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山景城總部,谷歌 X 實驗室的十餘名工程師開始的秘密項目,Project Chauffeur,標誌了無人駕駛技術領域的第一次叩關。2016 年,第一輛無人駕駛汽車上路。2018 年底,第一例無人車商用化項目成功落地亞利桑那州。
在各路新興創業公司紛紛崛起的同時,谷歌獨立 Waymo,通用汽車收購 Cruise,各大廠商紛紛抱團,一場群雄逐鹿的未來之戰在無人駕駛領域烽煙四起。
Waymo 的無人車
國際汽車工程師協會 (SAE International) 更是建立起了業內公認的汽車自動化 「金標準」 。無人駕駛技術作為人類未來交通的發展大勢,不可阻擋。
在過去的十年時間裡,眾多優秀工程師帶著對未來交通的信仰與期盼紛紛入局,卻發現這場戰役遠比他們預想的要更為艱難和殘酷。
Uber 在道路測試時撞到路人招致大量質疑,估值一度達 2 億美金的明星公司 drive.ai 低價賣身蘋果,roadstar.ai 因創始團隊內鬥而分崩離析,就連點燃一個時代的 Waymo 負責人都承認,「完全無人駕駛車輛的普及還遙遙無期。」
2019 年 6 月,蘋果收購 drive.ai
無人車技術太難落地並且短時間難以盈利,而在被廣泛認為是「無人駕駛寒冬將至」的如今,相關創業項目更步履艱難。
但在今年初,由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視覺系創系教授肖建雄創立的 AutoX 成功獲得由東風汽車領投、Plug and Play 中國跟投的數千萬美元 A3 輪融資,總融資額達一億美元,風頭一時無兩。
▎AutoX:起源普林斯頓的壯志雄心
肖健雄教授,機器視覺領域科學家,香港科技大學本碩,MIT CSAIL 實驗室博士。學生時代便獲得 ECCV 和 Google Research 最佳論文獎,建設了谷歌的三維重建世界博物館、三維街景重建等舉世著名的項目。
任職普林斯頓大學期間,成為普林機視覺與機器人實驗室的創始人,開創了三維深度學習領域,兩度獲得 Google Faculty Awards,多次獲得 Intel Research Awards 和美國國家自然基金委員會研究獎。即使離開學界多年,至今在谷歌學術索引,在「無人車」領域、「三維視覺」領域論文引用數最高的仍然是肖健雄。
AutoX 創始人、CEO 肖建雄
2016 年,肖健雄正式成立 AutoX,立志於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將無人駕駛平民化。先後獲得丹華資本、真格基金、今日資本、聯發科的投資。今年年初東風領投數千萬美金的融資,是中國主流車企在 L4 無人駕駛領域的最大單筆投資。加上早已戰略入股的上汽集團,AutoX 已經成功獲得中國四大汽車集團中最大的兩家企業的背書。
2019 年 6 月,AutoX 繼 Zoox 之後,拿到了加州發放的第二張自動駕駛車路試運營牌照,並後發先至地宣布正式在加州開啟無人駕駛計程車服務——Robotaxi。
AutoX拿到了加州的第二張自動駕駛車路試運營牌照
攪弄風雲的背後,是 AutoX 作為一家無人車公司的雄厚技術實力。
以肖建雄為首的強大科研團隊開發了無人駕駛全棧獨特技術,用以幫助公司避開大量專利糾紛並加速落地,分別是:攝像頭、雷射雷達等多傳感器全景深度融合的高精度感知技術;大規模的高清地圖和三維定位;多傳感數據仿真器;和無人車軟硬體集成一體。
在此基礎之上,AutoX 發布了專門處理中國特色的大城市鬧市區路況的 L4 級無人駕駛整體系統:xUrban,成為中國首個可以處理這種級別複雜路況的公司。公司研發的一切創新技術,都是在為他們設立的「將無人駕駛普及化」這一戰略服務。
AutoX 無人駕駛車隊
在技術核心的基礎上,AutoX 紮實快速的商業化和本土化是其又一核心競爭力。在美國,公司在 2018-2019 年先後推出了加州首個面向公眾試運營無人駕駛配送、無人駕駛計程車 Robotaxi,獲得世界第二張無人駕駛計程車試運營牌照。
在中國,AutoX 則選擇了技術供應商的切入角度和通過聯合合作夥伴落地的商業模式。
除了拿到上汽、東風等國產頭部車企作為戰略股東,AutoX 還在今年 3 月與比亞迪共同發布了第一台無人駕駛版「秦 Pro」純電動乘用車。對秦 Pro 耗時僅 1 天且價格低廉的改造,證明了 AutoX 無人駕駛技術普適的可能性。
AutoX 與比亞迪共同發布的秦 Pro
對於早期創業公司來說,創業早期一般有兩大重點,如何證明技術的優勢?如何確定技術的商業化落地?
