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2期文化產業評論
在霸屏熱搜142次,收穫52億視頻播放量後,《流金歲月》帶著 6.8分的豆瓣評分「功成身退」。這部改編自亦舒同名原著的《流金歲月》塑造出兩位「姿態好看」的女主,描繪了一段「我成功,她不嫉妒,我萎靡,她不輕視」的女性友誼。然而,弔詭的是,在大結局之際,鞭笞劇中「媽寶男」成為觀眾們的集體「剛需」。熟悉的國產劇配方下,雙女主的故事真的得到更深的解讀了嗎?我們離走心的女性劇還有多遠?
作者 |圓圓點了點頭
編輯 | 楊濤
來源 | 文化產業評論
正文共計3693字 | 預計閱讀時間10分鐘
毋庸置疑,2020年是女性被看見的一年,在這一年裡我們不僅思考何為女性主義,也揭開了長期以來被隱蔽的「月經貧困」,還在張桂梅校長的怒吼中討論無償的家務勞動。
還有引發爭議的「普男自信」
性別話題在公共領域獲得前所未有的關注,女性在場的巨大力量被越來越多人見證。
趁著這股東風,雙女主或多女主的女性群像劇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冒出尖尖角來。不完全統計,僅愛奇藝就推出了6部雙女主影視劇,包括已播的《了不起的女孩》,未播的《當家主母》《傳家》等。
其中,趕在2020年年末壓軸播出的《流金歲月》得到了很大的討論聲量。
有人為劉詩詩+倪妮的絕美組合瘋狂尖叫,也有人diss該劇魔改,丟了原著的精髓。
打著 「書寫女性」旗號的《流金歲月》到底有沒有搞頭?
搞姬or社會主義姐妹情
國產雙女主支棱起來了嗎?
在萬物皆可拉郎配的時代,「為妮寫詩」絕對算的上是模範CP。
CP的開端:某次紅毯活動上,劉詩詩和倪妮的「黑白天鵝」造型遙相呼應
這對由網友保媒拉縴的「璧人」,在網友的殷殷期盼下欣然牽手。在共同合作《流金歲月》後,她們的每次路透都是高甜預警,不是在微博上曖昧互動,就是在紅毯上牽手嘟嘴,營業發糖一條龍服務,讓CP粉磕到昏厥的同時,還不忘嘶聲力竭地呼喊:「為妮寫詩,入股不虧!」
儘管不少人對主演營銷姬情的做法嗤之以鼻,但不可否認的是,劉詩詩和倪妮兩位85花旦的人設確實是貼合原著的。劉詩詩的清冷孤傲正對劇中蔣南孫的天真靈動,而另外一位角色朱鎖鎖的風情世故,則與倪妮的氣質相當貼合。
配角陣容的董子健、楊祐寧、楊玏、張晨光、袁泉、田雨、王琳、陳道明等也完全不拉垮,董子健的演技讓他飾演的「媽寶男」謝宏祖血肉豐盈,陳道明詮釋的葉謹言將成熟男人的魅力把握的剛剛好,多一分嫌油,少一分寡淡,而他與倪妮間的情感籠罩著失落的美感,飽含著東方的蘊藉。
吳謹言親手送朱鎖鎖出嫁
在服化道方面,《流金歲月》的品味始終在線,既沒有照搬原著中亦舒對上世紀香港時尚的描寫,也沒有紅配綠辣人眼睛,而是做出了自己的風格,在上海本土的氣質中加入現代化的元素,老弄堂與摩天大樓相得益彰,別有風味。
前期青澀時代,倪妮的大紅裙配高跟鞋與劉詩詩的白色連衣裙不僅夠美,而且點出了人物的特徵。後期兩人的造型越來越豐富,令不少追星女孩的眼淚從嘴角流了下來。
當然,衡量一部劇好壞的標準仍然在於其內容。
眾所周知,亦舒的小說通俗易懂,卻很難改編。《喜寶》的撲街還歷歷在目,1988年由張曼玉、鍾楚紅出演的影版《流金歲月》以兩女爭一男的故事狗血收場,時隔32年,這個故事又一次被搬上螢屏。
原著《流金歲月》短小精悍,用七萬字描述了一對姐妹花相互成全、相互扶持的故事,兩位獨立、不依附他人的女性角色是原著的靈魂所在,改編後的影視劇雖不能說一模一樣,但也絕對算不上魔改。
劉詩詩飾演的蔣南孫在經歷家庭巨變後,從衣食無憂的公主「降落人間」,披甲上陣成為獨當一面的新時代女性。而倪妮飾演的朱鎖鎖從小寄人籬下,精通人情世故,習慣用金錢來慰藉情感上的缺憾。
朱鎖鎖說謝宏祖的優點之一是有錢
在她們身上,可以看到的是一種書寫女性慾望的典型文本,拜金也好,世俗也罷,亦舒女郎總是不吝嗇於表現其蓬勃增長的慾望。
朱鎖鎖拜金的屬性完全不加掩飾,對金錢的追求讓她在幫閨蜜送文件時,「死乞白賴」地討來一個實習生的機會,也使她接受約會對象的禮物時毫無負擔,並在發現對方是司機假冒的後,果斷分手。
而家境優渥的「蔣公主」看似無欲無求,實際上對掌控自己的人生有著深深的執拗。「我今天獲得的一切,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的」亦舒筆下蔣南孫的名言在該劇中得到體現,無論是毀壞小提琴,剪斷長發以挑釁父親,還是在父親身亡後自力更生賺錢還債,蔣南孫展現出更加立體的慾望,它包含情感、事業和自由。
《流金歲月》生逢其時,在亦舒構建的女性形象基礎之上,勾勒出一幅切中時代需求的女性群像,為觀眾提供了一個新的女性模板,她不是等待王子拯救的瑪麗蘇公主,也不是清心寡欲的白蓮花,而是敢於掙脫束縛、承認慾望的蔣南孫和朱鎖鎖們。
這也正是《流金歲月》雖不能讓人滿意,卻總是能引起諸多話題的原因所在。
閨蜜反目or 競爭共生
女性友誼還有什麼打開方式?
