竟在佛門凈地,人人平等,他們也不用在別人異樣的眼光下生活。
第三,這一類人比較幸運,在歐美國家,有一些人對泰國「人妖」非常感興趣,於是會不顧一切的追求他們,並出錢為他們變性,成為一個真正的女性,然後就想正常夫妻一樣與他們結婚,相伴到老,不過這種情況並不多,只有極少數能夠有這樣的機會。
而之所以「人妖」只在泰國盛行,不是其他國家,最大的一點原因就是宗教思想,泰國以及周邊的寮國,柬埔寨等國家,奉行的都是小乘佛教思想,他們在自我絕我和絕對自我精神上有獨立的原則,所以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是當地民眾最大的風俗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