通過有針對性的本土化商業模式及建立在合作之上的落地方案,AutoX 成功地初步解決了這兩大痛點,讓 Plug and Play 中國決定進一步支持公司「無人技術平民化」的雄心壯志。
AutoX 創始人肖建雄說:
「Democratizing Autonomy,是我們 AutoX 的願景,讓無人駕駛成為現實,是我畢生的追求。」
AutoX 的團隊不僅有技術,也能實現商業落地
▎企業創新在移動出行
即聯即用(Plug and Play)是專注於協力加速創業團隊快速成長的全球領先的科技創新平台。總部坐落在美國矽谷。先後成功早期投資和孵化了包括 Google、PayPal、Dropbox 在內的多家網際網路行業科技巨頭公司。
1998 年起至今,我們已累計投資超過 700 家初創企業,擁有大企業創新合作夥伴超過 300 家;在 PitchBook 近日發布的 2019 年全球第二季度投資機構排名中位列第一。
Plug andPlay 獲評 2019 第二季度全球最活躍 VC 榜單第一名
Plug and Play 致力於在投資、創業加速、大企業創新服務、創新諮詢等層面立體化幫助創業企業成長,並與企業、政府、大學等深度生態合作,專注開放式創新合作,尋求共同發展。
成立於 2015 年的 Plug and Play 中國目前擁有包括北京總部在內的上海、重慶、深圳等四個創新中心,構建了中國領軍的創新生態平台,覆蓋線上和線下創新平台,並為之配套構建了包括高校科研聯合創新、政府、風險投資、創新生態研究、城市創新夥伴等多維度的創新生態夥伴體系。
Plug and Play 移動出行垂直領域在美國矽谷、德國、中國等地有所布局,與眾多全球知名的主機廠、一級供應商、產業資本密切合作。2019 年,Alliance Ventures 與 Plug and Play 中國移動出行領域達成合作,共同舉辦加速營,聚焦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等技術方向,幫助更多科技型初創企業加速成長。
「在無人駕駛技術沖勢減緩、冷卻沉澱的當下,Plug and Play 決定與東風等公司一起為 AutoX 提供融資助力,除了對於團隊的信任外,還有兩大原因。一是移動出行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擁有不可分割的重要性,是必不可少的剛需。二是如果以 10 年為維度的周期去思考未來生活方式的改變,那麼無人駕駛領域的到來已勢不可擋。Plug and Play 願意將眼光放遠,見證技術和未來的更大可能。而非僅僅聚焦短期內的回報。」
考慮到 Plug and Play 的投後賦能,主要將圍繞兩個維度展開:
1. 多方協作。
自動駕駛這樣的系統工程,傳感-決策-執行各個流程缺一不可,這亦離不開 Plug and Play 生態中的大小公司聯合,特別是細分賽道的優秀創業公司。
2. 疊代演進。
自動駕駛大主題下,依然存在不同的技術路徑,包括 V2X vs 單車智能,V2X 通信標準之爭,視覺主導 vs 雷射雷達等多個思路進行產品的更新換代。
因此 Plug and Play 的生態賦能亦可以保持創業公司和企業間的持續交流,從而打造開放互通的移動出行生態。
▎寒冬與熱潮
阿里巴巴也是 AutoX 的投資者之一。
阿里巴巴香港基金執行董事周駱美琪表示:「AutoX 是一個由世界級的科學家、工程師組成的團隊,他們在自動駕駛、機器人、人工智慧領域擁有深厚的經驗,我們特別高興的是肖博士帶領著這傑出的團隊,將前沿的科技帶到香港及亞洲來,推進區內的技術發展更趨蓬勃。」
AutoX 的工程師團隊經驗豐富
「無人駕駛寒冬」的到來,反而讓真正有價值的企業得以浮出水面。
2019 年初,L4 自動駕駛創業公司 Aurora 獲得 5 億美金融資;無人送貨創業公司 Nuro 也成功達到 27 億美元估值,而作為業內領頭羊的谷歌 Waymo,估值更是達到了驚人的 2,500 億美元。
除了從零開始,憑藉資本推開無人車市場的企業更是大有人在。
1 個月前,大眾向福特自動駕駛子公司 Argo AI 注入 27 億美元,形成了全球範圍內最大的自動駕駛聯盟。同月,日本軟銀集團向通用子公司 Cruise Automation 投資 22.5 億美元,使其估值達到了 190 億美元。
近日 AutoX 與瑞典電動車製造商 NEVS達成合作
在這個激烈競爭的賽道,頭部效應越發明顯。8 月 14 日,AutoX 與同為 NVIDIA 合作夥伴的瑞典電動車製造商 NEVS 公布了他們針對「小旅行」的大計劃。藉助高性能的 EVIDIA DRIVE AGX Pegasus 平台,預計於 2020 年底在歐洲進行自動駕駛計程車 Robotaxi 的部署。
大浪淘沙始見金,只有真正將想法科技化、將科技產品化、將產品現實化的無人駕駛公司才能真正在這個充滿前景的市場裡穩步駛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