《流金歲月》並非完美,要不然也不會在爆款的殼子裡獲得6.8分的豆瓣評分。
首先在年代設定上,原著的故事發生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而影視劇版的背景則是現代的上海,但昏黃柔光濾鏡和蔣家老太太拿腔拿調的做派總讓人有時空錯亂的迷惑。
以2016年為背景的故事看起來像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回憶錄
其次,劇中主要的幾位男性角色完美的仿佛鍍了金邊。被追著罵的「媽寶男」謝宏祖頂著富二代的名頭,卻非要弔死在朱鎖鎖這課樹上。大佬葉謹言理性克制,顧忌梨花海棠的世俗禁忌,甘心當朱鎖鎖的無名「父親」,放下事業培養「女婿」。而唯一平凡普通的章安仁,因為只顧博取前程而被觀眾唾棄。
流水線生產的完美男友、海市蜃樓的愛情幻夢和家長里短的男女糾葛,聞一聞,細品是不是還有一股古早言情劇的狗血氣息。
最後更為關鍵的是,原著《流金歲月》這一故事概括為一句話,可以是「我成功,她不嫉妒,我萎靡,她不輕視。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劇版的故事摒棄了兩女爭一男的抓馬橋段,集中展現女性相互支撐的「 她力量」,但這種對女性親密關係的想像不禁讓人懷疑,編劇是不是沒有閨蜜?
閨蜜夜話居然用一句「睡吧」就轉場了
蔣南孫與朱鎖鎖之間的深厚友誼來得有些莫名其妙,她們在大多數時間裡都像兩條各自奔跑的平行線,除了互相訴苦,討論兒女長情,基本不進行深入的感情交流。未來、友誼、少女的心思,這些生動飽滿的情緒體現在原著的字裡行間,卻在劇版中不見蹤影。
原著中亦舒寫出了女性友誼的微妙之處:相互吸引卻又暗暗較勁
這似乎還是國產雙女主劇的通病,自其誕生以來打開模式基本只有兩種,一種是兩個女主「共進退」的模式,瓊瑤的《還珠格格》算是該模式的教科書。 兩位性格迥異的格格紅塵作伴、瀟瀟洒灑,造就了一代人的童年記憶。小燕子和紫薇在真假格格的設定中與皇上、皇后鬥智斗勇,最終找到自己的身世真相,收穫各自的愛情。
而另一種則是「紅玫瑰和白玫瑰相爭」的模式,近幾年捧出兩個影后的《七月與安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兩個共同長大的女生為一個突然出現的「家明」反目成仇,仿佛爭奪男性是女性建立親密關係的必備環節,不經過這個考驗友情的試金石,淬鍊不出比金堅的友誼。
近年來《歡樂頌》《三十而已》等刻畫女性獨立人格和友情的作品迎來了爆發,然而,在輿論狂歡退潮後,我們並沒有看到留有餘味的女性故事,只有標籤化的人物和圍繞幾個男人的一地雞毛。
那麼,「 她故事」該如何書寫?女性友誼有新的打開方式嗎?
獲得過白玉蘭獎最佳海外電視劇的義大利劇《我的天才女友》或許提供了一個更加深刻而富有張力的範本。
這部改編自《那不勒斯四部曲》的劇集講述了兩個主人公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的故事,在戰爭和傳染病中成長起來的埃萊娜和莉拉有著共同的命運,她們彼此欣賞卻又相互嫉妒,這種微妙的感情使她們在不斷對抗中重新認識自我,不斷改變約哈里之窗,拓寬人生的邊界。
這部劇沒有迴避人性中灰暗的一面,沒有一味歌頌友誼的真善美,同性間的嫉妒和競爭或許不夠童話,但在這種掙紮下仍選擇支持對方的友誼才更加符合現實,更顯珍貴,不是嗎?
結語
時隔三十三年,亦舒筆下光彩奪目、洒脫自如的女郎終於在現實里找到知己。時代的進步,讓女性越來越不滿足於不切實際的幻想,她們希望故事中的人物道出自己的心聲,給予她們衝破束縛的勇氣。 《流金歲月》在以狗血吸引眼球的國產劇中憑藉清爽的感情線,抓住了女性主題的紅利。然而,流於表面的「去雄競」並非不可替代的優勢,當越來越多隻搞事業,不搶男人的閨蜜情出現,雙女主劇便不再是值得誇讚的形式。
《流金歲月》只能是一個間隔符,而不該是句號, 女性情誼的真摯與炙熱不止於此,我們需要更多深刻的「女本位」劇集。
話題互動
你對雙女主劇怎麼看?歡迎在留言區發表您的看法
主題搜索
文化產業頂尖大號「文化產業評論」,在業內具有廣泛和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得到了全國從中央到地方,政府、企業、機構、行業從業者的高度關注與大力支持,是國家部委、各地市、文化企業掌握文化產業發展及科學決策的重要參考。
交流/諮詢/合作
請加主編微信號:7759813
申請轉載/加入研習社
請加小助理微信號:whcy006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加入「文化產業評論」,這裡,是你的舞台~
喜歡這篇嗎?分享、點贊、在看,都安排上 ~
歡迎給 圓圓點了點頭 打賞,您的支持就是她的動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KAKFHcBRnIjoXcGIOAD.html